耿精忠来到天牢,一股恶臭扑面而来。
他强忍着不适,走进了牢房,看到了浑身散发着恶臭、面容憔悴的范承谟。
“总督大人,近日过的可好啊?”耿精忠脸上挂着虚伪的笑容,皮笑肉不笑地向范承谟问道。
范承谟冷哼一声,毫不掩饰地表达出对耿精忠的厌恶和不屑:“哼……怎么靖南王想起来,我范承谟还活着呢?”
耿精忠被范承谟的话噎得有些下不来台,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他很快就强装出镇定的样子,说道:“范承谟!这两年来你在这天牢之中,也算是受委屈了。”
“哼……”范承谟冷笑一声,继续嘲讽道,“逆贼,你不是要反清复明当皇帝吗?如今为何还在这福州城?”
耿精忠一听这话,顿时有些恼羞成怒,他瞪大了眼睛,大声反驳道:“你……范承谟,谁说本王要反清复明?本王如今是在打吴三桂呢!”
“哈哈哈……哈哈哈……”范承谟像是听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话一般,止不住地大笑起来。
“范承谟!”耿精忠怒不可遏,他猛地大喊一声,声音在狭小的牢房里回荡。
就在这时,耿精忠突然注意到牢房的墙壁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许多字迹。
他心生好奇,便让狱卒拿来火把,想看看这些字到底写了些什么。
当火把的光亮照在墙壁上时,耿精忠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他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因为那些字全都是对他的辱骂和嘲讽。
原来这范承谟自从被关押之后,日子过得虽然十分凄惨,饱受折磨,但好歹还能有口饭吃,有口水喝。
于是乎,他在这暗无天日的牢房里,百无聊赖之际,便每日在那粗糙的墙壁上挥毫泼墨,写下一首首七言绝句。
这些诗无一不是对耿精忠的冷嘲热讽,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他的鄙夷和不屑。
不仅如此,范承谟还用石炭在那墙壁上精心绘制了一幅《画壁遗稿》,以自述其生平经历,其中所展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实在是令人可歌可泣。
就这样,范承谟的诗作日积月累,竟集成了一本厚厚的《百苦吟》。
每一首诗都像是一把利剑,直刺耿精忠的心脏,表达着他对耿精忠的切齿痛恨和怒骂。
然而,在这牢房之中,有一个名叫许鼎的狱卒,对范承谟的才华和骨气深感钦佩。
由于他与范承谟关系较为亲近,所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偷偷地将范承谟的《百苦吟》带出了牢房,藏于家中,视若珍宝。
此时的范承谟,辫子早已断裂,他索性自号“髡翁”,又取别号“蒙谷”,以此来彰显自己的不屈之志。
面对如此坚决与自己作对的范承谟,耿精忠心中的愤恨愈发强烈。
他暗想:“此獠如此冥顽不灵,若不将其除掉,日后必成心腹大患!”
想到此处,耿精忠当下不再犹豫,他恶狠狠地从怀中掏出一条白绫,如扔垃圾一般丢进牢房,冷冰冰地说道:“范承谟,今日便是你的死期,本王再也不想见到你这张可憎的面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