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康熙正史 > 第857章 朝廷的火炮不如叛军

第857章 朝廷的火炮不如叛军(1 / 2)

原来,这是康亲王杰书发来的奏折。

“臣康亲王杰书拜上,江浙一带与耿精忠屡次交手,耿精忠所使用的炮火异常犀利,不仅射程远,而且命中率极高。相比之下,朝廷的铜炮早已不堪使用,不仅经常崩碎,而且前线无法维修和养护。恳请朝廷立刻调拨五百门铜炮给臣,以增强我军战斗力……”

当康熙读完这份奏折,尤其是提到火炮的情况时,朝堂上的文武重臣们都不禁面面相觑,一时间竟无人敢轻易发言。

“工部尚书吴达礼,自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起兵时,朕就命你督造火炮一千门,进展的如何?”

康熙坐在龙椅上,面沉似水,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威严。

吴达礼听到皇帝的问话,心中一紧,连忙从班列中站出来,拱手说道:“皇上,工部如今日夜铸造火炮,从未有一刻钟的休息时间。工匠们日夜劳作,不辞辛劳,如今每日可造出铜炮三门……”

“三门?”康熙的眉头紧紧皱起,他原本对工部的工作进展抱有一定的期望,但听到这个数字后,心中的不满瞬间被点燃。

他猛地一拍龙案,发出“砰”的一声巨响,整个朝堂都为之一震。

吴达礼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拍吓得浑身一颤,脸色变得苍白,他战战兢兢地说道:“原本一天可以铸造五门火炮……然而……”

“然而如何?”康熙的声音愈发严厉,他怒目圆睁,死死地盯着吴达礼,似乎要透过他的身体看到工部的实际情况。

吴达礼犹豫了一下,终于鼓起勇气说道:“然而铜矿越来越少,我们的铜不够用的。而且,前线的火炮一天损毁就超过百门火炮,工部……工部就算是加班加点地干,也实在是跟不上前线的损耗啊……”

说完,吴达礼偷偷看了一眼康熙的脸色,只见皇帝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心中一慌,立刻“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头也不敢抬,生怕触怒龙颜。

眼看着火炮的事情如此棘手,高士奇霍然起身,面色凝重地说道:

“皇上,据微臣所知,耿精忠的火炮,绝大多数都是从海上截获而来的西洋炮。听闻这西洋炮与我大清的火炮相比,有着诸多优势。

其一,其射程更远,能够在更远的距离上给予敌人致命一击;其二,其命中率更高,几乎可以说是百发百中;其三,一门西洋炮竟然可以发射三千枚炮弹,而且损耗极小,这实在是令人惊叹啊!”

吴达礼见状,心知高士奇这是在为自己解围,于是赶忙附和道:

“是啊,皇上,正如高大人所言,我们大清的火炮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铸造工匠们大多还是前朝遗留下来的,他们所采用的铸造方法虽然沿用至今,但却已经显得有些陈旧落后了。

这些火炮在经过一百多次的发射之后,基本上就会损毁得无法再继续使用,只能被拉回京城重新铸造,这无疑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高士奇紧接着说道:

“皇上,不仅如此,我们大清的火炮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它们的重量过大,导致运输极为困难。尤其是当这些火炮需要运往江西等山多、水多、道路泥泞不堪的地方时,其运输过程更是举步维艰。由于受到运输条件的限制,火炮的威力也会大打折扣,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谈到火炮,康熙不禁深深地叹息一声:“你们所言,朕又何尝不知啊。”

原来,这康熙对于火炮的了解,远非一般人可比。

他对火炮的研究,可谓是深入透彻。

工部铸造大炮本就并非易事,不仅需要精湛的工艺,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