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户部上书梁清标前往广东,会同当地的总督、巡抚、提督等,督办平南王尚可喜的撤兵起行事宜。
其二:吏部右侍郎陈一炳前往福建,会同当地的总督、巡抚、提督等,督办平南王尚可喜的撤兵起行事宜。
其三:礼部侍郎折尔肯、翰林院学士傅达礼去云南会同当地的总督、巡抚、提督等,督办平南王尚可喜的撤兵起行事宜。
当折耳肯与傅达礼踏上前往云南的征程之际,京城的皇宫之中,康熙皇帝正端坐在乾清宫御座之上,准备亲自召见这两位臣子。
不一会儿,只见折耳肯和傅达礼迈着急匆匆,又略带紧张的步伐走进殿内。
两人刚一踏入宫殿大门,便立即双膝跪地,齐声高呼道:“臣傅达礼叩见皇上!”
“臣折尔肯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洪亮,响彻整个大殿。
康熙皇帝面带微笑,微微抬手示意道:“嗯,快快平身吧!”
听到皇上发话,折耳肯和傅达礼这才敢缓缓起身,但仍低垂着头,不敢直视龙颜。
紧接着,康熙皇帝又是微微一笑,和声说道:“来呀,给二位爱卿赐座!”
此言一出,折耳肯和傅达礼不禁对视一眼,心中皆是一阵惊愕。
要知道,这乾清宫乃是皇帝处理政务、接见重要大臣之所,通常只有内阁大员或是皇亲国戚,才有资格在此获得赐座之荣。
像他们这样身份地位并不显赫之人,能够进入乾清宫已是莫大的荣幸,即便只能跪着或者站着向皇上禀报事务,都已算得上是一种难得的福分了。
如今竟然能得到皇上的赐座,怎能不让他们感到受宠若惊呢?
待二人战战兢兢地坐定之后,康熙皇帝目光温和地看向折耳肯,笑着开口问道:“折尔肯啊,朕记得你今年已有四十岁了吧?”
“皇上您可比微臣还要了解微臣啊!自从年过而立之年后,微臣整日忙于朝堂之事,几乎都忘却了自己究竟几岁啦。细细算来,今年微臣刚好满四十岁呢。”
折尔肯恭恭敬敬地向着康熙皇帝作揖行礼后说道。
康熙微微颔首,接着追问道:“朕听闻,当年你的父亲曾追随洪承畴将军南下征战,而且似乎还和那吴三桂结下了深厚情谊?不知此事是否属实呀?”
听到康熙皇帝如此询问,折尔肯赶忙回应道:
“皇上您真是谬赞了。家父确实提及过他曾有幸见过吴三桂,并且也曾与之共饮酒……但至于他们二人是否称得上好友,微臣着实不敢妄下定论呐。”
遥想当年,洪承畴亲率雄师劲旅,气势如虹地剿灭南明那些残存的势力之际。
其麾下可谓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而这其中便有吴三桂等一众豪杰。
折尔肯的父亲,乃是洪承畴帐下的得力大员——米哈。
由于米哈作为洪承畴的左臂右膀,常常伴随左右出谋划策、冲锋陷阵,故而吴三桂自然而然地与其颇为熟悉。
这两个人啊,可不只是常常一起开怀畅饮那么简单,他们还时常并肩作战、一同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