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祖母所言极是,朕决定赐予这三位藩王每人一顶御用貂帽、一件团龙貂裘、一套蟒狐腋袍以及一条束带。这些赏赐不仅能彰显朕对他们的恩宠,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温暖地度过辽东那严寒的冬季呀!”康熙面带微笑,乐呵呵地说道。
听到康熙这番话,太皇太后满意地点点头,表示赞同:
“如此安排甚是妥当。各位爱卿们哪,关于这件事皇上说得确实没错。
想当初,哀家早早便与皇上商讨过撤藩之事,但那时皇上心有顾虑,并未同意。
若不是哀家坚持己见,极力主张撤藩,恐怕皇上至今都未必会下此决心呢!
而今,皇上谨遵哀家旨意施行撤藩之举,希望在座诸位能齐心协力,一同协助我大清顺利完成这撤藩大事。
在此,我布木布泰先谢过诸位啦!”
太皇太后边说边抬起手来,比划出各种动作以增强语气和表达自己的诚恳之意。
“谨遵太皇太后懿旨!”众大臣齐声高呼,纷纷弯下腰去,恭敬地作揖行礼,动作整齐划一,尽显对太皇太后的尊崇之意。
“嗯,你们继续吧。”太皇太后微微颔首,脸上带着一抹慈祥的微笑,目光缓缓扫过在场众人。
“哀家我啊,今日起得早了些,这会子也该回慈宁宫去念佛诵经了……”
话音未落,太皇太后已然优雅地站起身来,在宫女和太监们的簇拥之下,朝着乾清宫门外稳步走去。
“恭送太皇太后……”大臣们再次躬身施礼,声音响彻整个宫殿,饱含着敬畏之情。
“恭送皇祖母……”康熙皇帝亦步亦趋地跟随着太皇太后,直到她渐行渐远,消失在了视线之中。
望着那远去的身影,康熙的心情复杂难明,既有深深的感激,又有难以释怀的疑惑。
他感激于太皇太后此次前来并非是兴师问罪,更非逼迫自己收回成命。
相反,她巧妙地将撤藩之事说成是出自她本人的意愿,如此一来,便与康熙毫无关系。
而以太皇太后的威望和地位,大臣们自然更是无从反驳。
然而,康熙心中仍不免感到一丝疑惑:为何皇祖母要如此行事?难道其中还有什么深意不成?
但无论如何,太皇太后此举无疑为他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使得撤藩之事能够顺利推进下去。
想到此处,康熙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气。
送走了太皇太后,康熙继续说道:
“传旨:遣一等侍卫吴丹、二等传卫塞扈立、赍御用貂帽、团龙貂裘、青蟒狐腋袍、各一袭、束带一围、往云南赐平西王吴三桂。
一等侍卫古德、二等侍卫米哈纳、赍御用貂帽、团龙天马裘、蓝蟒狐腋袍、各一袭、束带一围、往广东赐平南王尚可喜。
一等侍卫哈斯、二等侍卫果然、赍御用貂帽、团龙天马裘、绿蟒狐腋袍、各一袭、束带一围、往福建赐靖南王耿精忠。”
“皇上英明!如今吴三桂势力庞大,皇上可先派人亲自督办三藩撤藩事宜......”明珠笑呵呵的说道。
“嗯!不错!今日就朕就派人,差往福建、广东、云南!”康熙说完,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