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吴三桂目前的势力和野心来看,恐怕到时候就算用尽千方百计,也难以再将吴应熊召回京城了。
因此,这个提议实在太过冒险,绝不能轻易采纳。
尽管康熙、索额图、明珠以及裕亲王四位大人都表示赞同,但安亲王、康亲王、惠郡王、庄亲王还有温郡王等五位王爷却纷纷摇头表示反对。
面对如此僵局,众人也无可奈何,最终此事只得暂且搁置一旁。
然而,康熙心中却始终放不下这件事情,他反复思考着魏裔介提出的方法,觉得其中必定蕴含着一定的道理。
毕竟,如果能够让吴应熊返回云南,或许就能稳定住吴三桂那颗躁动不安的心。
待到这场小规模的朝廷会议结束后,康熙独自一人低声呢喃道:“看样子,唯有向太皇太后寻求帮助了。”
话说此时正值正午时分,忙碌了许久的康熙总算是腾出了一些空闲时间。
这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年轻皇帝,看上去尚未完全褪去青涩与稚嫩,举止间仍透着几分活泼好动。
只见他脚下生风,一路疾驰而来,不多时便抵达了慈宁宫门前。
而此时此刻,太皇太后早已完成了上午的诵经功课,此刻尚未用午膳,正悠然自得地坐在宫殿外的一座精巧凉亭之中,与贴身侍女苏麻喇姑闲聊家常。
两人回忆着往昔岁月,话题从幼时生活过的广袤蒙古草原开始,渐渐延伸至后来繁华昌盛的盛京。
接着,他们的思绪飘向了宏伟壮丽的北京。
就在此时,时间线恰好停留在最为喧嚣热烈的公元 1644 年。
这一年,风云变幻,局势动荡不安。
据《清史稿》和《明史》等众多历史典籍所记载,一系列重大事件接连上演。
1.皇太极突然驾崩;
2.索尼鳌拜率领两黄旗兵谏,多尔衮推举福临即位,即顺治皇帝;
3.李自成攻入北京城;
4.崇祯皇上杀妻杀女,煤山自缢身亡;
5.大明朝灭亡;
6.吴三桂投降大顺;
7.李自成属下霸占陈圆圆;
8.吴三桂投降清军;
9.清军入关;
10.李自成登基称帝,杀了吴三桂父亲吴襄,率军一路西逃;
11.清军进入北京城;
12.李自成逃到湖南,被人杀死。
公元 1644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