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康熙正史 > 第403章 公元1644年

第403章 公元1644年(1 / 2)

康熙刚说到此处,也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因为这其中所蕴含的后果实在太过沉重。

他甚至无法想象,如果真的发生了什么意外状况,又有谁敢承担这样巨大的责任呢?

魏裔介定了定神,开口说道:“皇上,微臣认为只要允许吴应熊返回云南探望亲人,那么吴三桂必然会觉得朝廷对他充满了无尽的信任。而且,吴应熊势必还会再次回到京城。”

康熙尚未回应,一旁的安亲王已经忍不住破口大骂道:“胡说八道!那吴应熊一旦回到云南,怎么可能还有回京充当人质的道理?”

魏裔介缓缓地摇着头,语气凝重地对皇帝说:“陛下啊,那吴三桂已然年迈,年岁过了六十之数,想来所剩时光无几了。

而其长子吴应熊现今亦已三十六岁,他定然不愿有任何变故发生,一心只求能安稳过渡至平西王之位罢了。”

言及此处,魏裔介稍作停顿,目光望向远方,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接着,他继续说道:“臣以为,当下最不愿意看到吴三桂生事之人,非吴应熊莫属。”

此时,康熙不禁深深地吸了口气,陷入沉思之中。

片刻后,他开口道:“魏爱卿所言极是,以目前局势来看,的确如此。

而今最为期盼吴三桂能够安分守己、顺利终老之人,便是吴应熊无疑。

毕竟,只要吴三桂安然度过暮年,这平西王之位迟早会落入吴应熊之手,于情于理,他都没有理由去谋反叛逆。”

一直静静聆听众人话语的明珠,早已留意到康熙向自己投来的眼色,瞬间领悟了其中深意。

于是,他站起身来,朗声道:“诚然,吴应熊身为驸马,又贵为平西王世子,若平西王得以善终,那么此位必将归属于他。如此一来,他着实毫无造反的动机与必要。”

明珠这番言辞,显然是在附和并支持魏裔介的观点。

然而,尽管如此,那位安亲王却依旧紧紧揪住魏裔介不放,追问道:“魏大人,莫非那吴应熊曾向您馈赠厚礼不成?”

他的眼神充满怀疑与审视,仿佛要从魏裔介的脸上寻得一丝端倪。

魏裔介双眼圆睁,怒视着安亲王,目光如炬,仿佛要将他看穿一般。

安亲王被他如此逼人的眼神直视着,心里不禁感到一阵发毛,浑身都有些不自在起来。

\"安亲王,您若是想说吴应熊向京城里的官员行贿送礼,那必然是送给各位王爷们的吧!

像我这样一个区区汉人儒生,而且还已经被停职在家,吴应熊怎么可能会给我送礼物呢?\" 魏裔介义正言辞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慨。

\"你……\" 安亲王被魏裔介这番话怼得哑口无言,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根本找不到合适的话语来反驳。

康熙见状,生怕安亲王和魏裔介继续争吵下去,连忙出声制止道:\"好了好了,魏爱卿,你先退下吧,这件事情朕需要再好好考虑一番!\"

魏裔介听了康熙的话,微微点了点头,然后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说道:\"嗻,微臣遵命,先行告退。\" 说完,便转身缓缓离开了乾清宫。

走出宫殿后,魏裔介忍不住再次回头望了一眼身后宏伟壮丽的乾清宫,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喃喃自语道:\"唉,这议政王大臣们商议政事,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啊......\"

与此同时,在乾清宫内,康熙正与众位大臣继续讨论着关于吴应熊的事情。

对于魏裔介提出的让吴应熊返回云南探望亲人的建议,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最终还是未能得到议政王们的一致认可。

众大臣们普遍认为,一旦让吴应熊回到了云南,那就无异于放虎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