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保密 指令集 壁垒(2 / 2)

最后,钟长风指向第三个特性:“第三是模块化。我们将各种常用功能制作成通用模块,设计芯片时可以直接拿来使用。

在未来,可能会出现两三人的团队,通过星象指令集模块计出一款高性能处理器的场景。”

软银技术专家盯着屏幕上的模块架构图,眉头微蹙:“模块化虽能降低设计门槛,但不同模块间的兼容性如何保障?比如第三方团队开发的模块,接入后会不会引发逻辑冲突?”

钟长风早有准备,示意工程师调出“模块兼容性测试”界面:“由我们官方推出的模块,当自然不会有冲突。而用户编写的模块想要入库,需要通过兼容性平台进行验证。”

……

看着双方技术人员在讨论,松本健站在人群后,眸中光芒快速闪动。

从锂电池实验室到星途EdA工具,再到星象指令集,星源探索展现的技术实力远超预期。

尤其是星象指令集展现出来的优点,现在已经隐隐超越现行的x86与AR两种架构。

他轻笑一声,“星象指令集的架构确实很先进,但没有市场以及生态的支撑,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全球半导体公司那么多,开发一套新的架构并不难,以前也有不少人做到了。但至今为止,国际上流行的架构依旧只有两款,这也是有原因的。

新的架构设计出来,想要推广就要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而新的架构恰恰缺少这一点。

再加上原有两大指令集架构的打压,新的指令集是很难出头的。

在松本健看来,星源探索明明已经开发出星途EdA工具与星象指令集,但却迟迟不敢公开,恐怕就是畏惧原有指令集的受益者围剿。

也正是凭借这个消息,他们软银才有恃无恐的压低星源探索的估值。

松本健的话音落下,实验室里的空气瞬间安静了几分。

软银团队的技术专家们纷纷附和点头,显然认同“新架构难破市场壁垒”的说法。

毕竟x86与AR架构深耕数十年,背后不仅有因特尔、膏通等巨头支撑,更有海量软硬件生态绑定,新指令集想要突围,无异于以卵击石。

曲峰却只是淡淡一笑,毫不在意地说道:“松本总监说的是行业常态,但星象指令集却有所不同。

这里是龙国,而我们是龙国企业。虽然星象指令集是一款新的架构,但它是从无到有的突破。现在龙科院已经在使用,未来他们肯定会帮忙推广。

有相关政策的支持,加上龙科院的推波助澜,星象指令集在龙国发展,并不会遇到什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