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保密 指令集 壁垒(1 / 2)

软银技术专家俯身凑近屏幕,指尖在“时序违规”路径上轻点,语气带着审视:“这些优化建议的执行效率如何?实际应用中,修正一条违规路径需要多久?”

钟长风示意工程师操作演示,屏幕上立即弹出实时计时窗口。

随着工程师点击“自动修正”按钮,拓扑图中的红色路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仅23秒后,界面便显示“时序违规已全部修复”。

钟长风解释道,“传统工具修正同类规模的时序违规,平均需要1分40秒,我们的工具通过算法优化,所用时间只需四分之一。

而且修正过程中会自动规避其他设计禁区,不会引发新的布局冲突,这在多模块协同设计中尤为关键。”

松本健站在一旁,目光反复在时序分析界面与钟长风脸上切换,试图从细节中捕捉技术漏洞。

但屏幕上跳动的实时数据、工程师熟练的操作流程,都让他难以挑出明显破绽。

他忽然话锋一转,看向曲峰:“时序优化能力确实亮眼,但EdA工具的核心竞争力终究要看成品芯片的落地效果。贵方一直回避45n芯片流片情况,难道是技术尚未成熟?”

曲峰轻笑一声,直接无视对方的问题,45纳米的事情,此时必须要保密,无论对方怎么试探,他都不会暴露。

时序分析模块的展示持续了近20分钟,软银技术专家提出的“多电压域适配”“动态功耗优化”等专业问题,都被钟长风与工程师一一解答,甚至拿出针对性的测试数据佐证。

眼看考察时间过半,松本健心中的焦虑愈发明显,软银此次带着“压价入股”的目标而来,却始终没能找到星途EdA的技术短板,反而被星源探索展现的实力打乱了节奏。

一个多小时后,软银众人了解完星途EdA工具后,一名专家忽然开口,“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星象指令集的特点!”

钟长风闻言,侧身示意工程师调出星象指令集的基础文档界面,屏幕上立即弹出指令集架构图与核心特性列表。

他指尖轻点屏幕,语气从容不迫:“星象指令集是专为高效能芯片设计的自研架构,核心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点。”

“第一是动态指令调度,”钟长风指向架构图中闪烁的调度模块,“传统指令集多采用固定流水线,遇到复杂运算容易出现资源闲置。”

软银技术专家立刻追问:“动态调度会不会增加延迟?在高频场景下,预判失误率如何控制?”

“预判延迟控制在3纳秒以内,完全可忽略,”钟长风让工程师调出测试曲线,“我们用10万组混合运算数据做过验证,预判失误率稳定在0.3%以下,即便失误,也有快速回滚机制,不会影响整体流程。”

他接着指向第二点特性:“第二是低功耗优化。星象指令集支持‘指令压缩’与‘按需供电’双机制,比如相同的存储操作,我们的指令长度比传统指令缩短35%,传输功耗自然降低。”

松本健终于忍不住插话:“低功耗是以牺牲性能为代价吗?比如在手机高负载场景下,会不会出现算力不足?”

“完全不会,低功耗是通过架构优化实现的,而非阉割性能。”钟长风调出启明3代工程机的实测数据,“我们用通用芯片做过实验,相同制程与功能的芯片,使用星象指令集的芯片功耗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