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升级 芯片团队(2 / 2)

每月1.5亿研发预算,其中70%专项用于星象指令集芯片研发,这意味着他们能获得超过1亿的资金支持,足够覆盖现有团队的设备采购、实验耗材以及人才引进需求。

赵立伟率先开口,语气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有这笔资金,我们不仅能加快45n存储芯片的架构优化,28n制程预研也能组建专项小组。

我之前在汉斯交流时认识一个非常有实力的华人团队,主攻处理器芯片。若是能把他们挖过来,凭借我们自有的星象指令集,想必用不了两年,就能研发出自己的应用处理器芯片。”

周明远也补充道:“我们团队也有几个校友在国外做芯片研究,之前因为资金和平台限制,一直没能邀请他们加入。

现在有了明确的研发方向和充足预算,正好可以联系他们,一起推进星象指令集的落地。”

楚千澜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周工,你的那些校友主攻哪方面的研究?”

周明远回想了一下,“他们以前研发的是电脑显卡芯片,算是图形处理器。来咱们这里研发手机图形处理器,也算是对口!”

09年的一部智能手机,需要使用的芯片种类远比不上后世。

大概只有应用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存储芯片、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以及一些不重要的其他芯片

在星源探索中,存储芯片有赵立伟,再加上即将被拉过来两个团队负责处理器,那就只剩下射频与基带芯片无人负责了。

不过,陈文州那边的团队对基带芯片比较熟悉,也可以拉过来负责一部分。

这么算下来,手机芯片研发的团队,就快要被集齐了!

楚千澜指尖轻叩实验台,目光落在两人身上:“人才引进的事情你们直接找张振山,他会协调猎头资源。

但有一点要注意,所有加入的团队必须签署严格的保密协议,星象指令集和芯片架构的核心细节,绝不能泄露出去。”

他顿了顿,语气多了几分严肃:“另外,28n制程预研要循序渐进,先从基础的材料特性和工艺仿真入手,不要急于求成。

深蓝半导体的产线升级需要时间,你们有足够的周期打磨技术,确保每一步都扎实。”

周明远与赵立伟齐声应下,眼中的干劲愈发浓烈。

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和明确的方向,他们终于能放开手脚推进研发。

楚千澜又叮嘱了几句“注重技术积累、避免信息泄露”,便准备离开实验室。刚走到门口,却被周明远叫住。

“楚总,还有件事。我们设计的低功耗嵌入式芯片,虽然对手机产业链帮助不大,但在物联网终端和工业控制领域潜力不小。

若是能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既能验证星象指令集的实用性,还能为公司带来额外营收。”周明远递过一份应用场景分析报告,语气带着几分期待。

他研发的芯片相对比较简单,但也不容易被人关注。

也正是这个原因,他才想让楚千澜同意,使嵌入式芯片直接进入市场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