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千澜接过报告翻看,里面详细罗列了嵌入式芯片在工业控制、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方案,甚至标注了潜在客户的联系方式。
他略作沉吟:“恒川机械的机械臂调试需要控制芯片,你们可以先跟陆川对接,用嵌入式芯片做适配测试。
大江无人机每年也需要消耗不少芯片,你也可以联系一下。不过,这事情要让他们保密!
至于营收,现阶段不用急,先把技术验证做透再说吧。”
周明远眼中瞬间亮起光芒,连忙点头:“恒川机械和大江无人机都是咱们自己人,合作起来放心,还能避免技术泄露风险。
我稍后就安排人对接,争取为他们设计出适合的芯片。待到EdA工具完成设计,第一时间将其生产出来!”
楚千澜转身走出实验室,走廊里的研发氛围依旧浓烈,工程师们讨论技术的声音此起彼伏。
他沿着楼梯往下走,脑海中却在梳理手机芯片研发的全局。
赵立伟团队主攻存储芯片,未来还要推进28n制程预研;
即将引入的华人团队负责应用处理器,周明远的校友团队可研发图形处理器;
陈文州团队能兼顾基带芯片研发,剩下的射频芯片虽暂未找到合适团队,但可以暂时依托现有技术做基础适配。
这样一来,手机核心芯片的研发框架基本成型。现在最关键的障碍,还是光刻机问题。
也只有升级芯片产线,打通45纳米制程,甚至28纳米制程,才能将研发出来的芯片转化成真正的科技产品。
以前,楚千澜从科技图使馆复刻出来的资料比较宽泛,覆盖各个行业。
看来以后要多了解科技图书馆中的光刻机技术,引导深蓝半导体快速升级芯片产线。
想到这里,楚千澜直接回到繁星科技,找到张振山,让他大批量招收光刻机研发人才。
张振山接到楚千澜的指令时,正在整理半导体行业高端人才库。
听到“大批量招收光刻机研发人才”的要求,他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这与深蓝半导体的产线升级相关。
张振山眉头微蹙,说出行业现状,“楚总,光刻机研发涉及光学、精密机械、自动化控制等多个领域,顶尖人才大多集中在何兰ASL、鹰酱应用材料等企业,国内相关人才储备较少,挖人才难度不小。”
而且这类人才对研发平台和资金投入要求极高,咱们深蓝半导体刚起步,恐怕很难吸引到核心团队。”
楚千澜指尖轻叩桌面,语气平静却带着笃定:“难度再大也需要做。你先关注国内高校的光学工程、精密仪器专业。
从应届博士硕士中筛选有潜力的新人,送到深蓝半导体,跟着张北光团队学习,搭建基础人才梯队;
同时加大猎头预算,重点盯紧何兰、鹰酱那些受金融危机影响裁员的半导体设备企业,尤其是ASL的外围研发团队,我们提供优厚待遇,总有愿意回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