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南帮她把竹篮拎到门口,又从行囊里拿出一小包晒干的草药——这是他在望潮村时,跟着老郑头采的,有润肺止咳的功效,他一直带在身上。
“大娘,这是我自己采的草药,您煮水喝,对咳嗽有好处。”赵南把草药递给她,“记得每天煮一剂,连喝三天,应该就会好很多。”
老妇人接过草药,有些不好意思:“这怎么好意思呢?你帮了我,我还没谢你呢……”
“举手之劳,大娘不用客气。”赵南笑了笑,转身朝着宗门的方向走去。
离开青云村,再往前走,就是青云宗的山门了。山路渐渐变陡,两旁的林木也越来越茂密,空气中的灵气也越来越浓郁——这是凡尘中没有的气息,清新、纯粹,带着修仙界特有的缥缈感。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出现了一道巨大的石门,石门上刻着“青云宗”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字上还萦绕着淡淡的灵气,显然是高阶修士布下的禁制。石门两侧,各站着两名身穿青色劲装的外门弟子,他们腰佩长剑,眼神锐利,正警惕地打量着过往的人。
这就是青云宗的山门。
赵南停下脚步,站在离石门几十步远的地方,望着那三个熟悉的大字,心里百感交集。他想起自己刚入宗门时,也是站在这个位置,仰望着石门,心里满是憧憬和激动;想起自己第一次被师尊带上紫雷峰时,兴奋得一夜没睡;想起自己突破金丹时,苏婉儿在一旁默默护法的模样……
“站住!来者何人?”
一个清脆的声音从石门处传来。赵南回过神,只见一名外门弟子正朝着他走来,语气恭敬却带着一丝警惕,“此处是青云宗山门,非本门弟子或受邀之人,不得入内!”
赵南看着眼前的外门弟子,约莫十五六岁的年纪,脸上还带着几分稚气,眼神却很坚定——像极了当年刚入宗门的自己。他没有显露修为,只是温和地说:“我叫赵南,是紫雷峰的弟子,外出游历归来,想回峰看看。”
“赵南?”外门弟子愣了一下,皱着眉头想了想,似乎没听过这个名字。他上下打量了赵南一番,见他穿着朴素,气息也只是筑基初期的样子,心里更是疑惑,“紫雷峰的弟子?我怎么没见过你?你有宗门令牌吗?”
青云宗的弟子,每人都有一块宗门令牌,上面刻着所属山峰和修为,是出入山门的凭证。赵南当年下山时,把令牌留在了紫雷峰的洞府里,没带在身上。
“我下山时走得匆忙,没带令牌。”赵南解释道,“不过我认识紫雷峰的苏婉儿苏姑娘,还有丹堂的李长老,你们可以去通报一声。”
“苏姑娘?李长老?”外门弟子眼神里多了几分犹豫,他知道苏婉儿是紫雷峰的核心弟子,李长老更是丹堂的实权长老,不是他一个外门弟子能随便通报的。可眼前的赵南,虽然穿着朴素,却气度不凡,不像是说谎的样子。
就在这时,另一名外门弟子快步走了过来,他看了赵南一眼,忽然脸色一变,连忙拉住刚才那名弟子,对着赵南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得有些颤抖:“您……您是赵长老?”
刚才那名弟子吓了一跳,疑惑地看着他:“师兄,你认识他?”
“废话!”那名年长些的外门弟子瞪了他一眼,又对着赵南深深鞠了一躬,“弟子张昊,见过赵长老!当年长老您在天阙城斩杀魔修金丹后期修士的事迹,宗门里谁不知道?弟子还听过长老您的讲道,您的声音,弟子一辈子都忘不了!”
赵南愣了一下,没想到自己还有这样的“粉丝”。他笑了笑,摆了摆手:“不必多礼,我只是外出游历归来,不是什么大人物。”
张昊却不敢起身,依旧恭敬地说:“长老您太谦虚了!您是宗门最年轻的金丹长老,还为宗门立下了那么多功劳,弟子们都把您当成榜样呢!您等着,弟子这就去通报掌门和苏姑娘,说您回来了!”
“不用麻烦掌门了。”赵南连忙叫住他,“我先回紫雷峰就好,等安顿下来,再去拜见掌门和师尊。至于苏姑娘……”
他顿了顿,心里的“近乡情怯”又涌了上来,“也不用特意通报,我自己回去看看就好。”
张昊见他坚持,只好点了点头:“是,长老。那弟子陪您回紫雷峰吧,山路有些地方不好走,弟子给您带路。”
赵南没有拒绝,跟着张昊,慢慢走进了石门。穿过石门,里面是一条宽阔的石板路,路两旁栽满了青松,石板路上偶尔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外门弟子,他们见张昊对赵南如此恭敬,都好奇地望过来,却没人敢上前询问。
走在熟悉的山路上,赵南的脚步很慢。他望着远处云雾中的紫雷峰,心里默念着:“婉儿,我回来了。紫雷峰,我回来了。”
数载凡尘,历经沧桑,如今宗门在望,他知道,自己的修仙之路,又将开启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