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决断:“价格方面,可以在我们底线之上再让一步。但付款方式和质保条款,必须坚持我们的原则。预付款比例不能低于30%,质保期可以适当延长,但责任上限必须明确,不能是无底洞。我们要表现出合作的诚意,但也必须守住我们的底线,让对方看到我们是一家有原则、有实力的企业,而不是可以随意拿捏的廉价代工厂。”
最后的谈判桌上,气氛更加紧张。王钦亲自上阵,与安德森及其团队进行最后的交锋。他的英语流利,逻辑清晰,既充分表达了合作的诚意和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又在关键原则上寸步不让。他巧妙地引用了之前与西门子工程师交流获得的行业信息,来佐证华创技术方案的可靠性,并强调长期稳定的合作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
安德森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最终,他抬起手,制止了还在争辩的采购专员。
“王先生,”安德森看着王钦,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你的坚持和专业,让我印象深刻。说实话,我们之前也接触过一些亚洲的供应商,他们往往为了拿到订单,什么条件都答应,但后续执行却问题百出。你不一样。你让我感觉到,华创是真正想做事业,并且有能力做好的伙伴。”
他站起身,向王钦伸出手:“就按你们修改后的最终版合同条款。希望这是我们长期合作的良好开端。”
王钦心中一块巨石落地,他沉稳地起身,握住了安德森的手:“安德森先生,感谢您的信任。华创绝不会让您失望。”
握手的那一刻,会议室里的紧张气氛瞬间冰释。双方团队成员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虽然带着疲惫,但更多的是达成目标的释然和对未来的期待。
当晚,庆祝宴会在哥德堡一家临海的餐厅举行。窗外是波罗的海的夜景,室内是友好的交谈声。安德森的话多了起来,他向王钦介绍北欧的市场特点,甚至聊起了他的家庭和爱好。
王钦端着酒杯,看着窗外深蓝色的海面,心中波澜起伏。这第一个国际订单,拿得如此艰难,远远超出了国内生意的复杂度。它不仅仅是一次商业交易,更是一次全方位的考验:技术实力、质量管理、商务谈判、跨文化沟通、风险控制……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合同签订了,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后续的完美执行。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让这来之不易的信任毁于一旦。
回到酒店,王钦立刻召集团队开总结会,部署下一步工作:生产计划立刻排上,质量管控等级提到最高,物流渠道尽快敲定……他要求所有环节必须无缝衔接,确保这批产品成为华创在欧洲市场的“样板工程”。
躺在床上,王钦毫无睡意。哥德堡的夜晚安静祥和,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激荡。这种在陌生环境中开拓、与高手过招、最终凭借实力和智慧赢得尊重的感觉,久违而令人兴奋。这让他想起了多年前,第一次南下广州,第一次面对官倒批文时的紧张与刺激。
时代在变,舞台在变大,但商业的本质和奋斗的激情,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