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余波与新芽(2 / 2)

“不用谢,是你自己合适。”王钦温和地说,“明天上午九点,别迟到。”

说完,他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他知道,此刻需要给她一点空间消化这份惊喜。

看着王钦挺拔的背影消失在街角,林晓霞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动弹。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感激、欣喜、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涩又甜蜜的情愫在悄然滋生。

处理完这两件事,王钦回家时,发现赵大军已经在等他了,脸色有些古怪。

“兄弟,查到了点有意思的事。”赵大军把王钦拉到一边,低声道,“孙干事那老娘们,果然没憋好屁!她跟区招生办一个姓科的干事是表亲!前阵子两人确实碰过面!”

王钦目光一凝:“确定?”

“确定!而且,”赵大军压得更低,“我还打听到,上次来图书馆查你的,就是那个姓科的带队的!妈的,肯定是这老娘们撺掇的!”

线索串联起来了。孙干事因为上次举报不成怀恨在心,利用亲戚关系再次发难。

“还有呢?”王钦问。

“还有……孙干事好像最近跟机械厂一个姓刘的副科长走得挺近。”赵大军挠挠头,“这个不知道有没有关系。”

机械厂?刘副科长?王钦搜索记忆,原主似乎和机械厂没什么交集。

“知道了,大军哥,辛苦你了。”王钦拍拍他的肩膀,“这事先到此为止。”

知道敌人是谁就好办。现在还不是动她的时候,需要等待更合适的时机。

高考结束,商业计划需要重新提上日程。有了上次公社分红的经验,王钦决定将模式扩大化。

他召集赵大军和孙卫东,开了一个会。

“年关将近,需求会更大。我们不能只盯着农村,城里各个厂矿的年货福利,也是一块肥肉。”王钦分析道,“我们需要更有竞争力的商品。”

“啥商品?”孙卫东问。

“烟酒糖茶。”王钦吐出四个字。这些都是计划供应,年底特别紧俏的硬通货,尤其是好烟好酒。

赵大军倒吸一口凉气:“这……这玩意儿可不好弄!而且本钱太大了!”

“本钱不用担心,我这边有。”王钦淡淡道(高考后,母亲把他之前上交的利润大部分还给了他,加上他自己的积蓄,已是一笔可观的资金),“关键是渠道。大军哥,你战友多,看看有没有在糖烟酒公司或者大厂后勤部门的?卫东哥,你那边公社的关系继续维护,农村市场也不能丢。”

他决定双线出击:用高档烟酒攻占厂矿单位的集体采购,用实惠的日用百货巩固农村市场。

一个新的、更大的商业网络,开始在他手中悄然编织。

晚上,他坐在灯下,开始起草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包括资金预算、货源渠道、销售策略、风险控制。

写着写着,他忽然想起白天赵大军提到的“机械厂刘副科长”。

一个模糊的记忆碎片闪过——原主的父亲王建国,当年工伤,似乎就是因为操作一台老旧的机床失灵?而那台机床,据说是机械厂淘汰下来的次品?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王钦的脑海。

如果……如果能拿到机械厂内部处理的废旧物资或者次品,维修翻新后再出售……这里面的利润,恐怕比倒卖烟酒还要惊人!

而且,这似乎能和那个“刘副科长”扯上点关系?

王钦放下笔,嘴角勾起一丝弧度。

看来,下一步的目标,可以锁定机械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