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目标:机械厂(1 / 2)

计划一旦明确,行动立刻跟上。

王钦并没有直接去机械厂找那位刘副科长。贸然上门,目的性太强,容易引人怀疑,而且自己一个待业青年,对方根本不会搭理。

他采取了更迂回的策略。

首先,他通过图书馆的报纸合订本,系统查阅了近年来关于本地机械厂的报道,特别是关于技术革新、设备更新、安全生产方面的内容。重点记下了一些关键词和可能涉及的人物姓名。

接着,他利用下班时间,去机械厂家属区附近转悠。和老头下棋,看大妈们买菜,听工人们下班后闲聊。零碎的信息逐渐汇聚:机械厂今年效益一般,库存积压不少;厂里最近确实处理了一批旧设备;管后勤的刘副科长权力不小,但风评似乎不太好,有点贪小便宜……

最重要的是,他确认了一点:父亲王建国当年操作出事故的那台c620车床,确实是从机械厂淘汰下来的,当时经手人之一,就是这位刘副科长!虽然事故主因是设备老化,但采购环节是否存在猫腻,很值得怀疑。

王钦心中有了底。这是一个可能的突破口。

然后,他需要一个合适的身份和理由接近刘副科长。

他再次找到了赵大军。

“大军哥,你战友里,有没有在部队开过车或者修过车的?最好是退伍进了机关单位的?”

赵大军想了一下:“有!有一个叫李爱国的,跟我一个车皮回来的,在部队是汽车兵,退伍分到市政府的车队了!咋了兄弟?”

“太好了!”王钦一拍手,“想办法约他出来吃个饭,就说……你想打听一下市政府车队还招不招临时工,想学门技术。”

“成!包在我身上!”

几天后,在王钦的“赞助”下,赵大军在国营饭店摆了一桌,请李爱国吃饭,王钦作陪。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热络起来。李爱国是个爽快人,听说赵大军想学开车,大包大揽地说包在他身上。

王钦趁机把话题引向了机械厂。

“爱国哥,听说你们市政府车队车子要是坏了,都去机械厂修?”

“可不是嘛!机械厂有个修理车间,技术还行,收费比外面便宜点。”

“那您肯定跟他们厂后勤的人熟吧?比如……管这摊事的刘副科长?”王钦装作随意地问。

李爱国打了个酒嗝,笑道:“你说刘胖子啊?熟!那家伙,精得很!每次去修车,都得给他塞两包好烟,不然给你拖拖拉拉!”

王钦和赵大军对视一眼,有门!

“唉,其实是我家一远房亲戚,”王钦叹了口气,开始编故事,“以前是干钳工的,后来伤了手,干不了重活,但技术还在。就想打听打听,机械厂有没有那种淘汰下来的旧机器、旧零件啥的,便宜处理,他买回去捣鼓捣鼓,看能不能修好卖个废铁钱,混口饭吃。”

这话合情合理。当时很多老师傅都有这手艺。

李爱国一听,摆摆手:“嗐!我当多大回事!刘胖子那儿这种玩意儿多了去了!仓库里堆得跟山似的!他巴不得有人处理呢!这样,回头我去修车,帮你问问!”

“那太谢谢爱国哥了!”王钦连忙敬酒,“不过……您千万别提我,就说您一朋友打听,免得刘科长嫌麻烦。要是能成,肯定忘不了您的好处!”

“懂!都懂!”李爱国心领神会地笑了。

第一步铺垫完成。王钦并不急于求成,他需要等待李爱国那边的消息。

与此同时,林晓霞顺利通过了刘主任的“面试”,成为了图书馆新的临时整理员。她工作极其认真细致,很快得到了刘主任的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