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一次扩张(2 / 2)

“大的?能多大?”赵大军呼吸有些急促。

“大到……能让几位不再为工作发愁,甚至将来能堂堂正正做点生意。”王钦抛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前景。他知道,对这些渴望被社会认可、渴望改变命运的知青来说,“正式工作”和“堂堂正正”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赵大军和孙卫东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和火热。

“兄弟,你说真的?咋干?”赵大军的声音都哑了。

“现在政策松动了,以后机会只会越来越多。”王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画了一张大饼,“但眼下,咱们得先积累本钱,更重要的是,积累人脉和信用。”

他话锋一转:“两位哥哥在知青里人面广,这就是最大的本钱。我现在确实有个想法,需要人手。”

“你说!”两人异口同声。

“光靠换票证,利润薄,也累人。咱们得找点‘硬货’。”王钦压低声音,“我听说,附近农村公社年底要分红,很多社员手里会有点余钱,也想换点城里不要票的工业品,比如……暖水瓶、胶鞋、手电筒啥的。”

赵大军眼睛一亮:“对!农村稀罕这些!可咱们哪来的货?”

“货,我有办法弄到一些。”王钦淡淡道(他打算用这段时间积累的资金去百货大楼或信托商店“扫货”),“但需要有人去接跟生产队干部搭上线。这事,两位哥哥能做吗?”

“能!太能了!”孙卫东激动道,“我插队那会儿就在刘家公社,跟大队会计熟!”

赵大军也点头:“我也有战友分在附近公社。”

“好。”王钦点点头,“那这样,你们先去摸情况,把需求摸清楚。货的事情我来解决。赚到的钱,扣除本金,咱们按功劳分。”

他建立了一个最简单的合作模式,清晰明了。

“成!”两人毫不犹豫地答应。这比他们自己瞎闯有保障多了!

“记住,安全第一。宁愿慢点,也别惹麻烦。”王钦最后叮嘱道。

送走斗志昂扬的赵大军和孙卫东,王钦知道,他的商业版图,迈出了从独自游击到组织化运作的第一步。

这支由返城知青组成的“销售大队”,将在不久的将来,发挥出意想不到的能量。

而他,则将隐藏幕后,运筹帷幄,专注于更重要的战略决策和……高考复习。

回到家里,母亲告诉他一个消息:街道通知,所有待业青年明天去街道办事处登记,据说可能有临时工的机会。

王钦心中一动。临时工?他志不在此,但这或许是一个打入“体制内”信息圈层的绝佳机会。

他决定,明天去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