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庚子日),刘宋立皇子刘铄为南平王。
九月初三(丙戌日),河西王沮渠牧犍哥哥的儿子沮渠万年率领部众投降北魏。姑臧城被攻破,沮渠牧犍率领文武官员五千人双手反绑,请求投降,太武帝解开他的绑绳,以礼相待。没收姑臧城内二十多万户人口,仓库中的珍宝多得数不清。派张掖王秃发保周、龙骑将军穆罢、安远将军源贺分别巡视各郡,各族胡人投降的又有几十万。
起初,沮渠牧犍任命弟弟沮渠无讳为沙州刺史、都督建康以西诸军事,兼任酒泉太守;任命沮渠宜得为秦州刺史、都督丹岭以西诸军事,兼任张掖太守;任命沮渠安周为乐都太守;任命堂弟沮渠唐儿为敦煌太守。等到姑臧被攻破,北魏太武帝派遣镇南将军代郡人奚眷攻打张掖,镇北将军封沓攻打乐都。沮渠宜得烧毁仓库,向西逃往酒泉;沮渠安周向南逃往吐谷浑,封沓劫掠几千户人口后返回。奚眷进军攻打酒泉,沮渠无讳、沮渠宜得收集残余百姓逃往晋昌,随后到敦煌投奔沮渠唐儿。太武帝派弋阳公元絜镇守酒泉,同时在武威、张掖都设置将领驻守。
太武帝在姑臧设酒宴请群臣,说:“崔公智谋有余,我不再觉得新奇。伊馛是擅长骑马射箭的武士,见解却与崔公相同,实在令人惊奇!”伊馛擅长射箭,能拉着牛倒退行走,奔跑速度能赶上奔驰的马,而且性情忠诚谨慎,所以太武帝特别喜爱他。
太武帝西征凉州时,穆寿送他到黄河边,太武帝告诫穆寿说:“柔然可汗吴提与沮渠牧犍向来交情深厚,他听说我讨伐沮渠牧犍,一定会侵犯边境,所以我留下精锐士兵和肥壮战马,让你辅佐太子。收割完庄稼后,立即发兵前往漠南,分别埋伏在要害之地,等待柔然军队到来。引诱他们深入,然后发起攻击,没有不能攻克的。凉州路途遥远,我无法救援,你不要违背我的话!”穆寿叩头接受命令。穆寿一向信任中书博士公孙质,把他当作谋主。穆寿和公孙质都迷信占卜,认为柔然一定不会来,便不做防备。公孙质是公孙轨的弟弟。
柔然敕连可汗(吴提)听说太武帝前往姑臧,就趁机出兵侵犯北魏边境,留下兄长乞列归与稽敬、建宁王拓跋崇在北镇对峙,自己率领精锐骑兵深入北魏境内,抵达善无县的七介山,平城上下大为震惊,百姓争相逃入内城。穆寿不知所措,想堵塞西城门,请求太子退到南山躲避,窦太后不同意,这才作罢。派遣司空长孙道生、征北大将军张黎在吐颓山抵御柔然军队。恰逢稽敬、建宁王拓跋崇在阴山以北击败乞列归,将他擒获,还俘虏了他的伯父他吾无鹿胡以及将领五百人,斩杀一万多人。敕连可汗听说后,急忙率军逃走;北魏军队追击到漠南才返回。
冬季,十月初一(辛酉日),北魏太武帝东返,留下乐平王拓跋丕和征西将军贺多罗镇守凉州,将沮渠牧犍的宗族以及官吏百姓三万户迁徙到平城。
十月初三(癸亥日),秃发保周率领各部鲜卑占据张掖,反叛北魏。
十二月十六日(乙亥日),刘宋太子刘劭举行加冠礼,朝廷宣布大赦。刘劭胡须眉毛浓密秀美,喜好读书,擅长骑马射箭,喜欢招揽宾客;他想做的事,宋文帝一定会依从,东宫配备的兵力与羽林军相当。
十二月二十三日(壬午日),北魏太武帝返回平城,因柔然入侵没有造成重大损失,所以穆寿等人得以不被诛杀。太武帝仍以妹夫的礼节对待沮渠牧犍,保留他征西大将军、河西王的封号。不久,沮渠牧犍的母亲就去世了,太武帝以太妃之礼安葬;为西凉武宣王沮渠蒙逊设置三十户人家守护陵墓。
凉州自从张氏建立前凉以来,就以人才众多着称。沮渠牧犍尤其喜好文学,任命敦煌人阚骃为姑臧太守,张湛为兵部尚书,刘昞、索敞、阴兴为国师助教,金城人宋钦为世子洗马,赵柔为金部郎,广平人程骏、程骏的堂弟程弘为世子侍讲。太武帝攻克凉州后,对这些人都以礼相待并加以任用,任命阚骃、刘昞为乐平王拓跋丕的从事中郎。安定人胡叟,年轻时就有杰出才华,前往投奔沮渠牧犍,沮渠牧犍不重视他,胡叟对程弘说:“你的君主身居偏僻简陋的国家,却贪图虚名、超越礼制,以小国侍奉大国却心怀不轨,表面仰慕仁义却实际无道德,他的灭亡指日可待。我将另寻明主,先去北魏;与你暂时告别,不会分开太久。”于是前往北魏。一年多后,沮渠牧犍果然失败。太武帝认为胡叟有先见之明,便任命他为虎威将军,赐爵始复男。河内人常爽,世代居住在凉州,不接受沮渠牧犍的礼遇和任命,太武帝任命他为宣威将军。河西右相宋繇跟随太武帝到平城后去世。
太武帝任命索敞为中书博士。当时北魏朝廷正崇尚武功,贵族子弟不把讲学放在心上。索敞担任博士十多年,勤奋教导学生,态度严肃且有礼节,贵族子弟都敬畏他,很多人学有所成,前后有几十人晋升到尚书、州牧、太守的职位。常爽在温水西岸设立学馆,教授七百多名学生;常爽制定赏罚制度,学生对待他像对待严厉的君主一样。从此北魏的儒学风气开始兴盛。高允常称赞常爽教导有方,说:“汉代文翁以温和的方式教化,常先生以严厉的方式育人,教学方法虽不同,但培养人才的效果是一样的。”
陈留人江强,寄居在凉州,向太武帝献上经、史、诸子等书籍一千多卷以及书法作品,也被任命为中书博士。太武帝命令崔浩监管秘书省事务,总领史官职责;任命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参与掌管修撰国史。崔浩上奏说:“阴仲达、段承根是凉州的优秀人才,请允许他们一同修撰国史。”朝廷任命二人都为着作郎。阴仲达是武威人;段承根是段晖的儿子。
崔浩召集各位历法家,考核校验从西汉元年以来的日月交食、五大行星运行轨迹,同时批评前代史书的失误,另撰《魏历》,拿给高允看。高允说:“西汉元年十月,五大行星汇聚在东井宿,这是历法中的基础常识;如今批评汉代史书却没发现这个错误,恐怕后人批评现在,就像现在批评古代一样。”崔浩问:“这个错误具体是什么?”高允答:“根据《星传》记载:‘金星(太白)、水星(辰星)常伴随太阳运行。’十月时,太阳位于尾宿、箕宿,黄昏时在申南星区沉没,而东井宿才刚在寅北星区升起,金星、水星怎能背离太阳运行到东井宿呢?这是史官想让这件事显得神奇,不再用常理推究罢了。”崔浩说:“天文现象若要出现异常,有什么情况不能发生呢?”高允说:“这不能用空话争辩,应当重新仔细核查。”在座的人都责怪高允的言论,只有东宫少傅游雅说:“高君精通历法,不会说没有根据的话。”
一年多后,崔浩对高允说:“之前讨论的问题,我当时本没放在心上;后来重新考究,果然像你说的那样。五大行星其实是在西汉元年之前三个月汇聚在东井宿,不是十月。”众人这才赞叹佩服。高允虽通晓历法,却从不主动推算天象,也不向他人讲解,只有游雅知道他的才能。游雅多次拿灾异现象询问高允,高允说:“阴阳灾异之事,很难知晓;即便知道了,又担心泄露天机,还不如不知道。天下精妙的道理有很多,何必急着问这个!”游雅于是不再追问。
北魏太武帝问高允:“治理国家应优先做什么?”当时北魏有很多良田被封禁,高允答:“我年轻时地位低微,只懂农事。若国家扩大耕地、积聚粮食,官府和百姓都有储备,那么饥荒就不值得担忧了。”太武帝于是下令解除所有田禁,将土地分配给百姓。
吐谷浑王慕容慕利延听说北魏攻克凉州,十分恐惧,率领部众向西逃遁,穿越沙漠。北魏太武帝因慕容慕利延的兄长慕容慕璝曾有擒获赫连定的功劳,便派遣使者安抚晓谕他,慕容慕利延才返回原来的领地。
氐王杨难当率领几万士兵侵犯北魏上邽,秦州百姓大多响应他。东平人吕罗汉劝镇将拓跋意头说:“杨难当兵力众多,如今不出战,是向他显示我方虚弱,士兵民心会离散沮丧,城池就守不住了。”拓跋意头派吕罗汉率领一千多精锐骑兵冲出城,冲击杨难当的军阵,所到之处无人能挡,斩杀杨难当身边的骑兵八人,杨难当大为震惊。恰逢北魏太武帝下玺书斥责杨难当,杨难当于是率军退回仇池。
这时,南丰太妃司马氏去世,她是已故营阳王刘义符的王后。
赵广、张寻等人再次谋反,被处死。
到了公元440年,春季,正月十四日(己酉日),沮渠无讳侵犯北魏酒泉,北魏守将元絜轻视他,出城与他对话;正月十七日(壬子日),沮渠无讳擒获元絜,进而包围酒泉。
二月,北魏临时任命通直常侍邢颖为使者,前来刘宋访问。
三月,沮渠无讳攻克酒泉。
夏季,四月初一(戊午朔日),发生日食。四月二十三日(庚辰日),沮渠无讳侵犯北魏张掖,秃发保周驻守删丹;四月二十九日(丙戌日),北魏太武帝派遣抚军大将军永昌王拓跋健统领众将讨伐他们。
司徒刘义康独揽朝廷大权。宋文帝多年来体弱多病,一劳累就发病,多次病危;刘义康尽心照料,药物、饮食若非自己先尝过,绝不会进给文帝,有时甚至连续几晚不睡,朝廷内外各类事务都由他独自决断施行。他生性喜好处理政务,审核公文时,没有一件不精细周全。文帝因此把许多事务托付给他,凡是他奏请的事,没有不批准的;地方州牧以下官员的任免,都让刘义康选拔任用,甚至生杀等重大事项,他有时也以录尚书事的名义直接决断。他权势威震远近,朝野上下的人都争相归附,每天清晨他府门前常有几百辆车等候,刘义康都对他们尽心接待,从不懈怠。他还记忆力超群,见过或听过的事,终身不忘;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列举自己记得的事,以此显示自己聪明。有才干的官员,大多受到他的厚待。他曾对刘湛说:“王敬弘、王球这类人,到底有什么本事!坐着就能获取富贵,这怎么能让人理解!”但他一向没有学问,不识大体,把朝廷中有才能的官员都招揽到自己府中,府中僚属若没有用处或违背他心意,就被贬斥到朝廷任职。他自认为与文帝是亲兄弟,关系最亲近,便不再讲究君臣礼节,随心所欲行事,毫无猜忌防备。他私下设置僮仆六千多人,却不向朝廷禀报;各地进献的贡品,都把最上等的送给刘义康,次等的才献给文帝;文帝曾在冬天吃柑橘,感叹柑橘的形状和味道都不好,刘义康说:“今年的柑橘有很多好的。”随后便派人回自己的东府取来,比献给文帝的柑橘大三寸。
领军将军刘湛与仆射殷景仁有矛盾,刘湛想依靠刘义康的权势排挤殷景仁。刘义康权势已经很盛,刘湛愈发推崇他,完全不顾人臣的礼节,文帝渐渐心中不满。刘湛刚入朝时,文帝对他恩宠礼遇十分优厚。刘湛擅长谈论治国之道,熟悉前代旧事,叙述时条理清晰,听的人都忘了疲倦。他每次进入云龙门,车夫就解开马匹,左右侍从和仪仗也随意散开,他不到傍晚不出来,习以为常。到后来他煽动刘义康争权,文帝虽然内心与他疏远,但表面的接待礼遇仍没改变,文帝曾对亲信说:“刘湛(小名刘班)刚从西方回来时,我和他谈话,常常看太阳早晚,担心他要离开;近来他入宫,我也看太阳早晚,苦于他不离开。”
殷景仁暗中对文帝说:“相王(刘义康)权势太重,不利于国家,应当稍加抑制。”文帝暗中同意。
司徒左长史刘斌,是刘湛的同族;大将军从事中郎王履,是王谧的孙子;还有主簿刘敬文、祭酒鲁郡人孔胤秀,都因谄媚迎合而受到刘义康的宠信;他们见文帝多病,都认为“一旦皇上驾崩,应当立年长的君主(指刘义康)”。文帝曾病危,让刘义康起草顾命诏书。刘义康回到官署,流着泪把这事告诉刘湛和殷景仁。刘湛说:“天下局势艰难,哪里是年幼君主能驾驭的!”刘义康、殷景仁都没回应。而孔胤秀等人却擅自到尚书省的义曹部门,索要东晋咸康末年立康帝(成帝之弟)的旧例,刘义康并不知道;等到文帝病情痊愈,隐约听说了这件事。刘斌等人又密谋,想让国家大权最终归于刘义康,于是勾结朋党,窥探宫廷动静,对不与自己同伙的人,必定千方百计加以陷害,又搜集殷景仁的过失,有时还编造分歧,告诉刘湛。从此,君主与宰相之间的嫌隙就形成了。
刘义康想任命刘斌为丹阳尹,谈话间,向文帝陈述刘斌家境贫寒。话还没说完,文帝就说:“让他任吴郡太守吧。”后来会稽太守羊玄保请求回京,刘义康又想让刘斌接替他,向文帝请示说:“羊玄保想回来,不知用谁任会稽太守?”文帝当时还没拟定人选,仓促间说:“我已经任用王鸿了。”从去年秋天起,文帝就不再去刘义康的东府。
五月十二日(癸巳日),刘湛因母亲去世离职守丧。刘湛自知罪行已经暴露,没有保全的可能,就对亲信说:“今年必定会失败。过去还能靠言辞争辩,所以得以拖延;如今已经走投无路,再没有这种希望了,灾祸到来还能拖延多久呢!”五月二十四日(乙巳日),沮渠无讳再次包围张掖,没能攻克,退守临松。北魏太武帝不再派兵讨伐,只下诏书劝谕他。
六月二十七日(丁丑日),北魏皇孙拓跋浚出生,朝廷宣布大赦,改年号为太平真君,这是采纳寇谦之《神书》中“辅佐北方太平真君”的说法。
太子刘劭前往京口拜谒京陵(宋武帝陵墓),司徒刘义康、竟陵王刘诞等人一同随行,南兖州刺史、江夏王刘义恭从江都前来会合。
秋季,七月初十(己丑日),北魏永昌王拓跋健在番禾击败秃发保周;秃发保周逃走,拓跋健派遣安南将军尉眷追击。
七月十七日(丙申日),北魏窦太后去世。
八月初四(壬子日),刘宋袁皇后去世。
八月初五(癸丑日),秃发保周走投无路,自杀身亡。
八月十六日(甲申日),沮渠无讳派他的中尉梁伟到北魏永昌王拓跋健那里请求投降,归还酒泉郡以及所俘虏的北魏将领元絜等人。北魏太武帝派尉眷留下镇守凉州。
九月初四(壬子日),刘宋安葬袁皇后(元皇后)。
文帝因司徒彭城王刘义康的嫌隙已经明显,担心酿成祸乱。冬季,十月初一(戊申日),下令将刘湛逮捕,交付廷尉,下诏揭露他的罪行,在狱中处死他,同时处死他的儿子刘黯、刘亮、刘俨以及他的党羽刘斌、刘敬文、孔胤秀等八人;将尚书库部郎何默子等五人流放到广州,随即宣布大赦。当天,文帝下令让刘义康入宫住宿,留在中书省。当晚,分别逮捕刘湛等人;青州刺史杜骥领兵驻守宫殿内,防备意外情况,派人向刘义康宣读圣旨,告知刘湛等人的罪状。刘义康上奏表请求退位,文帝下诏任命刘义康为江州刺史,仍保留侍中、大将军的职位,出京镇守豫章。
起初,殷景仁卧病五年,虽然不能面见文帝,但双方通过密信往来,每天有十几封,朝廷政务无论大小,文帝都必定咨询他;他的行踪非常隐秘,没有人能察觉。逮捕刘湛那天,殷景仁让人擦拭衣帽,左右侍从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当天夜里,文帝前往华林园延贤堂,召见殷景仁。殷景仁仍称有脚病,让人用小床抬着去赴宴;诛杀刘湛党羽、处理后事的所有安排,文帝都委托给他。
起初,檀道济推荐吴兴人沈庆之忠诚谨慎、通晓军事,文帝让他率领卫队防守东掖门。刘湛任领军将军时,曾对他说:“你在宫中任职多年,近来应当会被提拔。”沈庆之神色严肃地说:“我在宫中任职十年,自然应该得到升迁,不再麻烦您推荐!”逮捕刘湛的当晚,文帝打开宫门召见沈庆之,沈庆之穿着军服、扎着绑腿入宫,文帝说:“你为什么穿得这么仓促?”沈庆之说:“半夜召见卫队将领,不能缓慢换装。”文帝派沈庆之逮捕刘斌,将他杀死。
骁骑将军徐湛之,是徐逵之的儿子,与刘义康关系尤其亲近,文帝对他深为不满。刘义康失败后,徐湛之被逮捕,按罪应处死。他的母亲会稽公主,是文帝的姐姐,身为嫡长女,一向受到文帝的礼遇,家中事务无论大小,文帝都必定咨询她后才施行。宋武帝当年征战时,曾在新洲割荻草,有一件粗布衣衫,是臧皇后亲手缝制的;武帝显贵后,把衣衫交给会稽公主说:“后代若有骄奢无度的人,可以把这件衣衫拿给他看。”到这时,会稽公主入宫见文帝,大声哭号,不再行臣妾礼节,用锦囊装着那件粗布衣衫扔在地上说:“你家原本贫贱,这件衣衫是我母亲为你父亲缝制的;如今能吃饱饭了,就想杀我的儿子吗!”文帝于是赦免了徐湛之。
吏部尚书王球,是王履的叔父,因简约淡泊有美名,受到文帝的敬重。王履生性贪求名利,与刘义康、刘湛深相交结;王球多次告诫他,他不听。诛杀刘湛的当晚,王履光着脚去拜见王球,王球让左右侍从为他取来鞋子,先温酒给他喝,说:“平时我对你说过什么?”王履恐惧得说不出话。王球缓缓说:“有我在,你还担心什么!”文帝因王球的缘故,赦免了王履的死罪,将他罢官在家。
刘义康掌权时,人们争相求着与他亲近,只有司徒主簿江湛早早就主动疏远他,请求出任武陵内史。檀道济曾为儿子向江湛求婚,江湛坚决推辞,檀道济通过刘义康请求,江湛拒绝得更坚决,所以没有卷入檀道济、刘义康两人的灾祸。文帝听说后,对他加以称赞。江湛是江夷的儿子。
彭城王刘义康在中书省停留了十多天,面见文帝辞行后,就前往江边码头;文帝只对着他痛哭,没再说别的话。文帝派僧人慧琳去探望他,刘义康说:“弟子还有回来的可能吗?”慧琳说:“可惜您没读过几百卷书!”
起初,吴兴太守谢述,是谢裕的弟弟。他多次辅佐刘义康,常常劝谏补益,很早就去世了。刘义康即将前往南方,感叹说:“过去谢述只劝我退让,刘湛(小名刘班)只劝我进取;如今刘湛还在,谢述却死了,我失败也是应该的啊!”文帝也说:“谢述如果还在,刘义康一定不会落到这个地步!”
随后,文帝任命征虏司马萧斌为刘义康的咨议参军,兼任豫章太守,事务无论大小,都委托给他。萧斌是萧摹之的儿子。又派龙骧将军萧承之领兵防守刘义康。刘义康身边受他宠信、真心追随的人,都允许跟随他;供给的物资十分优厚,书信赏赐不断,朝廷大事都派人告知他。
过了很久,文帝到会稽公主家赴宴,气氛十分欢快;公主起身,两次下拜叩头,悲痛得不能自已。文帝不明白她的用意,便亲自起身搀扶她。公主说:“车子(刘义康小名)年老后必定不被陛下容纳,如今我特地为他求命。”接着放声大哭。文帝也流下眼泪,指着蒋山说:“一定没有这种顾虑。如果违背今天的誓言,就是辜负了初宁陵(宋武帝陵墓)。”随即把自己喝的酒封存起来赐给刘义康,并写信说:“会稽姐姐设宴时想起弟弟,剩下的酒现在封存送你。”所以直到会稽公主去世,刘义康都安然无恙。
对此,司马光说:文帝对刘义康的友爱之情,起初并非不深厚。最终却失去兄弟间的和睦,违背君臣间的道义,追寻祸乱的根源,正是因为刘湛贪求权势的欲望没有满足。《诗经》说:“贪婪的人会败坏同类。”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文帝征召南兖州刺史江夏王刘义恭为司徒、录尚书事。十月初一(戊寅日),任命临川王刘义庆为南兖州刺史,殷景仁为扬州刺史,仍保留仆射、吏部尚书的职位。刘义恭吸取彭城王刘义康失败的教训,虽然担任录尚书事,却只负责签署文书而已,文帝这才安心。文帝每年给相府拨款二千万钱,其他物资也与此相当;但刘义恭生性奢侈,费用常常不够,文帝又另外给他拨款,每年达一千万钱。
十一月初九(丁亥日),北魏太武帝前往山北。
殷景仁被任命为扬州刺史后,病情最终加重,文帝为此下令,西州道路上不得有车马声。十一月二十五日(癸丑日),殷景仁去世。十二月初六(癸亥日),文帝任命光禄大夫王球为仆射。十二月十一日(戊辰日),任命始兴王刘浚为扬州刺史。当时刘浚还年幼,扬州事务全委托给后军长史范晔、主簿沈璞。范晔是范泰的儿子;沈璞是沈林子的儿子。不久,范晔升任左卫将军,文帝任命吏部郎沈演之为右卫将军,两人共同掌管宫廷卫队;又任命庾炳之为吏部郎,三人都参与机密事务。沈演之是沈劲的曾孙。
范晔有杰出的才华,但性情轻薄、品行不端,多次违背礼教,被士大夫阶层鄙视。他生性急躁好胜,自认为才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常常因不得志而闷闷不乐。吏部尚书何尚之对文帝说:“范晔的志向情趣不同常人,请求把他外调为广州刺史;如果让他留在朝中,酿成祸乱,就不得不对他用刑。频繁动用刑罚,不是国家的好事。”文帝说:“刚诛杀刘湛,又调走范晔,人们会说你们不能容纳人才,说我听信谗言。只需大家都知道他的情况,他就不能造成危害。”
这一年,北魏宁南将军王慧龙去世,吕玄伯留守他的墓地,终身没有离开。
北魏太武帝想任命伊馛为尚书,封郡公,伊馛推辞说:“尚书事务繁多,公爵爵位极高,不是我这样年轻又愚笨浅陋的人能胜任的。”太武帝问他想担任什么职位,他回答说:“中书省、秘书省有很多文人学士,若陛下一定要恩宠我,请求让我在其中任职。”太武帝认为他说得好,任命他为中护国将军、秘书监。
大秦王杨难当又自称武都王。
到了公元441年,春季,正月初五(癸卯日),北魏任命沮渠无讳为征西大将军、凉州牧、酒泉王。
彭城王刘义康抵达豫章,辞去刺史职务;正月初六(甲辰日),文帝任命刘义康为都督江、交、广三州诸军事。前龙骧参军巴东人扶令育到朝廷上奏表,说:“过去袁盎劝谏汉文帝说:‘淮南王如果在途中因霜露生病去世,陛下会有杀弟的名声。’汉文帝没有采纳,后来追悔莫及。彭城王刘义康,是先帝疼爱的儿子,是陛下的二弟,若他有糊涂犯错的过失,正应该用善恶的道理教导他,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他,怎能因可疑的猜忌,就一旦将他废黜,远远送到南方边陲!百姓平民,都为陛下感到痛心。庐陵王(刘义真)的旧事,足以作为借鉴。恐怕刘义康年老命尽,突然死在南方,我虽然地位低微,也私下为陛下感到羞耻。陛下只知道坏的树枝应该砍掉,却不知砍树枝会伤害树干!希望陛下尽快召回刘义康,让他返回京城,兄弟和睦,君臣融洽,这样天下人的期望就能满足,闲言碎语的途径也会断绝。何必一定要让他担任司徒公、扬州牧,才能安置彭城王呢!如果我说的话对国家不利,请让我受重刑,以向陛下谢罪。”奏表呈上后,扶令育立即被逮捕,关押在建康监狱,赐死。
对此,裴子野评论说:君主做善事,就像乌云降雨,万物都能得到恩惠;等到君主做恶事,就像天裂地震,万物都感到惊恐,谁会不知道,谁会没看见!难道杀一个人、堵一个人的嘴,就能逃避、消除恶名吗?这都是因为不能克制愤怒,反而加重了过错。以宋文帝的宽容大度,尚且对彭城王事件(指杀扶令育)避而不谈,从此以后,谁还敢轻易进言!刘宋几代,很少听到正直诚恳的言论,难道是士大夫的刚直气节,不如古代?还是当时君主的刑罚政令导致这样的结果呢?张约因权臣而死,扶令育因贤明君主而亡,刘宋的刑罚,唉,真可怕啊!
北魏新兴王拓跋俊荒淫无道,三月十三日(庚戌日),被降爵为公。拓跋俊的母亲此前因犯罪被处死,拓跋俊心怀怨恨,有谋反的图谋;事情败露后,被赐死。三月十四日(辛亥日),北魏赐郁久闾乞列归爵位为朔方王,沮渠万年为张掖王。
夏季,四月,沮渠唐儿背叛沮渠无讳;沮渠无讳留下堂弟沮渠天周镇守酒泉,自己与弟弟沮渠宜得率领军队攻打沮渠唐儿,沮渠唐儿战败身亡。北魏认为沮渠无讳终究会成为边境祸患,四月二十三日(庚辰日),派遣镇南将军奚眷攻打酒泉。
秋季,八月初五(辛亥日),北魏派遣散骑侍郎张伟前来刘宋访问。
九月二十二日(戊戌日),北魏永昌王拓跋健去世。
冬季,十一月十三日(戊子日),刘宋尚书仆射王球去世。十一月二十四日(己亥日),朝廷任命丹阳尹孟顗为尚书仆射。
此时,酒泉城内粮食耗尽,一万多人都饿死了,沮渠天周杀死妻子,用她的尸体给士兵充饥。十一月二十五日(庚子日),北魏奚眷攻克酒泉,擒获沮渠天周,将他押送到平城后处死。沮渠无讳缺乏粮食,又畏惧北魏兵力强盛,于是谋划向西穿越流沙,派遣弟弟沮渠安周向西攻打鄯善。鄯善王原本打算投降,恰逢北魏使者抵达,劝说他坚守抵抗;沮渠安周没能攻克鄯善,退守东城。
氐王杨难当发动全国兵力入侵刘宋,图谋占据蜀地,派遣他的建忠将军苻冲出兵东洛,抵御梁州的军队;梁、秦二州刺史刘真道进攻苻冲,将他斩杀。刘真道是刘怀敬的儿子。杨难当攻克葭萌,擒获晋寿太守申坦,接着包围涪城。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刘道锡据城坚守,杨难当攻打了十多天,没能攻克,于是撤军返回。刘道锡是刘道产的弟弟。十二月十九日(癸亥日),宋文帝下诏,命令龙骧将军裴方明等人率领三千名士兵,又征调荆州、雍州的军队讨伐杨难当,所有军队都受刘真道调度指挥。
这时,刘宋晋宁太守爨松子反叛,宁州刺史徐循出兵讨伐,平定了叛乱。
刘宋天门郡蛮族首领田向求等人反叛,攻破溇中;荆州刺史衡阳王刘义季派遣行参军曹孙念出兵讨伐,击败了叛军。
北魏寇谦之对太武帝说:“如今陛下以‘太平真君’的身份统治天下,创立‘静轮天宫’的道法,这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事。陛下应当登坛接受符书,以彰显圣明的德行。”太武帝听从了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