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162章 宋修内政,魏启灭佛

第162章 宋修内政,魏启灭佛(1 / 2)

刘宋六

公元442年,春季,正月甲申日,北魏君主备好皇帝的仪仗车驾,前往道教祭坛接受符箓,所有旗帜都采用青色。从此之后,北魏每位皇帝即位时都会举行受箓仪式。寇谦之又上奏请求修建静轮宫,要求宫殿必须建得极高,以至于听不到宫外的鸡犬之声,想要借此与天神相接。崔浩劝说北魏君主同意修建,工程耗费的钱财数以万计,耗时一年多仍未建成。太子拓跋晃劝谏道:“天道与人道本就不同,高低尊卑有着固定的分界,二者无法相通,这是必然的道理。如今白白耗费国库财物,使百姓疲惫不堪,去做这种没有益处的事,有什么用呢!如果一定要按寇谦之所说的去做,还不如利用东山万仞的高度来修建,这样工程还容易些。”北魏君主没有听从。

夏季,四月,沮渠无讳率领一万多户人家,放弃敦煌向西投奔沮渠安周。还未到达,鄯善王比龙因畏惧他,便率领部众逃奔且末,他的世子则向沮渠安周投降。沮渠无讳于是占据鄯善,他的士兵在穿越流沙时,因口渴而死的人超过半数。

李宝从伊吾率领两千部众占据敦煌,修缮城池府第,安抚召集原来的百姓。

沮渠牧犍败亡后,凉州人阚爽占据高昌,自称太守。唐契被柔然逼迫,率领部众向西奔赴高昌,想要夺取这块地盘。柔然派遣将领阿若追击他,唐契战败而死。接着,唐契的弟弟唐和收拢残余部众投奔车师前部王伊洛。当时沮渠安周驻守在横截城,唐和攻占了该城,接着又攻克高宁、白力两座城池,并派遣使者向北魏请求投降。甲戌日,南朝宋文帝因病情痊愈,宣布大赦天下。

五月,裴方明等人抵达汉中,与刘真道分兵攻打武兴、下辩、白水三地,将这些地方全部攻克。此时,杨难当派遣建节将军符弘祖驻守兰皋,让他的儿子抚军大将军杨和率领重兵作为后援。裴方明与符弘祖在浊水交战,大败符弘祖的军队,并斩杀符弘祖;杨和见状不妙只好撤退逃跑,裴方明追击到赤亭,再次击败了他。杨难当逃奔上邽;裴方明俘获了杨难当兄长的儿子建节将军杨保炽。这时,杨难当任命他的儿子杨虎为益州刺史,驻守阴平,杨虎听说杨难当逃走了,便率军返回,到达下辩时;裴方明派他的儿子裴肃之率军在半路进行截击,擒获了杨虎,押送到建康后将其斩首;仇池得以平定。随后,南朝宋任命辅国司马胡崇之为北秦州刺史,镇守仇池;立杨保炽为杨玄的后裔,让他驻守仇池。北魏派遣中山王拓跋辰迎接杨难当前往平城。秋季,七月,南朝宋任命刘真道为雍州刺史,裴方明为梁、南秦二州刺史;裴方明推辞不肯接受任命。

丙寅日,北魏君主派遣安西将军古弼统领陇右各路军队,以及殿中虎贲军,与武都王杨保宗一起从祁山向南进发;派遣征西将军渔阳人皮豹子与琅邪王司马楚之,统领关中各路军队从散关向西进发,两路人马约定在仇池会师。又派遣谯王司马文思统领洛州、豫州的军队向南奔赴襄阳,派遣征南将军刁雍向东奔赴广陵,并向徐州传递文书,声称要为杨难当报仇。

甲戌日(当月最后一天),发生日食。

唐契攻打阚爽时,阚爽派遣使者向沮渠无讳诈降,想和他一起攻打唐契。八月,沮渠无讳率领部众奔赴高昌;等他到达时,唐契已经战死,阚爽关闭城门拒绝沮渠无讳入城。九月,沮渠无讳派部将卫兴奴在夜间袭击高昌,屠杀全城百姓,阚爽逃奔柔然。沮渠无讳占据高昌后,派遣他的常侍汜俊携带奏表前往建康。南朝宋下诏任命沮渠无讳为都督凉、河、沙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河西王。

冬季,十月己卯日,北魏册立皇子拓跋伏罗为晋王,拓跋翰为秦王,拓跋谭为燕王,拓跋建为楚王,拓跋余为吴王。

甲申日,柔然派遣使者前往建康。

十二月辛巳日,北魏襄城孝王卢鲁元去世。

丙申日,南朝宋下诏命鲁郡修缮孔子庙和学校房舍,免除孔子墓旁五户人家的赋税徭役,让他们负责墓地的洒扫工作。

这时,李宝派遣他的弟弟李怀达、儿子李承携带奏表前往平城;北魏任命李宝为都督西垂诸军事、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沙州牧、敦煌公,规定四品以下官员的任免,李宝可依据制度自行代理授予。

就在这时,雍州刺史晋安襄侯刘道产去世。刘道产善于治理地方,百姓安居乐业,家境大多丰裕充足,因此民间流传着赞美他的《襄阳乐歌》。以往一直难以制服的山中蛮族,都纷纷出山,沿着沔水定居形成村落,人口众多。等到刘道产去世,蛮族百姓一直送他的灵柩到沔口。不久之后,各地蛮族大规模叛乱,征西司马朱修之率军讨伐,作战失利;南朝宋下诏命建威将军沈庆之接替他,沈庆之斩杀俘获蛮族一万多人。

这时,北魏君主派尚书李顺按照等级排列群臣,授予他们爵位;李顺接受贿赂,评定的等级不公平。这一年,凉州人徐桀告发了他,北魏君主大怒,又因李顺曾包庇沮渠氏,当面欺君、贻误国事,便下令将李顺赐死。

到了公元443年春季正月,北魏将领皮豹子等人进军攻打乐乡,南朝宋将军王奂之等兵败阵亡。北魏军队推进到下辩,宋将军强玄明等战败而死。二月,胡崇之与北魏军队在浊水交战,胡崇之被北魏擒获,残余部众逃回汉中。宋将军姜道祖兵败,向北魏投降,北魏于是夺取仇池。杨保炽逃走。

丙午日,北魏君主前往恒山南面;三月庚申日,返回皇宫。

壬戌日,乌洛侯国派遣使者前往北魏。起初,北魏居住在北方荒野时,曾凿石建造宗庙,地点在乌洛侯国西北方,用于祭祀祖先,宗庙高七十尺,深九十步。等到乌洛侯国使者抵达北魏,说那座石庙仍完好存在,北魏君主便派遣中书侍郎李敞前往石庙祭祀,在石壁上刻下祝文后返回,石庙距离平城四千多里。

北魏河间公拓跋齐与武都王杨保宗分别驻守雒谷两侧,杨保宗的弟弟杨文德劝说杨保宗,让他据守险要之地巩固自身,反叛北魏。有人将此事告知拓跋齐,夏季四月,拓跋齐诱捕杨保宗,押送到平城后将其处死。前任镇东司符达、征西从事中郎任朏等人于是起兵,拥立杨文德为盟主,占据白崖,分兵攻取各个戍守点,进军包围仇池,杨文德自称征西将军、秦河梁三州牧、仇池公。

甲午日,南朝宋册立皇子刘诞为广陵王。

丁酉日,北魏宣布大赦。

己亥日,北魏君主前往阴山。

五月,北魏古弼调发上邽、高平、岍城等地的军队攻打杨文德,杨文德撤退逃走。皮豹子统领关中各路军队抵达下辩,听说仇池的包围已解除,就想要撤军;古弼派人对皮豹子说:“宋人对战败感到羞耻,必定会再次来犯。军队撤退之后,再出兵征讨会更加困难,不如操练士兵、积蓄力量等待他们。不出秋冬两季,宋军一定会来;我们以逸待劳,没有不能攻克的道理。”皮豹子听从了他的建议。北魏任命皮豹子为仇池镇将。

这时,杨文德派遣使者前往南朝宋请求援助。秋季七月癸丑日,宋文帝下诏任命杨文德为都督北秦、雍二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杨文德驻守葭芦城,任命任朏为左司马;武都、阴平的氐人大多归附于他。

甲子日,前任雍州刺史刘真道、梁南秦二州刺史裴方明,因攻破仇池后隐藏金银财宝和良马的罪名,被关进监狱处死。

九月辛巳日,北魏君主前往漠南。甲辰日,留下军用物资,率领轻骑兵袭击柔然。将军队分为四路:乐安王拓跋范、建宁王拓跋崇各自统领十五名将领从东路进军,乐平王拓跋丕督率十五名将领从西路进军,北魏君主亲自率领中路军,中山王拓跋辰督率十五名将领作为后援。

此时,北魏君主抵达鹿浑谷,与柔然敕连可汗相遇。太子拓跋晃对北魏君主说:“敌军没料到我们大军突然到来,应当趁其不备,迅速进攻他们。”尚书令刘絜坚决劝谏,认为敌军营地上尘土飞扬,士兵一定很多,若出兵到平地,恐怕会被敌军包围。不如等各路军队全部集结后,再发起攻击。拓跋晃说:“尘土飞扬厉害,是因为敌军士兵惊慌混乱导致的,军营之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尘土呢!”北魏君主对此心存疑虑,没有立即进攻。柔然军队趁机逃走。北魏军队追击到石水,没能追上,只好返回。不久后擒获柔然的侦察兵,侦察兵说:“柔然没察觉北魏军队到来,上下惶恐不安,率领部众向北逃走,过了六七天,知道没有追兵,才开始缓慢行进。”北魏君主对此深感遗憾。从此,军队和国家的重大事务,北魏君主都与太子拓跋晃商议。

司马楚之另外率领士兵负责督运军粮,镇北将军封沓叛逃投降柔然,劝说柔然攻打司马楚之,以断绝北魏的军粮供应。不久后,北魏军营中有人报告丢失了驴的耳朵,将领们都不明白其中缘故。司马楚之说:“这一定是敌军派奸细潜入军营窥探,割下驴耳作为凭证。敌军很快就会到来,应当迅速做好防备。”于是下令砍伐柏树建造营垒,用水浇灌,让水结冰;营垒刚建好,柔然军队就到了,冰面坚硬光滑,无法攻城,柔然军队只好四散离去。

十一月,南朝宋将军姜道盛与杨文德联合两万部众,攻打北魏浊水戍守点,北魏皮豹子、河间公拓跋齐率军救援,姜道盛战败而死。

甲子日,北魏君主返回,抵达朔方,下诏让皇太子协助处理日常政务,总管文武百官。诏书还说:“各位功臣长期辛劳,都应当带着爵位回到府第休养,按时入朝觐见,在朕面前参加宴饮,谈论治国之道、陈述谋略即可,不应再用繁重的职务烦扰他们;另外选拔贤能俊杰之人,补足百官职位。”十二月辛卯日,北魏君主返回平城。

到了公元444年,春季,正月己亥日,南朝宋文帝亲自到藉田举行耕种仪式,宣布大赦天下。

壬寅日,北魏太子拓跋晃开始总管百官政务,北魏君主命令侍中、中书监穆寿,司徒崔浩,侍中张黎、古弼辅佐太子处理日常政务,大臣上奏章时都要称“臣”,礼仪与给皇帝上奏表相同。

古弼为人忠诚谨慎、质朴耿直。曾因上谷的皇家园林占地过广,请求削减大半面积赐给贫苦百姓,他入宫拜见北魏君主,想奏报此事。当时君主正与给事中刘树下围棋,心思不在古弼身上。古弼陪坐许久,都没能找到机会陈述。他突然起身,抓住刘树的头发,把他从坐床上拽了下来,揪着他的耳朵,捶打他的后背,说:“朝廷治理不好,实在是你的罪过!”君主大惊失色,放下棋子说:“不听你奏事,是我的过错,刘树有什么罪!赶紧放开他!”古弼随即把要奏报的事详细说明,君主全都批准了他的请求。古弼之后说:“我作为臣子,无礼到这种地步,罪过极大!”出宫后前往公车官署,摘下官帽、光着脚请求治罪。君主召他入宫,对他说:“我听说修建土地神庙时,人们会光着脚费力筑土,建成后又穿着礼服恭敬祭祀,神灵就会降下福泽。如此说来,你有什么罪!赶紧戴好官帽、穿上鞋子去任职。只要是对国家有利、对百姓便利的事,你尽管尽力去做,不必顾虑。”

这时,太子督促百姓耕种,让没有牛的人借别人的牛耕地,然后为牛的主人锄田作为补偿,通常耕种二十二亩田,就要为牛主锄七亩田,大致按这个比例执行。他还让百姓在自家田地的地头标注姓名,以便了解谁勤劳谁懒惰,并禁止百姓饮酒、玩游戏。从此,开垦的农田数量大幅增加。

戊申日,北魏君主下诏:“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有在家中私自供养僧人、巫师的,都要把他们送到官府;若过了二月十五日还不交出,僧人、巫师处死,主人全家抄斩。”庚戌日,又下诏:“王公、卿大夫的儿子都要到太学读书,百工、商人的儿子,应当各自学习父兄的职业,不得私自设立学校;违反规定的,处死教师,主人全家抄斩。”

二月辛未日,北魏中山王拓跋辰、内都坐大官薛辨、尚书奚眷等八位将领,因攻打柔然时延误期限,在都城南郊被斩首。

起初,北魏尚书令刘絜长期掌管朝廷机要事务,依仗君主宠信独断专行,北魏君主心中早已厌恶他。等到朝廷将要袭击柔然时,刘絜劝谏说:“柔然人迁徙没有固定地点,之前出兵讨伐,劳民伤财却毫无战功;不如扩大农耕、囤积粮食,等待他们前来。”崔浩却坚决劝说君主出兵,君主听从了崔浩的建议。刘絜因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而感到羞耻,想要让北魏军队战败;君主与将领们约定在鹿浑谷会师,刘絜假传诏令更改了会师日期。君主抵达鹿浑谷后,想进攻柔然,刘絜劝谏阻止,让他等待其他将领。君主在鹿浑谷停留了六天,将领们仍未赶到,柔然军队于是远远逃走,北魏军队追击却没能追上。撤军途中,经过大漠,军粮耗尽,士兵大多饿死。刘絜暗中派人惊扰魏军,劝说君主放弃军队轻装返回,君主没有听从。刘絜又以军队出征无功为由,请求治崔浩的罪。君主说:“将领们延误期限,遇到敌军却不进攻,崔浩有什么罪!”崔浩把刘絜假传诏令的事报告给君主,君主抵达五原后,就下令逮捕了刘絜,将他囚禁起来。君主向北进军时,刘絜曾私下对亲信说:“如果君主不能返回,我就拥立乐平王拓跋丕。”刘絜听说尚书右丞张嵩家藏有谶纬之书,就问张嵩:“谶书中说刘氏应当称王,继承国家大业,书中有我的名字吗?”张嵩回答:“有姓无名。”君主得知此事后,便命令有关部门彻底追查,搜查张嵩家,查获了谶纬之书。案件牵连到南康公拓跋邻,刘絜、张嵩、拓跋邻都被诛灭三族,受牵连而死的有一百多人。刘絜身居要职时,喜欢作威作福,将领们打败敌军后,缴获的财物都要分给他一部分。他死后,官府登记他的家产,发现财产多达数万。君主每次提到他,都恨得咬牙切齿。

癸酉日,乐平戾王拓跋丕因忧虑而去世。起初,北魏君主修建白台,高达两百多尺。拓跋丕曾梦见自己登上白台,四处张望却看不到人,便让术士董道秀为他占卜,董道秀说:“这是大吉之兆。”拓跋丕暗中面露喜色。等到拓跋丕去世,董道秀也因罪被处死并暴尸街头。高允听说后,说:“占卜的人都应当依据卦象,劝人忠诚孝顺。乐平王问董道秀时,董道秀应当说:‘地位过高就会走向困穷。《周易》说:“高飞的龙会有悔恨。”又说:“地位高却没有百姓拥护。”这些都是不吉利的征兆,大王不能不警惕。’若能这样,乐平王就可以在高位上安享太平,董道秀也能保全性命。董道秀却反着说,他的死是应得的。”

庚辰日,北魏君主前往庐地。

己丑日,南朝宋江夏王刘义恭升任太尉,兼任司徒。

庚寅日,南朝宋任命侍中、领右卫将军沈演之为中领军,左卫将军范晔为太子詹事。

辛卯日,南朝宋册立皇子刘宏为建平王。

三月甲辰日,北魏君主返回皇宫。

癸丑日,北魏君主派遣司空长孙道生镇守统万城。

夏季四月乙亥日,北魏侍中、太宰、阳平王杜超被手下人杀死。

六月,北魏北部百姓杀死立义将军衡阳公莫孤,率领五千多村落向北逃去。北魏派遣军队追击,追到漠南,杀死了他们的首领,将残余的人迁徙到冀、相、定三州,作为营户(编入军籍的民户)。

吐谷浑王慕利延兄长的儿子纬世,与北魏使者谋划投降北魏,慕利延杀死了纬世。当月,纬世的弟弟叱力延等八人逃奔北魏,北魏任命叱力延为归义王。

这时,沮渠无讳去世,他的弟弟沮渠安周继位。

北魏自从进入中原以来,虽然较多采用古代礼仪祭祀天地、宗庙和各路神灵,但仍保留着原来的习俗,祭祀的胡人神灵数量很多。崔浩请求只保留符合祭祀典章的五十七处祭祀场所,其余重复的以及地位较低的神灵祭祀场所全部废除。北魏君主听从了他的建议。

秋季七月癸卯日,北魏东雍州刺史沮渠秉图谋反叛,被处死。

八月乙丑日,北魏君主在河西狩猎,尚书令古弼留守都城。君主下诏让古弼提供肥壮的马匹给狩猎的骑兵,古弼却把瘦弱的马匹都给了他们。君主大怒,说:“这个‘笔头奴’竟敢对我指手画脚!我回到皇宫后,先杀了这个奴才!”古弼的脑袋尖,所以君主常把他称作“笔头”。古弼的下属都十分惶恐,担心会受牵连被处死。古弼说:“我作为臣子,不让君主沉迷于狩猎,这个罪过还小;如果不防备意外情况,导致军队和国家所需物资匮乏,那罪过就大了。如今柔然正强大,南方的敌人还没消灭,我把肥马供给军队,瘦马供给狩猎使用,是为国家长远考虑,即便因此而死,又有什么可惜的!况且这是我自己做的决定,与你们无关,不必担忧。”君主听说后,感叹道:“有这样的臣子,真是国家的珍宝啊!”于是赏赐古弼一套衣服、两匹马和十头鹿。

又有一天,北魏君主又在山北狩猎,捕获了几千头麋鹿。他下诏让尚书省调派五百辆牛车来运送。诏令派出后,君主对身边的人说:“‘笔公’肯定不会给我调牛车,你们不如自己用马运走这些麋鹿。”于是就率军返回了。走了一百多里后,收到了古弼的奏表,奏表中说:“如今秋季的谷物已经成熟,悬挂在穗上,麻和豆类遍布田野,野猪、鹿等野兽正在偷吃,飞鸟大雁也在啄食,再加上风雨侵蚀损耗,每天的损失都要增加三倍。请求陛下怜悯百姓,延缓运鹿的事,让百姓能先收割运送粮食。”君主说:“果然像我说的那样,‘笔公’真可以说是国家的忠臣啊!”

随后,北魏君主派遣员外散骑常侍高济前往南朝宋访问。

戊辰日,南朝宋任命荆州刺史衡阳王刘义季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任命南谯王刘义宣为荆州刺史。起初,文帝认为刘义宣没有才能,所以不重用他;会稽公主多次为刘义宣求情,文帝不得已才任用他。文帝先赐给刘义宣一封密诏,告诫他说:“刘义季(字师护)在荆州任职已久,近来上表请求返回朝廷,如今我打算批准他的请求,由你接替他的职位。刘义季虽然没有特别突出的功绩,但能洁身自好、节俭用度,胸怀宽广、待人诚恳,不纵容下属,在荆州名声很好,当地官民都能安心,议论此事的人也没有提议调走他。如今调换你们的职位,主要是因为你和刘义季年纪相仿,想让你们各自考验一下自己的能力。你到荆州后,如果有一件事做得不如刘义季,不仅会对荆州地区的稳定造成极大阻碍,而且关于这次职位调动的非议,最终都会归罪到我身上。要做好这件事其实也不难,你只要努力,不要让别人再产生议论就好!”刘义宣到荆州任职后,努力自我督促,把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庚辰日,南朝宋会稽长公主去世。

吐谷浑的叱力延等人向北魏请求派兵讨伐吐谷浑王慕利延,北魏君主派遣晋王拓跋伏罗统领各路军队进攻慕利延。

九月甲辰日,南朝宋任命沮渠安周为都督凉、河、沙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河西王。

丁未日,北魏君主前往漠南,准备袭击柔然,柔然敕连可汗远远逃走,北魏君主于是停止进军。不久,敕连可汗去世,他的儿子吐贺真继位,号称处罗可汗。

北魏晋王拓跋伏罗抵达乐都后,率领军队从小路袭击吐谷浑,到达大母桥。吐谷浑王慕利延十分震惊,逃奔白兰,慕利延兄长的儿子拾寅逃奔河西;北魏军队斩杀五千多人,慕利延的堂弟伏念等人率领一万三千个村落投降北魏。

冬季十月己卯日,南朝宋任命左军将军徐琼为兖州刺史,大将军参军申恬为冀州刺史。将兖州的治所迁到须昌,冀州的治所迁到历下,申恬是申谟的弟弟。十二月丙戌日,北魏君主返回平城。

这一年,北魏沙州牧李宝入朝觐见北魏君主,北魏将他留在都城,任命他为外都大官。

南朝宋太子率更令何承天撰写《元嘉新历》,上奏给文帝。他通过月食时太阳与月亮的相对位置来推算太阳的位置,又通过观测中星(天球赤道附近的星象)进行验证,发现尧帝时代冬至时太阳位于须女星十度的位置,而现在冬至时太阳位于斗星十七度的位置。他还测量日影,校对冬至、夏至的时间,发现与古代相比相差三天多,由此推断现在的冬至日太阳应该位于斗星十三四度的位置。于是他制定新的历法,将冬至时间提前三天五小时,太阳的位置比旧历法移动了四度。此外,月亮运行有快有慢,旧历法推算的朔日(农历每月初一)和望日(农历每月十五),与实际发生月食的时间不符;新历法则根据月亮运行的快慢来确定朔望时刻的小数部分,从而校正朔日和望日的时间。文帝下诏将新历交给宫外相关部门审议。太史令钱乐之等人上奏说:“新历的推算结果大多与何承天的奏报一致,只有新历中出现的连续三个大月、连续两个小月的情况,与旧历法差异极大,我们认为应当沿用旧历法。”文帝下诏批准了这个建议。

到了公元445年,春季正月辛卯朔日(初一),南朝宋开始推行新历法。起初,汉代京房依据十二音律中的中吕律向上推算黄钟律,结果不足九寸,于是进一步推演成六十律。钱乐之又将六十律推演为三百六十律,主张一天对应一律。何承天提出异议,认为音律上下相生,采用“三分损益法”(将律管长度增减三分之一),是古人简便的方法,就像古历中把周天划分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一样。而京房未能领悟这一道理,错误地推演成六十律。何承天于是重新设定新的律数,使林钟律管长六寸一厘,这样从中吕律推算就能回到黄钟律,十二律循环相生,声音韵律毫无偏差。

壬辰日(初二),南朝宋任命武陵王刘骏为雍州刺史。文帝想要谋划夺取关中、黄河地区,因此让刘骏镇守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