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134章 晋室暗弱成汉亡,赵燕争锋辽西乱

第134章 晋室暗弱成汉亡,赵燕争锋辽西乱(1 / 2)

晋纪十八

公元338年

正月,前燕王慕容皝为联合后赵夹击段辽,便派都尉赵盘出使后赵,专门商议出兵时间。此时后赵王石虎本就计划征讨段辽,当即招募三万勇猛善战的士兵,将他们全部封为“龙腾中郎”,做好作战准备。

恰巧段辽先发制人,派部将段屈云突袭后赵的幽州(今北京一带),幽州刺史李孟抵挡不住,被迫退守易京(今河北雄县)。石虎趁机调兵遣将:任命桃豹为横海将军、王华为渡辽将军,率领十万水军从漂渝津(今天津海河入海口)出发,从海路发起进攻;又派支雄为龙骧大将军、姚弋仲(羌族首领,后建立后秦)为冠军将军,率领七万步兵、骑兵作为前锋,从陆路北上讨伐段辽。

三月,赵盘完成使命,从后赵返回前燕都城棘城(今辽宁义县)。随后,慕容皝立即率军突袭段辽控制的令支(今河北迁安)以北各城,掠夺物资后撤军。段辽见状,便打算亲自率军追击,慕容翰急忙劝阻:“如今后赵大军还在南边,我们本该集中兵力抵御石虎,怎能反而跟燕国交战?慕容皝亲自带兵前来,他的士兵个个精锐,万一我们追击失利,还拿什么去对抗南边的后赵军队?”

段辽的弟弟段兰却怒气冲冲地反驳道:“我上次就是听了你的话,才酿成今天的祸患(指此前因慕容翰劝阻而放弃追击,错失良机),这次绝不会再中你的圈套!”说完便率领所有能调动的士兵追击慕容皝。慕容皝早有预料,在途中设下埋伏,等段兰军队进入包围圈后突然出击,把段兰打得大败,斩杀数千人,还俘虏了五千多户百姓、缴获上万头牲畜,满载而归。

这边段兰战败,那边后赵王石虎已率军推进到金台。陆路前锋支雄长驱直入,攻克蓟城,段辽任命的渔阳、上谷、代郡太守或国相纷纷投降,后赵一举拿下四十多座城池。

只有北平郡相阳裕不愿投降,率领几千户百姓登上燕山据险坚守。后赵众将担心他留下后患,便请求石虎出兵攻打,石虎却摇头说:“阳裕是个儒生,看重名节,只是觉得主动投降羞耻罢了,他没能力给我们造成威胁。”于是下令绕过燕山,继续进军到徐无。

段辽见弟弟段兰已经战败,知道自己无力再与后赵抗衡,便带着妻子、宗族亲属以及豪门大族一千多户,放弃都城令支,逃往了密云山。临走前,他握着慕容翰的手痛哭说:“我没听你的劝告,才落得这般败亡的下场。我自己受苦倒也罢了,还让你无家可归,实在太惭愧了。”慕容翰因段辽势力覆灭,又不愿归附后赵或前燕,只好往北投奔宇文部。

段辽逃走后,他手下的左长史刘群、卢谌、崔悦等人封存官府仓库,向后赵请降。石虎派将军郭太、麻秋率领两万轻骑兵追击段辽,一直追到密云山,俘虏了段辽的母亲和妻子,斩杀三千多人。段辽单人匹马逃进深山险地,走投无路之下,派儿子段乞特真向后赵献上降表和名马,石虎接受了他的投降。

随后石虎进入令支城内,视察段辽的宫殿,按照功劳大小对众将进行了封赏。为削弱段辽残余势力,他下令将段辽统治区的两万多户百姓迁徙到司州、雍州、兖州(今山东郓城一带)、豫州(今河南许昌一带)四州;对段辽手下有才能、品行端正的士大夫,全部提拔任用。

之前据守燕山的阳裕,此时也到后赵军营门前投降。石虎故意讥讽他:“你从前像奴仆一样逃到段辽那里,如今又以士人的身份来投降,是终于认清天命,还是实在无处可逃了?”阳裕从容回答说:“我从前追随王浚,没能帮他挽救危局;后来逃到段辽手下,也没能保全他的势力。如今陛下您的声威遍布天下,就像天网一样笼罩四海,幽州、冀州的豪杰无不纷纷归附,像我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我并不觉得单独投降有什么惭愧。我的生死命运,全凭陛下决定!”石虎听后十分满意,当即任命他为北平太守。

四月癸丑日,东晋朝廷为拉拢前燕,便任命慕容皝为征北大将军、幽州牧,兼任平州刺史。

与此同时,西南的成汉政权(由氐族李特建立,占据今四川、云南一带)也陷入了内乱。成汉皇帝李期登基后日益骄横残暴,随意诛杀大臣,还没收被处死官员的财产和妻女,导致朝中大臣人人自危。

汉王李寿原本就地位尊贵、素有威名,李期和建宁王李越等人都对他又怕又忌。李寿担心自己迟早会被杀害,每次入朝时,常常伪造边境告急的文书,以“镇守边疆”为由推脱,避免留在都城成都。

早年,巴西郡有位隐士叫龚壮,他的父亲和叔叔都被李特杀死,龚壮一心想报仇,多年来一直穿着丧服。李寿多次以礼征召他为官,龚壮都拒绝了;但这次,龚壮主动去见李寿,李寿趁机悄悄向他请教保全自己的计策。龚壮说:“巴蜀地区的百姓本来都是晋朝的臣民,您如果能出兵向西攻取成都,然后向晋朝称臣,谁会不争先恐后地为您效力呢?这样一来,您的福气能流传到子孙后代,名声也能永垂不朽,哪里只是摆脱眼前的灾祸这么简单!”李寿听后深以为然,暗中与长史罗恒、巴西人解思明密谋攻占成都。

李期隐约听到了风声,便多次派许涪到李寿的驻地,监视他的动静;后来又用毒酒杀害了李寿的养子、安北将军李攸,这行为彻底激化了双方的矛盾。李寿见形势危急,便伪造了妹夫任调的书信,谎称“李期要派人来杀我”,他的部众信以为真,纷纷请求出兵。李寿趁机率领一万多步兵、骑兵从涪城出发,突袭成都,还承诺攻克成都后,将城中财物赏赐给士兵,并任命部将李弈为前锋。

李期完全没料到李寿会突然来袭,一点防备都没有。李寿的长子李势当时担任翊军校尉(掌管禁军),见父亲大军到来,直接打开城门迎接,李寿顺利攻克成都,率军驻扎在皇宫门前。李期无奈,只好派侍中出城慰劳李寿,李寿却趁机上奏,指控建宁王李越、景骞、田褒、姚华、许涪以及征西将军李遐、将军李西等人“心怀奸诈、扰乱朝政”,将他们全部逮捕处死。随后李寿放纵士兵在城中大肆抢掠,过了好几天才安定下来。

之后,李寿假借成汉太后任氏的名义,下诏废黜李期为邛都县公,将他软禁在别宫;又追谥此前被李期杀害的戾太子(李班,李期的堂兄)为哀皇帝。

随后,罗恒、解思明、李弈等人劝李寿自称“镇西将军、益州牧、成都王”,向晋朝称臣,并把邛都县公李期送到东晋都城建康;而任调、司马蔡兴、侍中李艳等人则劝李寿直接称帝。李寿拿不定主意,便让人占卜,占卜的人说:“您可以当几年天子。”任调高兴地说:“就算只当一天天子,也比当诸侯强,何况是几年!”解思明却反驳说:“几年的天子,怎么比得上百世的诸侯(指归附晋朝后,子孙可长期世袭爵位)?”李寿沉思后说:“古人说‘早上明白道理,晚上死了也值得’,我还是要当皇帝。”

于是李寿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汉”,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汉兴”。他派人用安车(古代高官乘坐的礼仪车)和束帛(古代聘用贤士的礼物)征召龚壮为太师,龚壮却发誓不再做官,对李寿赠送的财物一概不收。

李寿还重新建立宗庙,追尊父亲李骧为献皇帝,母亲昝氏为皇太后;立王妃闫氏为皇后,长子李势为皇太子;将原来成汉的宗庙改为“大成庙”,对官制、礼仪等制度大多进行了修改。他任命董皎为相国,罗恒为尚书令,解思明为广汉太守,任调为镇北将军、梁州刺史,李弈为西夷校尉,侄子李权为宁州刺史;朝廷的公卿大臣和地方州郡长官,全部换成了自己的亲信僚属;而成汉原来的大臣、皇室近亲以及从北方迁来的“六郡士人”(李特起兵时的核心力量),都被疏远排斥。

被软禁的邛都县公李期感叹道:“曾经是天下之主,如今却成了小小的县公,这样活着还不如死了!”五月,李期自缢而亡。李寿追谥他为幽公,用诸侯王的礼仪将他安葬。

这时,后赵王石虎因为前燕王慕容皝没有按约定会合赵军攻打段辽,反而独自占据了灭辽的好处,便打算讨伐慕容皝。太史令赵揽劝谏说:“岁星停留在前燕的分野之上,此时出兵一定不会成功。”石虎听后大怒,下令鞭打了赵揽。

慕容皝得知石虎要来讨伐自己,便立即整肃军队、做好防御准备,还撤销了六卿、纳言、常伯、冗骑常侍等官职。后赵拥有几十万士兵,前燕上下都极为震惊恐惧。慕容皝对内史高诩说:“该怎么办呢?”高诩回答说:“赵军虽然强大,但不值得担忧,只要我们坚守城池抵抗他们,他们就无能为力。”

随后,石虎派人四处去招诱前燕的百姓和少数民族,前燕的成周内史崔焘、居就县令游泓、武原县令常霸、东夷校尉封抽、护军宋晃等人都响应了石虎,一共献出了三十六座城池。游泓是游邃的侄子。冀阳郡那些从外地流亡来的士人,一起杀了冀阳太守宋烛,随后向石虎投降。宋烛是宋晃的堂兄。营丘内史鲜于屈也暗中派使者向石虎投降。武宁县令、广平人孙兴告知官吏百姓,一同抓获鲜于屈,列举他的罪状后将其处死,随后关闭城门坚守。朝鲜县令、昌黎人孙泳率领部众抵抗后赵的招诱。当地豪门大族王清等人密谋响应后赵,孙泳抓获并斩杀了王清;参与密谋的几百人惶恐不安地前来请罪,孙泳全都赦免了他们,让他们一起守城。乐浪太守鞠彭因为自己管辖的地区几乎都叛降了,便挑选了两百多名乡里壮士,一同返回前燕都城棘城。

戊子日,后赵军队逼近棘城。前燕王慕容皝想弃城逃跑,帐下将领慕舆根劝谏说:“现在赵强我弱,大王您一旦逃跑,赵军的气势就会彻底高涨,他们会收编我们的百姓,充实兵力、囤积粮食,到时候就我们就再也无法对抗了。我私下认为,赵人正希望大王您这样做,您怎能落入他们的圈套呢?如今坚守坚固的城池,我们的优势会增加百倍,即便赵军猛烈进攻,我们也足以支撑。我们可以观察形势变化,伺机出兵争取有利时机。就算守城最终失败,那时再逃跑也不晚,何必现在看到敌人就弃城而去,走上必亡之路呢!”慕容皝这才放弃逃跑的念头,但脸上仍满是恐惧。玄菟太守、河间人刘佩说:“如今强敌在外,众人内心惶恐,国家安危全取决于大王您。这个时候您无法推诿,应当振作精神来激励将士,不应表现出软弱。情况紧急,臣请求出兵攻击赵军,即便不能取得大的胜利,也足以安定人心。”于是,刘佩率领几百名敢死骑兵出城冲击赵军,所到之处赵军纷纷溃败,他斩杀、俘获一些赵兵后返回,前燕士兵的士气因此大涨。慕容皝又向封弈询问对策,封弈回答:“石虎凶残暴虐到了极点,百姓和神灵都痛恨他,他遭遇灾祸失败的日子不会太远了!如今他倾尽全国兵力远道而来,我们守城、他们攻城,形势对我们更有利。赵军骑兵虽强,却对我们无法造成大的祸患;他们长期屯兵城下,时间一长,内部必然会出现矛盾间隙,我们只需坚守城池等待时机即可。”慕容皝这才放下心来。有人劝说慕容皝投降,慕容皝说:“我正要夺取天下,说什么投降!”

随后,赵军像蚂蚁一样从四面攀爬城墙进攻,慕舆根等人率领士兵日夜奋力作战,一共坚持了十多天,赵军始终无法攻克棘城。壬辰日,赵军只好撤退。随后,慕容皝派儿子慕容恪率领两千骑兵追击,赵军大败,被斩杀的士兵有三万多人。赵军各部队都丢盔弃甲、四散溃逃,只有游击将军石闵率领的一支部队完好无损。石闵原名冉瞻,是内黄人,本姓冉。后赵太祖石勒打败陈午时抓获了他,命令石虎收他为养子。石闵骁勇善战,又有谋略,石虎十分宠爱他,对待他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孙子一样。

石虎回到邺城后,便任命刘群为中书令,卢谌为中书侍郎。蒲洪因战功被任命为使持节、都督六夷诸军事、冠军大将军,封为西平郡公。石闵对石虎说:“蒲洪雄才大略,能让将士为他拼死效力,他的几个儿子也都有非凡的才能,而且他手握五万精锐兵力,驻守在京城附近,应当暗中除掉他,以安定国家。”石虎说:“我正要依靠他们父子攻取东晋和西蜀成汉,怎么能杀了他们呢!”反而对蒲洪更加优厚。

前燕王慕容皝分兵讨伐那些叛降后赵的城池,将它们全部收复,还把疆域拓展到凡城。崔焘、常霸逃到邺城,封抽、宋晃、游泓逃到高句丽。慕容皝奖赏了鞠彭、慕舆根等人,同时惩治那些叛降者,处死了很多人;功曹刘翔为一些人申诉辩解,使不少人得以保全性命。

后赵攻打棘城时,前燕右司李洪的弟弟李普认为棘城必定会被攻破,便劝说李洪出城避祸。李洪说:“天道深远难测,人间之事也难以预知。我们应当坚守职责,不要轻举妄动而留下悔恨。”李普却坚持劝说,不肯罢休,李洪说:“你如果认为自己的判断明确,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我受慕容氏的大恩,从道义上讲不能背叛离开,应当在这里以死效忠。”李洪与李普流着泪诀别。李普随后投降了后赵,跟随赵军向南返回,最终在战乱中死去;李洪也因此以忠诚笃厚闻名。

后赵王石虎派渡辽将军曹伏率领青州的士兵驻守海岛,运送三百万斛粮食供给他们;又用三百艘船运送三十万斛粮食到高句丽,派典农中郎将王典率领一万多人在海边屯田;还下令青州建造一千艘战船,为攻打前燕做准备。

后赵太子石宣率领两万步兵、骑兵进攻朔方郡的鲜卑部落斛摩头,打败了他们,斩杀了四万多人。

此时,冀州八个郡发生严重的蝗灾,后赵司隶校尉请求将各郡的太守、县令逮捕治罪。后赵王石虎说:“这是我治国失误导致的,却想把罪责推给地方官员,这难道是反省自己的态度吗!司隶校尉不进献忠言,帮助我弥补过失,反而想无端陷害无辜之人,罚你以平民身份继续担任现职!”

随后,石虎派襄城公石涉归、上庸公石日归率领部众驻守长安。石涉归和石日归告发镇西将军石广私下收买人心、树立恩德,暗中谋划叛乱;石虎将石广召回邺城,把他杀了。

乙未日,东晋朝廷任命司徒王导为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任命郗鉴为太尉,庾亮为司空。六月,又任命王导为丞相,撤销司徒这一官职,将其职权归入丞相府。

王导性格宽厚,任用赵胤、贾宁等将领,但这些人大多不遵守法令,大臣们对此深感忧虑。庾亮给郗鉴写信说:“皇上从八九岁到长大成人,在宫中时受宫女影响,出宫后只接触武官和小人,读书没人教他断句,咨询政事也从未遇到过品德高尚的君子。秦始皇想让百姓愚昧,天下人尚且知道不对,何况有人想让皇上愚昧呢!皇上如今已经成年,应当亲掌朝政。王导却不跪拜请辞、归还政权,反而占据太傅的尊贵位置,还招揽了不少品行不端的人;您和我都肩负着先帝托付的重任,若不铲除这样的奸邪之人,死后有何颜面去见先帝!”庾亮想和郗鉴一起起兵废除王导,郗鉴没有同意。

南蛮校尉陶称是陶侃的儿子,他把庾亮的谋划告诉了王导。有人劝王导暗中做好防备,王导说:“我和元规(庾亮字)休戚与共,这种没有根据的传言,明智的人不该传播。即便真像你说的那样,元规要是来夺权,我只需头戴角巾(平民的服饰)回到府第,又有什么好怕的!”王导还写信给陶称,认为:“庾公是皇上的舅舅,你应当好好侍奉他!”

征西参军孙盛暗中劝谏庾亮:“王公向来有超脱世俗的胸怀,怎会做这种凡俗的夺权之事呢!这一定是奸邪之人想挑拨朝廷内外的关系罢了。”庾亮这才打消了念头。孙盛是孙楚的孙子。当时庾亮虽驻守外地,却能遥控朝廷大权,他占据长江上游地区,手握强大兵力,趋炎附势的人大多归附他。王导心中不满,却不便明说,每当西风吹起、尘土飞扬时,他就举起扇子遮挡,慢悠悠地说:“元规带来的尘土弄脏人啊!”

王导任命江夏人李充为丞相掾。李充见当时社会崇尚浮华虚诞的风气,便撰写了《学箴》。他认为老子说“绝仁弃义,民复孝慈”,难道是废除仁义之道后,孝慈才会产生吗?其实是担心真心践行仁义的人太少,借仁义谋私利的人太多,于是把责任推给圣人,又被旧有的学说束缚罢了。普通人大多只看到表面现象,能领悟本质道义的人很少,越是追求表面形式,离根本道义就越远。因此他写《学箴》来破除这种蒙蔽,文中说:“名声越彰显,道义越荒废;减少过度推崇的虚名,才能尊崇被遗忘的道义。没有仁就无法养育万物,没有义就无法统一廉耻观念,仁义本就不能远离,只需去除那些损害仁义的行为罢了。”

汉国李弈的堂兄、广汉太守李乾,告发有大臣密谋废黜君主、另立新君。秋季七月,汉主李寿让儿子李广和大臣们在前殿盟誓,随后将李乾调任汉嘉太守;任命李闳为荆州刺史,镇守巴郡。李闳是李恭的儿子。

八月,蜀地长时间下雨,百姓既遭受饥荒,又遭遇瘟疫,李寿下令让大臣们直言朝政的得失。龚壮呈上密封的奏章,说:“陛下起兵之初,指着星辰、昭告天地,与众人歃血盟誓,承诺举国归附东晋,当时上天响应、百姓欢悦,大业才得以成功。但议论朝政的人不明白您的初衷,您才暂且称帝。如今大雨下了一百天,饥荒和瘟疫同时到来,上天或许是在警示陛下啊。我认为应当遵守当初的盟约,拥戴东晋建康朝廷,他们必定会用高官厚禄报答您的大功;虽然您的地位会降一级,但子孙能长久传承,永远保住福禄,这不也很好吗!”

“有人说梁、益二州归附东晋会荣耀,六郡的人却会觉得不便。从前公孙述在蜀地时,外来的人掌权;刘备在蜀地时,荆州的士人大多尊贵。后来邓艾、钟会向西讨伐,全城被屠杀,哪分本地人和外地人!议论的人看不到安定国家的根本,只顾惜眼前的名位,认为刘氏的官员还在州郡任职;却不知那时是国家灭亡、君主更换,怎能和现在的义举相比——如今归附东晋,君主荣耀、大臣也会显贵啊!还有人说我应当效仿法正。我蒙受陛下大恩,只要能安身即可;至于荣华富贵,无论在汉国还是东晋,我都不愿接受,又何必效仿法正呢!”李寿看完奏章后内心愧疚,却把奏章秘密收藏起来,没有公开。

九月,汉国仆射任颜谋反,被处死。任颜是任太后的弟弟。汉主李寿借此机会,将成汉旧主李雄的所有儿子全部处死。

冬季十月,东晋光禄勋颜含因年老请求退休。当时大臣们议论:“王导是皇上的师傅,名位尊贵,百官见他应当行跪拜礼。”太常冯怀向颜含询问意见。颜含说:“王公虽地位贵重,但按道理不该让百官单独对他行特殊礼仪。行跪拜礼的说法,或许是你们这些官员该考虑的事;我老了,不懂当下的时务。”随后他告诉别人:“我听说讨伐他国时不咨询仁人,之前冯祖思(冯怀字)来问我这种阿谀的事,难道我有奸邪的品德吗!”

郭璞曾遇到颜含,想为他占卜吉凶。颜含说:“寿命由上天决定,职位由个人争取。修养自身却得不到上天眷顾,是命运;坚守道义却不被人理解,是本性;我自己有性命和本性,不用劳烦蓍草、龟甲占卜。”颜含退休后二十多年,活到九十三岁才去世。

此时,代王拓跋翳槐的弟弟拓跋什翼犍在后赵做人质,拓跋翳槐病重时,命令各部首领立拓跋什翼犍为继承人。拓跋翳槐去世后,首领梁盖等人认为国家刚遭遇大丧(君主去世),拓跋什翼犍远在外地,能否回来还不确定;等他回来,恐怕会发生变乱,便谋划另立君主。拓跋翳槐的二弟拓跋屈,性格刚猛且多诈,不如拓跋屈的弟弟拓跋孤仁厚,于是首领们一起杀了拓跋屈,想立拓跋孤为代王。拓跋孤不同意,亲自前往邺城迎接拓跋什翼犍,并请求自己留下做人质;后赵王石虎认为他讲义气,便将两人都放回代国。十一月,拓跋什翼犍在繁时以北即位为代王,改年号为建国,将国家一半的土地和部众分给拓跋孤。

当初,代王拓跋猗卢去世后,国内多次发生内乱,部落离散,拓跋氏逐渐衰落。等到拓跋什翼犍即位,他雄勇且有谋略,能修复祖先的基业,国人纷纷归附他。拓跋什翼犍开始设置百官,让他们分别掌管各项事务,任命代国人燕凤为长史,许谦为郎中令。他还首次制定惩处谋反叛逆、杀人、奸淫盗窃的法律,政令清晰明确,政事简便不繁琐,没有牵连逮捕的麻烦,百姓安居乐业。于是,东边从濊貊(今朝鲜半岛北部),西边到破落那(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南边到阴山(今内蒙古阴山山脉),北边到沙漠,各部落都归附代国,代国拥有几十万部众。

十二月,段辽从密云山派使者向后赵请求接纳,不久又后悔,再派使者向前燕请求迎接。

后赵王石虎派征东将军麻秋率领三万士兵迎接段辽,临行前告诫麻秋:“接受投降就像面对敌人,不能轻视!”又因尚书左丞阳裕是段辽的旧臣,任命他为麻秋的司马。

前燕王慕容皝亲自率领众将领迎接段辽,段辽暗中与前燕谋划消灭后赵军队。慕容皝派慕容恪在密云山埋伏七千精锐骑兵,在三藏口大败麻秋的军队,后赵士兵战死的有十分之六七。麻秋徒步逃跑,才得以幸免,阳裕被前燕抓获。

后赵将军、范阳人鲜于亮在战乱中丢失马匹,徒步爬山时无法前进,便停下来端正坐下。前燕士兵包围他,喝令他起身。鲜于亮说:“我是尊贵的人,按道义不会向小人屈服。你们能杀就赶紧杀,不能杀就离开!”鲜于亮仪表魁梧,声音雄壮严厉,前燕士兵害怕他,因此不敢下手,便把他带到慕容皝面前。慕容皝为他准备了马匹,与他交谈后十分欣赏他,便任命他为左常侍,还把崔毖的女儿嫁给他。

慕容皝收服了段辽的全部部众,用贵宾的礼仪对待段辽,任命阳裕为郎中令。

后赵王石虎听说麻秋战败,大怒,削去了麻秋的官职和爵位。

公元339年

春季正月辛丑日,东晋朝廷宣布大赦天下,赦免境内罪犯,以稳定社会秩序。

三月乙丑日,广州刺史邓岳率领军队攻打汉国的宁州(今云南、贵州一带)。汉国的建宁太守孟彦趁机擒获本国宁州刺史霍彪,向邓岳投降,宁州部分地区自此归入东晋势力范围。

东晋征西将军庾亮立志收复中原失地,便向朝廷上表推荐桓宣担任都督沔北前锋诸军事、司州刺史,驻守襄阳(今湖北襄阳,为北伐前沿重镇);又上表推荐自己的弟弟、临川太守庾怿担任监梁、雍二州诸军事、梁州刺史,驻守魏兴(今陕西安康,扼守关中通往蜀地的要道);推荐西阳太守庾翼担任南蛮校尉,兼任南郡太守,驻守江陵(今湖北江陵,长江中游军事重镇),并授予三人“假节”权限。

庾亮还请求辞去自己兼任的豫州刺史职务,将这一职位授予征虏将军毛宝。朝廷下诏批准,任命毛宝为监扬州之江西诸军事、豫州刺史,让他与西阳太守樊峻率领一万精锐士兵驻守邾城。

朝廷又任命建威将军陶称为南中郎将、江夏相,让他率军进入沔中(今汉江中游地区)。陶称带领两百人前往拜见庾亮,庾亮向来厌恶陶称轻浮狡诈,当面列举陶称以往的种种罪行,将其逮捕后斩首(陶称曾泄露庾亮废王导的谋划,且行为不端,庾亮此举兼具整顿军纪与清除异己的目的)。

后来,庾亮考虑到魏兴郡地势险要且距离偏远,物资运输困难,下令让庾怿从魏兴迁到半洲驻守;改任武昌太守陈嚣为梁州刺史,命他进军汉中。同时,庾亮派遣参军李松攻打汉国的巴郡、江阳县。

夏季四月,李松攻破巴郡、江阳,擒获汉国荆州刺史李闳和巴郡太守黄植,将二人押送到东晋都城建康。汉主李寿得知消息后,任命李弈为镇东将军,接替李闳镇守巴郡,抵御东晋的进一步进攻。

庾亮向朝廷上疏,提出进一步的北伐计划:“汉国实力薄弱,但后赵仍很强盛,我请求率领十万大军移驻石城,派遣各支部队分布在长江、沔水沿岸,为讨伐后赵做准备。”晋成帝将这一提议交给大臣们讨论。

丞相王导表示支持,认为北伐是恢复中原的重要举措,应当批准庾亮的请求。但太尉郗鉴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目前军队的物资储备尚未充足,不足以支撑大规模军事行动,不能轻易发动北伐。”

太常蔡谟的反对意见更为详细,他在朝堂上陈述:“时势有顺逆,道义有屈伸,若不考虑双方实力差距而轻举妄动,不出一天就可能失败,哪里能建立功业!如今最好的计策,不如积蓄威势等待时机。时机是否成熟,取决于后赵的强弱;后赵的强弱,又取决于石虎的能力。自从石勒起兵以来,石虎一直是他的得力助手,百战百胜,最终帮助石勒平定中原,如今后赵占据的领土,和曹魏时期相当。石勒死后,石虎挟持继位的君主,诛杀不听话的将相;内部叛乱平定后,又剿灭外部敌寇,一次出兵就攻占金墉城,二次出兵就擒获石生,诛杀石聪如同捡起地上的东西一样容易,消灭郭权如同摇落枯叶一般轻松,境内没有丢失一寸土地。从这些事来看,石虎是有能力的,还是没有能力的呢?”

“有人因为后赵之前攻打襄阳没能攻克,就说石虎没什么本事。但凭百战百胜的强大实力,只因一座城池没攻克就说他能力差,就像射箭百发百中的人偶尔失误一次,能说他技艺拙劣吗?况且之前攻打襄阳的石遇,只是一支偏师的将领;驻守襄阳的桓宣,只是边境的普通将领,他们争夺的不过是边境的小块土地,有利就进攻,不利就撤退,这并非关乎国运的关键战事。如今庾亮以重镇统帅、名贤的身份,亲自率领大军想席卷黄河以南地区,石虎必定会率领全国兵力前来决战,这怎能和之前攻打襄阳的情况相比呢!”

“现在要考虑的是:庾亮若想和石虎交战,能比得上当年的石生吗(石生曾凭借关中精兵对抗石虎,仍以失败告终)?若想据城坚守,能比得上金墉城的坚固吗(金墉城曾抵御刘曜十万大军,庾亮驻守的城池未必有此防御能力)?若想依靠沔水阻挡石虎,能比得上长江的天险吗?若想抵御石虎的进攻,能比得上当年抵御苏峻叛乱的难度吗(苏峻叛乱曾逼近建康,东晋费尽全力才平定,而石虎实力远胜苏峻)?这几件事,都应当仔细比较。”

“石生是猛将,手下有关中精兵,庾亮若与其交战,恐怕难以取胜。金墉城地势险要、防御坚固,刘曜十万大军都没能攻克,庾亮若想坚守城池,恐怕也难以胜任。更何况,当年石生对抗石虎时,洛阳、关中地区都有人起兵响应石生,共同夹击石虎;如今这三个重镇(洛阳、关中及原石生地盘)都已被石虎控制,成为他的助力。相比之下,现在的形势对东晋更不利,石虎的实力是当年的两倍。石生连石虎一半的实力都抵挡不住,庾亮却想抵挡石虎两倍的实力,这是我第一个怀疑的地方。”

“苏峻的实力远不如石虎,沔水的险要程度也不如长江。当年长江都没能阻挡苏峻的进攻(苏峻曾从长江上游东下,逼近建康),如今却想依靠沔水阻挡石虎,这是我第二个怀疑的地方。从前祖逖(字士稚)驻守谯郡(今安徽亳州)时,在城北边境屯田,胡人来进攻,他预先设置军营在外围防御。谷物将要成熟时,胡人果然来抢,祖逖让精壮士兵在外作战,老弱百姓在内部收割谷物,还准备了很多火把,情况紧急就烧掉谷物撤退。就这样坚持了好几年,最终也没能从胡人手中夺取实际利益。当时胡人只占据黄河以北地区,领土不过是现在的四分之一;祖逖连这样的胡人都难以抵御,庾亮却想抵御现在领土扩大四倍的石虎,这是我第三个怀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