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93章 曹操平定北方与乌桓之战

第93章 曹操平定北方与乌桓之战(2 / 2)

十一月,曹操走到易水时,乌桓的代郡单于普富卢、上郡单于那楼跑过来跟他道贺。打完仗就要论功行赏了,曹操封田畴当亭侯,并赏他五百户食邑。但田畴死活不要,还说:“我当初是为了给刘虞报仇才带人造反的,现在道义没实现,反而拿厚厚的赏赐,这不是我的本意啊!”曹操看他是真不图利,也就没硬给。

就在曹操北伐的时候,刘备劝刘表趁机偷袭许都,可是刘表没听。等曹操班师回朝,刘表才跟刘备念叨:“早知道听你的话了,白白错失大好机会啊!”刘备倒是看得挺开:“现在天下大乱,机会多的是,以后要是能抓住时机,这次也不算啥遗憾。”

这一年,孙权去攻打黄祖,抢了些百姓就回来了。后来他母亲吴氏病重,把张昭等人叫到跟前交代完后事就去世了。

此时,山东琅邪人诸葛亮住在襄阳隆中,老跟人说自己像管仲、乐毅,但当时没人信他,只有颍川的徐庶和崔州平觉得他真有这本事。崔州平他爹是崔烈,在当时也挺有名。

刘备在荆州时,向襄阳的司马徽寻访贤士。司马徽说:“迂腐的儒生和世俗之士,哪能认清时代大势?能认清时务的才是俊杰。这里自有‘卧龙’‘凤雏’。”刘备询问这二人是谁,司马徽回答说:“二人分别是诸葛孔明、庞士元。”后来徐庶在新野拜见刘备,刘备十分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将军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却说:“此人只能您亲自去请,不能召唤他前来,将军应当屈尊去探望。”于是刘备便前往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随后,刘备就屏退旁人,叹息说:“如今汉室衰颓,奸臣篡权,我不自量力,想在天下人面前伸张正义,奈何智谋短浅,屡遭失败,才落到今天的地步。然而我的志向并未放弃,您认为该如何谋划?”

诸葛亮摇着羽扇,笑着说:“如今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挟持天子来号令天下诸侯,实在不能与他正面抗衡。孙权占据江东,已历经三代,地势险要且民心归附,更有贤能之士为他效力,这只能结为盟友而不可图谋。荆州向北占据汉水、沔水,向南直通南海,东边连接吴会地区,西边通达巴蜀之地,这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然而刘表却无力守住它,这大概是上天赐给将军的资本。益州地势险要,有千里肥沃的田野,是物产丰饶的天府之国;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盘踞,那里百姓殷实、国家富庶,刘璋却不懂得体恤民众,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一位明君来治理。将军您身为汉室宗亲,信义闻名于天下,如果能够占据荆州和益州,凭借险要地势固守,在安抚戎、越等少数民族,与孙权结成盟友,对内修明政治,对外观察时局变化,那么称霸天下的大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就可以复兴了。”刘备说:“先生说的太好了!”从此便与诸葛亮情谊日益亲密。关羽、张飞对此很不满,刘备劝解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这才作罢。

司马徽这个人清洁高雅,特别有眼光,看人也特别准。他们县里有个很有名望的老先生叫庞德公,司马徽特别尊敬他,把他当亲大哥一样对待。

诸葛亮年轻的时候去庞德公家拜访,每次都是规规矩矩地跪在床边行礼。庞德公一开始看他这样也不拦着,就让他跪着。

庞德公有个侄子叫庞统,小时候看着傻乎乎的,村里人都觉得这孩子没啥出息。但庞德公和司马徽却特别看好他,觉得他将来肯定有出息。

庞德公还给这几个年轻人起了外号:

诸葛亮叫(意思是趴着的龙)

庞统叫(意思是小凤凰)

司马徽自己叫(意思是像镜子一样能照见人)

后来司马徽见到刘备的时候,就跟他说:卧龙、凤雏,你只要得到一个就能得到天下啦!这就是为什么刘备后来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原因。

诸葛亮出山又能辅佐刘备干出一番什么事业呢?我们后面再说。

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记录,更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让我们得以在审视历史的过程中,汲取为人处世的智慧、感悟王朝的兴衰,探寻社会发展与人性本质的深层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