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84章 献帝蒙尘与军阀兼并

第84章 献帝蒙尘与军阀兼并(1 / 2)

汉纪五十二(公元191年—公元193年)

汉献帝

公元191年

春季正月,朝廷下诏大赦天下。

这时,关东各州郡的将领就开了个圆桌会议,他们认为如今皇帝年幼,想干啥都是董卓说了算,长安又与关东地区相距甚远,不知道皇帝还活着没。幽州牧刘虞是皇室宗亲中的贤能之士,众人就想拥立他当皇帝。

曹操说:“我们举兵起义之所以能得到远近势力的响应,正是因为我们做事能够秉持道义。如今幼主势弱,又不幸被奸臣控制,但并没有像汉昌邑王那样的亡国过错,一旦改立君主,天下又有谁能安心接受!诸位要尊奉北方的刘虞,我自会尊奉西方的汉献帝。”

韩馥和袁绍见状,就给袁术写了封信,信里说:“当今皇帝并不是汉灵帝的亲儿子,我们想依照汉代绛侯周勃、灌婴诛废少帝、迎立代王的旧例,尊奉大司马刘虞为皇帝。”

可是袁术这个人有称帝的野心,只是没有表露出来罢了,他觉得国家要是由成年的君主把持朝政,恐怕会对自己不利,所以就表面上以大义为由拒绝了他们。

不死心的袁绍又给袁术写信说:“如今西边虽然在名义上有年幼的君主,可他却不是灵帝的血脉,朝中公卿以下的臣子都谄媚侍奉董卓,怎么能再信任他们呢!现在只需派兵驻守在重要的关隘,他们自然会被困死。到那时,我们就在东边拥立圣明的君主统治天下,这样天下才有希望恢复太平盛世,你为何还要犹豫?况且我们的家人都被董卓给杀害了,我们难道能像伍子胥那样因为家仇而不向楚王称臣,再向北称臣吗?”

袁术回复说:“当今圣上聪慧明智,有周成王那样的资质。贼臣董卓趁国家危乱之际威慑百官,这只是汉朝小小的厄运而已,你却说当今的皇帝没有灵帝的血脉,岂不是在造谣?又说‘家人被杀,怎能再称臣’,这事是董卓干的,又不是国家的意思!我怀着一片赤诚之心,只是立志消灭董卓,并不知道其他!”

随后,韩馥和袁绍就派前乐浪太守张岐等人带着劝进书去见刘虞,请求他称帝。刘虞见到张岐等人,就声色严厉地斥责道:“如今天下大乱,主上流亡在外,我受朝廷重恩,却未能为国雪耻。诸位手中握有重兵,不去聚众为王室尽忠,为何要谋划叛逆的事来玷污我的清白!”于是就坚决地拒绝了张岐等人的劝进。眼看劝进不成,韩馥等人就退了一步,请他兼任尚书事,让他代行皇帝的职权,然后分封官员,但刘虞还是不接受,甚至想逃到匈奴那边去,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决心,袁绍等人看他态度这么坚决,于是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二月丁丑日这天,朝廷下诏任命董卓为太师,地位在诸侯王之上。

此时的孙坚将军队转移,最后驻扎在梁县的东边,结果被董卓部将徐荣击败了,只好收拢散兵进驻阳人。随后,董卓又派东郡太守胡轸率领五千步骑兵去攻打孙坚,同时任命吕布为骑督。可是胡轸这人与吕布不和,孙坚见此情形就果断出击,最终大败敌军,还斩杀了敌军都督华雄。

看到孙坚打了胜仗,有人就对袁术说:“如果孙坚攻占了洛阳,就再也无法控制他了,这是除掉了一匹狼却得到了一只虎啊。”袁术听了这话,就对孙坚起了疑心,便不再给他运送军粮了。孙坚看到袁术如此对他,就连夜去见袁术,还在地上画图分析说:“我奋不顾身的带兵作战,上为国家讨伐逆贼,下为将军报家门私仇。我与董卓并无深仇大恨,而将军却听信小人的谗言,反而猜忌我,这是为何?”袁术被问的十分尴尬,只好答应立即调拨军粮。

孙坚返回营地后,董卓就派将军李傕前去劝说孙坚,说想与他结为亲家,还让孙坚推荐家族子弟中想担任刺史、郡守的人,并许诺一定会上表任用。面对董卓提出的条件,孙坚就说:“董卓逆天无道,如今我若不诛灭你三族,将你示众天下,将来定会死不瞑目,现在怎能与你结为亲家!”随后,他就带着大军走到了大谷关,这个地方距离洛阳只有九十里路了。看到孙坚如此固执,董卓只好亲自出战,与孙坚在皇陵之间打了一仗,最终董卓战败,退到了渑池驻扎,又派人在陕县聚集兵力。

打败董卓后,孙坚就带着大军向洛阳进发,然后就去进攻吕布,结果又把吕布给打败了。随后,孙坚就派人清扫宗庙,又用太牢之礼祭祀汉朝祖宗,最后在城南甄宫井中发现了传国玉玺。做完这些事后,他就分兵驻守在新安、渑池之间,准备来截击董卓。

看到孙坚如此勇猛,董卓就对长史刘艾说:“关东军队已经被我打败了很多次,现在他们都很畏惧我,肯定成不了事。只有孙坚有点鲁莽,可他却很会用人,这事应该让诸将都知道,以后多提防他一点。以前我与周慎西征边章、韩遂,一直打到金城,那时我就对张温说,请让我率领自己的军队为周慎做后援,可是张温不听。不仅如此,张温还让我前去讨伐先零叛羌,我知道无法取胜却又不得不去。在大军出发时,我就让别部司马刘靖率领四千步骑兵驻守在安定,以造声势。叛羌想截断我军退路,我稍作攻击就打开了通路,我之所以打的这么轻松,就是因为他们畏惧我们在安定有军队。羌人以为安定的驻军有数万人,其实只有刘靖带领的四千人而已。

而孙坚在跟随周慎打仗时,曾向周慎请求先率一万人攻打金城,再让周慎率两万人做后援。边章、韩遂畏惧周慎的大军,所以不敢轻易与孙坚交战,而以孙坚的兵力来说,也足以截断敌军的运粮通道了。如果当时采用了他的计策,凉州或许就能平定了。可惜的是,张温既不采用我的建议,周慎又不采用孙坚的建议,最终导致西征的失败。孙坚当时只是佐军司马,见识却与我相近,他本来是很有能力的一位将领,但他却无故追随袁家的那些小子,最终一定会命丧袁家人之手!”

于是,董卓就派东中郎将董越驻守渑池,中郎将段煨驻守华阴,中郎将牛辅驻守安邑,其余将领也是分布在各县,以此来抵御关东军队的进攻。安排好这边的事情后,董卓就返回了长安。孙坚在修复了皇陵后,就率军回到了鲁阳。牛辅是董卓的女婿。

夏季四月,董卓就抵达了长安,公卿百官都到车下迎接叩拜,董卓的威势可见一斑。

随后,董卓就向御史中丞皇甫嵩拱了拱手,说道:“义真,你害怕了吗?”

皇甫嵩回答说:“明公若以德行辅佐朝廷,那盛大的福祉就会到来,我又有什么可害怕的呢!反之,若是以刑罚来展现自己的威势,那天下人都会恐惧,难道只有我皇甫嵩一人吗!”

董卓的党羽想尊奉他如同周武王尊奉姜太公为“尚父”一样。董卓对此询问蔡邕的意见,蔡邕说:“明公的威德确实崇高,但与姜太公相比,我私下认为还差点距离。应当等平定关东,天子返回旧都洛阳后,再讨论此事。”董卓这才作罢。

随后,董卓又命令司隶校尉刘器清查官吏和百姓中“子女不孝、臣子不忠、官吏不清廉、弟弟不恭顺”的人,并下令把他们一律处死,财物全部没收充公。于是人们就开始互相诬告,冤死的人数以千计。这条政令搞得老百姓惶恐不安,要是在路上相遇只能用眼神示意,而不敢开口交谈。

六月丙戌日,发生了地震,这种情况就是说老百姓对上层的统治不满了,以此来警示上层统治者,要对老百姓好一点了。

秋季七月,司空种拂被免职。随后又任命光禄大夫、济南人淳于嘉为司空;太尉赵谦也被罢免了,并任命太常马日磾为太尉。

当初,何进派云中人张杨回并州招募士兵,恰逢何进被杀,张杨便留在了上党,此时的他拥有数千名部众。

袁绍在河内时,张杨准备前往归附,于是就与南单于于扶罗一同驻扎在漳水。

韩馥看到天下豪杰大多都归附了袁绍,就心生忌恨,暗中就减少了对袁绍军粮的供应,想让他的部众离散。恰好遇到韩馥部将麹义反叛,韩馥与麹义打了一仗,结果没打赢,袁绍就趁机与麹义结盟。

这时,袁绍的门客逢纪对袁绍说:“将军要干大事却依赖他人的资助,若是不占据一个州作为根基,以后肯定无法保全自己。”

袁绍听后就说:“冀州的兵力强盛,我军因为缺粮,导致士兵饥饿不堪,此次若是夺不了冀州,以后就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逢纪说:“韩馥是个庸才,并没有什么谋略,我们可以先邀请公孙瓒一起攻打冀州,韩馥得知消息后必定会害怕,然后再派辩士为他陈说祸福,他迫于形势,一定会让位。”

袁绍认为他说的有理,当即就写信给公孙瓒,并许诺拿下冀州后给他封官加爵。公孙瓒看到好处,就带着兵来了,表面声称是讨伐董卓,实则密谋袭击韩馥,韩馥与公孙瓒交战失利,只能死守城池。

此时的董卓已入函谷关,袁绍就率军返回了延津,又派外甥陈留人高干以及韩馥的亲信颍川人辛评、荀谌、郭图等人劝说韩馥:“公孙瓒率领燕、代的精锐士兵乘胜南下,沿途各郡纷纷响应,他的锋芒不可抵挡。袁绍率军东进,其意难测,我们私下为将军感到危险!”

韩馥听后,就战战兢兢地问道:“那我该怎么办呢?”

荀谌说:“您自己琢磨琢磨,在宽仁容人、天下归附方面,与袁氏相比如何?”

韩馥说:“我不如他。”

“在临危决断、智勇过人方面,与袁氏相比如何?”

韩馥说:“也不如他。”

荀谌说:“袁氏是如今的豪杰,将军凭借三项不如他的劣势,却长期位居其上,他必定不会甘愿屈居将军之下。冀州是天下重要的资源之地,若他与公孙瓒合力攻取,将军的危亡就在眼前了。袁氏是您的旧友,曾经又是同盟。为今之计,将军若想保的平安,就只有将冀州让给袁氏,他必定会感激您的恩德,公孙瓒也无法与他相争。这样一来,将军就有了让贤的美名,还能让自己安如泰山。”

韩馥性格怯懦,竟同意了这个计策。

韩馥的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听闻后感到不可思议,就赶紧劝他说:“冀州有甲士百万,粮食可支撑十年。袁绍只是孤立无援的客军罢了,平时仰仗我们的接济日子才能过下去,他就如同婴儿在股掌之上,很危险,我们要是断绝他的粮食,那他立刻就能饿死,为何要把冀州让给他呢!”

韩馥说:“我曾经是袁氏的下属,且才能不如袁绍,衡量德行而让位,这是古人推崇的做法,诸位为何要责难我?”

此前,韩馥的从事赵浮、程涣率领一万强弩手驻守在孟津,听闻此事后就率兵疾驰返回。当时袁绍军队驻扎在朝歌清水,赵浮等人就从他的后方赶来,还带着数百艘船、一万多人,同时整肃军队、擂响战鼓,连夜经过袁绍的营地,袁绍对他是十分厌恶。

赵浮等人回到冀州后,就对韩馥说:“袁本初军中缺粮,部众已经离散,如今虽有张杨、于扶罗新归附,却不肯为他效力,所以不足为惧。我们请求用现有的兵力抵抗,不出十日,袁军必定会土崩瓦解。将军只需高枕无忧,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但是韩馥这滩烂泥还是不听,牛逼的是他直接辞去了官职,搬出官署住进了中常侍赵忠的旧宅,还派儿子把冀州牧的印绶送给了袁绍,表示让位。

袁绍即将抵达冀州时,韩馥的十多位从事就一个接一个的离他而去了,只有耿武、闵纯持刀阻拦袁绍,却发现根本无法阻止,于是只能放下武器投降了,二人最终被袁绍诛杀。

袁绍于是就顺理成章的兼任了冀州牧,随后就以皇帝的名义任命韩馥为奋威将军,但韩馥既无兵权,也无属官,只是活着罢了。

袁绍又任命广平人沮授为奋武将军,让他监督统领各将领,并给予了他深厚的恩情、宠爱和优厚的待遇。

魏郡人审配、巨鹿人田丰都因性格正直在韩馥手下不得志就跟随了袁绍,袁绍就任命田丰为别驾,审配为治中,加上南阳人许攸、逢纪,颍川人荀谌,都成为了他的主要谋士。

袁绍又任命河内人朱汉为都官从事。朱汉先前受到韩馥的轻视怠慢,为了迎合袁绍的心意,就擅自发兵包围了韩馥的住宅,并拿着刀进了屋子。韩馥见状就逃上了楼,朱汉就捉住韩馥的大儿子,并打断了他的双脚。袁绍看到朱汉竟敢无令行事,就派人逮捕了他,并把他给处死了。

可是韩馥还是惊恐不安,就向袁绍请求离去,前往依附张邈。后来袁绍派使者去见张邈,商议事情时与张邈附耳低语。韩馥当时也在座,就以为是要谋害自己,不久便起身到厕所,用书刀自杀了,他真有点庸人自扰了。

这时,鲍信就对曹操说:“袁绍作为盟主,却借机为自己夺权谋利,这样下去必将引发内乱,这就是又一个董卓。若是压制他,我们力量不足,只会为自己惹来祸事。不如先规划黄河以南地区,等待局势变化。”曹操认为他说的有理,就按他说的办了。

此时,恰逢黑山军的于毒、白绕、眭固等十多万人进攻东郡,太守王肱无法抵御。曹操就率兵进入东郡,在濮阳攻击白绕,并将其击败。袁绍于是上表推荐曹操为东郡太守,把治所设在东武阳。

这时,南单于劫持了张杨,背叛了袁绍,并将军队驻扎在黎阳。随后,董卓就任命张杨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

这时,太史观测天象,说将有大臣被处死。董卓便让人诬陷卫尉张温与袁术勾结。冬季,十月壬戌日这天,就在街市上将张温鞭打致死以应天象。

此时的青州黄巾军正在进攻勃海,他们的部众有三十万,就想与黑山军会合。公孙瓒得知消息后,就带着两万步骑兵在东光以南迎击,最终大败黄巾军,斩首三万多。

这仗打的黄巾军丢盔弃甲,连忙渡河想要逃跑。公孙瓒就趁他们渡河渡了一半时,突然发起攻击,结果黄巾军再次大败,死了数万人,鲜血都染红了河水,俘虏了七万多人,缴获的车马、铠甲、财物更是不计其数,公孙瓒由此威名大震。

此时,刘虞的儿子刘和担任侍中,汉献帝想回洛阳,就派刘和假装逃离董卓的魔掌,暗中出武关去见刘虞,并让他带兵来迎接。

刘和到南阳后,袁术心里就有了主意,他想利用刘虞做为自己的外援,于是就把刘和给扣下了,还许诺等自己军队到了就一起西进,同时让刘和给刘虞写信。刘虞收到儿子的信后,就派了几千骑兵去南阳接应刘和。

公孙瓒知道袁术有野心,就出言劝阻刘虞,但是刘虞不听。公孙瓒怕袁术知道后怨恨自己,就派堂弟公孙越带着一千多骑兵去见袁术,却在暗中教袁术扣留刘和,吞并刘虞的军队,从此刘虞就与公孙瓒结了怨。刘和后来从袁术处逃脱北上,倒霉的是又被袁绍给扣留了下来。

此时关东州郡都致力于兼并他人的部队以壮大自己的实力,袁绍与袁术也因此互相猜忌而分裂。

此前,袁术派孙坚前去攻打董卓,但这时他还没有回来,袁绍就任命会稽人周昂为豫州刺史,让他袭击并夺取孙坚占据的阳城。孙坚见状,就叹息道:“诸侯同举义兵救社稷于累卵之中,眼看逆贼即将被灭,各诸侯却做出如此行径,我还能与谁合力呢!”于是就带兵攻打周昂,并将其击退。

这时,袁术派公孙越协助孙坚攻打周昂,公孙越却被流箭射死。看到自己弟弟死了,公孙瓒就愤怒地说:“我弟弟之死,祸根在袁绍!”于是就出兵驻扎在磐河,同时上奏朝廷历数袁绍的罪状,并进兵攻打袁绍。

此时的冀州各城大多都背叛了袁绍而归附了公孙瓒。袁绍看到公孙瓒如此牛逼,心里就很害怕,一咬牙就把所佩的勃海太守印绶交给了公孙瓒的堂弟公孙范,并派他去勃海郡赴任,而公孙范却背叛了袁绍,率领勃海郡的军队协助公孙瓒。

有了堂弟的帮助,公孙瓒是信心大增,就开始自行任命将领,他任命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还全部更换了各郡、县的太守和县令。

当初,涿郡人刘备是中山靖王的后代。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母亲靠贩卖草鞋为生。刘备身高七尺五寸,手臂下垂能超过膝盖,回头能看见自己的耳朵。他胸有大志,平时沉默寡言的,喜怒不形于色。

刘备曾与公孙瓒一同拜卢植为师,有了这份交情,刘备就前往依附公孙瓒。公孙瓒就派刘备与田楷去青州征战,立下了功劳,就被任命为了平原相。

刘备年轻时与河东人关羽、涿郡人张飞交情深厚,就任命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让他二人分别统领军队。他经常与二人同床而眠,几人的关系就像亲兄弟一样。平时在大庭广众之下,关羽、张飞就整日侍立在刘备身旁,跟随他四处征战,打仗时从来不避艰险。

这时,常山人赵云率领本郡的士兵去见公孙瓒,公孙瓒说:“听说你们冀州人都愿归附袁绍,为何只有你迷途知返呢?”

赵云回答说:“如今天下大乱,不知谁是明主,百姓如同倒悬的明镜一样,危在旦夕。我们冀州人商议,要追随施行仁政的人,这并非是轻视袁绍,只是私下里认为将军更合适罢了。”

刘备见到赵云后,心里一惊,就认为他是一位难得的奇才,就真诚前去结交,赵云便随刘备一起到了平原,为他统领骑兵。

当初,袁术占据南阳时,那里有数百万户口,但他生活奢侈、荒淫无度,征收赋税毫无节制,搞得百姓苦不堪言,就纷纷逃离了南阳,到其他地方寻求活路。

自从袁术与袁绍结怨后,双方就各自结交党羽、互相图谋。袁术联合公孙瓒,袁绍则是联合刘表,天下豪杰大多归附袁绍。

袁术见状,就愤怒地说:“这些小子不追随我,却要去追随我家的奴仆吗!”他又写信给公孙瓒说:“袁绍并非是袁家的儿子。”袁绍听闻后大怒。

袁术又派孙坚前去攻打刘表,刘表派部将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勇不可挡,以碾压之姿击败了黄祖,顺势就包围了襄阳。

刘表则是趁夜派黄祖偷偷出城调集军队,黄祖带兵想返回襄阳时,结果被孙坚遇上了,两人又打了一仗,结果黄祖败逃,窜入了岘山之中。孙坚乘胜连夜追击,黄祖的士兵在竹林树丛中暗中射杀孙坚,并将他杀死了,可怜的江东猛虎就这么噶了。

孙坚噶了之后,他曾经举荐的孝廉、长沙人桓阶就前来拜见刘表,请求为孙坚收尸,刘表敬佩他的道义,就同意了他的请求。随后,孙坚的侄子孙贲则是率领孙坚的部众归附了袁术,袁术又上表推荐孙贲为豫州刺史。从此,袁术再也无法战胜刘表了。

起初,董卓入关时,留下朱俊驻守洛阳,朱俊却暗中与关东诸将互通谋划。他怕被董卓袭击,就逃到了荆州。

朱俊跑了之后,董卓就任命弘农人杨懿为河南尹,没成想,朱俊又带兵返回了洛阳,还带兵去攻打杨懿,还把他给打跑了。朱俊看到河南郡残破不堪,又没有物资供应,便向东驻扎在了中牟,同时发文书给各州郡,请求出兵讨伐董卓。

这时,徐州刺史陶谦就上表举荐朱俊代理车骑将军一职,还派了三千精兵协助他,其他州郡也有物资供给。陶谦是丹杨人,朝廷因黄巾军侵扰徐州,就任命他为刺史。陶谦到任后就带兵进攻黄巾军,将其大败赶走了,徐州境内这才得以安宁下来。

此时的刘焉在益州暗中图谋不轨。沛国人张鲁,自从祖父张陵以来世代信奉五斗米道,暂时居住在蜀地。张鲁的母亲则以鬼道往来刘焉家中,刘焉便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张修为别部司马,并让二人合兵袭击汉中太守苏固,并杀死了他,同时断绝斜谷阁道,杀害朝廷使者。

刘焉给朝廷上书说:“米贼切断了蜀地和京城的道路,我们以后就无法通信了。”又借其他事由杀死了州中的豪强王咸、李权等十多人,以树立自己的威严。犍为太守任岐以及校尉贾龙因此起兵攻打刘焉,结果被刘焉击杀。

此时的刘焉,野心逐渐膨胀起来了,就命人制作了一千多辆皇帝使用的车驾仪仗。看到他的行径,刘表就上书称“刘焉的行为,就像子夏在西河时被人怀疑模仿孔子一样”,暗示他有僭越之心。

当时,刘焉的儿子刘范任左中郎将,刘诞任治书御史,刘璋任奉车都尉,他们都随汉献帝在长安,只有小儿子、别部司马刘瑁一直跟随着刘焉。汉献帝派刘璋去晓谕刘焉,刘焉却将刘璋扣留,不让他返回。

公孙度的声威远扬海外,中原人士为了躲避战乱,大多人都跑去归附他,北海人管宁、邴原、王烈都去投靠。

管宁年轻时与华歆是朋友,曾一同锄地,看见地上有金子,管宁依旧挥锄不理,就如同对待瓦石一样,华歆却捡起金子后又扔掉,人们因此知道两人的优劣。

邴原外出游学,八九年后才回乡,师友知道他不喝酒,便准备了米肉为他送行。邴原说:“我本来能喝酒,只是怕酒后荒疏了学业,所以才戒掉的。如今要离别,自然可以痛饮一场。”于是便与众人一同饮酒,终日未醉。

管宁与邴原都以高尚的操守闻名于世,公孙度就以客馆虚位等候他们。管宁拜见公孙度后,就在山谷中盖房居住。当时避难者多住在郡南,管宁却独居郡北,以示自己没有返回中原的打算,后来追随他的人越来越多,一个月就形成了村落。

管宁每次见公孙度时,只谈论经典,不涉及世事;回到山中,就专心讲授《诗经》《尚书》,演练祭祀礼仪,不是求学的人不见。因此公孙度安于他的贤德,百姓也被他的德行教化。

邴原性格刚直,经常以公正的议论评判事物,公孙度内心就感到很不安。管宁察觉到了公孙度的不悦,就对邴原说:“潜龙因为隐藏才成就德行,言语要是不合时宜,那就是招祸的根源。”于是他就暗中帮助邴原逃回了中原,公孙度听说后也不再追赶。

王烈才能过人,年轻时名声还在邴原、管宁之上。他善于教导劝诱,乡里有偷牛的人被主人抓住,盗牛者就请罪说:“我甘愿受刑被杀,只求不要让王烈知道!”

王烈听说后就派人去慰问他,还赠送给他一匹布。有人就问原因,王烈说:“盗牛者怕我知道他的过错,说明有羞耻之心;既然知道羞耻,那善心就会产生,所以我就赠布劝他向善。”

后来有老人在路上遗落一把剑,一位过路人看见后就守在剑旁。到黄昏时,老人回来寻剑,发现剑旁边有人在守着,心里觉得很奇怪,就把此事告诉了王烈。王烈派人查访,结果发现守剑者就是当初偷牛的人。

乡里有争论是非的人,本想找王烈评理,有的走到半路就返回了,有的望见他的房屋就回来了,都互相推让以理服人,不敢让王烈知道。公孙度得知世上还有这么一位贤才后,就想任命他为长史,王烈就推辞不干,还以经商的行为玷污自己的名声,这才得以免职。

公元192年

春季,正月丁丑日,朝廷大赦天下。

随后,董卓派遣牛辅率军驻守陕县,牛辅又分遣校尉、北地人李傕,张掖人郭汜,武威人张济率领数万步骑兵,在中牟击败朱俊,趁机抢掠陈留、颍川等县,所过之处烧杀掳掠,无一生还。

起初,荀淑有个孙子名叫荀彧,年少时就有才名。何颙见到他后就惊叹道:“这是辅佐帝王的人才!”

等到天下大乱时,荀彧就对家乡父老说:“颍川是四面受敌的战场,我们应该尽快躲避。”但乡人大多留恋故土,所以不愿离开,只有荀彧率领宗族去依附韩馥。

恰逢袁绍已经夺取了韩馥冀州牧的位子,袁绍就以对待贵宾的礼仪对待荀彧。荀彧料定袁绍最终不能成就大业,反而听闻曹操有雄才大略,便离开袁绍投奔曹操去了。

曹操与他交谈后十分高兴,就说:“你就是我的张良啊!”随即,便任命他为奋武司马。而那些留在颍川的乡人,大多被李傕、郭汜等人杀害。

这时,袁绍亲自出兵抵御公孙瓒,在界桥以南二十里处与公孙瓒交战。

公孙瓒有三万兵力,攻势异常凶猛。袁绍见此情形,就令麹义率领八百精兵为先锋,另派一千张强弩在两侧掩护。公孙瓒看到麹义兵少,就起了轻视之心,就纵容骑兵猛冲。

麹义的士兵就趴在盾牌下不动,等敌军逼近至十几步时,就同时从地上一跃而起,喊杀声震天动地,把公孙瓒大军打了个落花流水。麹义军斩杀了公孙瓒任命的冀州刺史严纲,斩获敌军甲士首级一千多。

麹义大军追到界桥时,公孙瓒就收拢军队再次进行了交战,结果又被麹义击败。紧接着,麹义军就直抵公孙瓒大营,拔取其牙门大旗,余众纷纷溃逃。

起初,兖州刺史刘岱与袁绍、公孙瓒都有联盟,袁绍让妻子儿女住在刘岱处,公孙瓒也派从事范方率骑兵协助刘岱。

当公孙瓒击败袁绍军后,就告诉刘岱送走袁绍的家眷,又另令范方:“若刘岱不送走袁绍家眷,你就率骑兵返回!我平定袁绍后,就去攻打刘岱。”

刘岱就与属官商议这事该怎么办,好几天都没决定下来,听闻东郡人程昱有智谋,就把他召来询问。程昱说:“若是舍弃袁绍的近援而去求公孙瓒的远助,就像请越地之人来救溺水的孩子一样不切实际。公孙瓒不是袁绍的对手,如今虽然击败了袁绍军,但终究会被袁绍擒获。”

刘岱听从了程昱的建议。范方就率骑兵返回了,可还未到公孙瓒处,就听到公孙瓒已经战败的消息。

这时的曹操军队驻扎在顿丘,于毒等人就率军去攻打东武阳。曹操趁着于毒后方空虚,就率兵向西入山,进攻于毒等的大本营。

诸将都请求救援东武阳,曹操说:“若是敌军听说我军西进就会回援,东武阳之围自解;即便不回,我也能攻破他们的大本营,敌军必定无法攻克东武阳。”于是就继续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