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因为大司徒孔光是儒学大家,曾经辅佐过三位皇帝,又受到太皇太后的尊敬,天下人也都非常信任他,于是就极力地尊崇孔光,提拔孔光的女婿甄邯为侍中、奉车都尉。而对于那些他向来不喜欢的人,就全都给他们罗织罪名,然后写成奏章,让甄邯交给孔光,以太皇太后的名义暗示孔光上奏。但孔光这人一向胆小谨慎,他也不敢不上奏啊;经过王莽的再三请示,太皇太后总算是批准了他的奏章。于是王莽又弹劾何武、公孙禄互相举荐的事,最终两人都被免职,何武被遣回封国。王莽又弹劾董宏的儿子高昌侯董武的父亲是个奸邪之人,直接剥夺了董武的爵位。他还弹劾南郡太守毋将隆以前担任冀州牧时,在处理中山冯太后案件中,冤枉了很多无辜的人;关内侯张由诬告亲属;中太仆史立、泰山太守丁玄陷害他人至死;河内太守赵昌诬告郑崇。这些人虽然都遇到了朝廷大赦天下的时候,但是也不应该继续留在中原,于是就把他们都免职为庶人,最后流放到合浦。中山冯太后案件原本是史立和丁玄负责审理的,但他们只是与毋将隆联名上奏;而王莽年轻时曾想与毋将隆结交,但是毋将隆不太依附他,因此王莽就借此事排挤他。?
红阳侯王立是太皇太后的亲弟弟,虽然没有担任官职,但王莽因为他是长辈,内心对他也是有所忌惮,担心王立会向太皇太后进言,妨碍自己的专权,于是就让孔光上奏王立的罪行:“王立以前知道定陵侯淳于长犯了大逆不道之罪,却收受了他的贿赂,从而误导朝廷。后来又声称官婢杨寄的私生子是皇子,导致众人议论纷纷,说‘吕氏少帝复出’,引起了天下人的怀疑,这实在难以向后世交代,也无法成就襁褓之功。所以臣请求将王立遣回封国。”但是太皇太后不同意。王莽就继续说:“如今汉室衰微,连续几代没有子嗣,太皇太后独自代替幼主执政,这实在令人担忧。即使尽力以公正之心治理天下,尚且怕众人不服;如今若是因为私恩而违背了大臣的提议,我担心这样下去,群臣会变得奸邪,祸乱也将会从此开始。我们应该暂时将王立遣回封国,等局势安定后再召他回来。”太皇太后不得已,只好将王立遣回封国。王莽之所以能够胁迫上下,都是用的这类手段。?怎么感觉这就是在pUA呀!
于是,那些依附王莽的人都得到了提拔,而那些违背他意愿的人则全被诛灭了。这时的王莽以王舜、王邑为心腹,甄丰、甄邯负责断案,平晏掌管机要事务,刘秀负责文书,孙建为他的爪牙。甄丰的儿子甄寻、刘秀的儿子刘棻、涿郡的崔发、南阳的陈崇都因为出色的才能而受到了王莽的宠信。王莽为人外表严厉,言辞正直,想要做什么事情,只需稍微暗示一下,党羽就会按照他的意思上奏。王莽则叩首哭泣,坚决推辞,以此来迷惑太皇太后,并向众人显示自己的谦让。?
八月,王莽再次向太皇太后建议,将孝成皇后、孝哀皇后废为庶人,迁居到她们的陵园。当天,两位皇后都自杀了。?
大司空彭宣因为王莽专权,于是上书说:“三公如同鼎的三足一样,能够共同辅佐君主;如果一足不能胜任,那么就会倾覆鼎中的美味食物。臣资质浅薄,年老昏聩,又加上多次生病,导致头脑混乱,出现了记忆力衰退的现象,现在愿意上交大司空、长平侯的印绶,请求告老还乡,等待死亡的到来。”王莽向太皇太后请示后,就免去了彭宣的职务,让他回到封国。王莽对彭宣请求退休感到不满,因此就没有赐给他黄金、安车和驷马。彭宣在封国居住了几年后就去世了。?
这时班固说:薛广德保持了辞官的荣耀,平当谨慎而有羞耻心,彭宣见险而止,与那些苟且患得患失的人不同!?
戊午日,右将军王崇就被任命为大司空,光禄勋东海人马宫被任命为右将军,左曹、中郎将甄丰被任命为光禄勋。?
到了九月,中山王即皇帝位,随后大赦天下。?
此时的平帝年仅九岁,由太皇太后临朝听政,大司马王莽掌握朝政,朝中百官都听从王莽的命令。从此开始王莽的权势变得日益强盛,孔光对此感到忧虑和恐惧,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于是就上书请求退休。王莽向太皇太后请示后,认为皇帝年幼,应该给他安排一位师傅,于是就把孔光调任为皇帝的太傅,位居四辅之一,专门负责宫中事务,统领宿卫、供养,管理内署门户,检查皇帝的服饰和饮食。任命马宫为大司徒,甄丰为右将军。
到了冬季十月,孝哀皇帝就被安葬在义陵。?
公元1年的春天正月,王莽偷偷给益州那边示意,让益州塞外的少数民族装扮成古代的越裳氏,经过好多道翻译,向朝廷献上一只白野鸡和两只黑野鸡。然后,王莽就劝太皇太后下诏书,把白野鸡送到祖庙祭祀。这下大臣们都开始使劲夸王莽,说这白野鸡跟当年周成王时候出现的祥瑞一样,当年周公有大功,现在王莽也这么厉害,应该封他为“安汉公”,还要给他增加封地和爵位。随后太皇太后就让尚书赶紧起草诏书。可王莽却上书说:“这些政策是我跟孔光、王舜、甄丰、甄邯一起制定的,现在只奖励他们几个就行了,可别算上我。”甄邯按照王莽的意思,就劝太皇太后下诏书说:“做事不偏心不结党,王道才能平坦宽广。你有安定朝廷的大功劳,不能因为你是皇亲就埋没了你的功绩,你就别再推辞啦!”但王莽还是一直上书坚决推辞,最后干脆装病不上朝了。太皇太后身边的人就说:“那就先只奖励孔光他们,这样王莽才会起来办事。”
到了二月丙辰日,太皇太后就下诏书说:封太傅孔光当太师,车骑将军王舜当太保,还给每人增加一万户的封地;左将军甄丰当少傅,封为广阳侯,他们三人都担任四辅之职;侍中甄邯封为承阳侯。这四个人接受封赏之后,王莽还是躺着不起来。这时大臣们又上书说:“王莽虽然为人谦虚,但是朝廷必须表彰他的功劳,要赶紧给他赏赐,不然大家该失望了!”太皇太后没办法,又下诏书封王莽为太傅,让他负责四辅事务,赐号“安汉公”,还给他增加了两万八千户封地。王莽装模作样地表示惶恐,只能勉强起来上朝,接受了太傅和“安汉公”的封号,但他拒绝接受增加的封地,他还说:“等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了,我再接受赏赐。”大臣们就又开始劝了,太皇太后只好再次下诏:“既然你非要等百姓富足,那我就同意了,但你的俸禄和其他赏赐都加倍。等百姓真富足了,大司徒、大司空再来报告。”但王莽还是不接受加倍的赏赐,转头就提议要奖赏皇族和大臣。他让原来东平王刘云的儿子刘开明当东平王,又让原来东平思王刘宇的孙子刘成都当中山王,去祭祀先人;封汉宣帝的玄孙刘信等三十六个人当列侯;太仆王恽等二十五人赐关内侯爵位。他还下令,诸侯王公、列侯、关内侯要是没儿子,但有孙子或者兄弟的儿子,都能立为继承人;皇族里因为犯过错而被剥夺爵位的,但血缘还比较亲近的,统统恢复他们的爵位;天下年俸两千石以上的官员,等年老退休后,可以一直领原俸禄的三分之一。这些福利政策,连普通老百姓里的孤寡老人都能受益 。通过这一系列操作,王莽既博得了好名声,又收买了人心。?
王莽这时既想讨好官吏和百姓,又想独揽大权。他知道太皇太后年事已高,又厌倦了处理政务,于是就暗示公卿大臣上奏说:“过去,官吏都是按功绩依次升迁至二千石级别,以及州郡推荐的茂材异等官员,他们大多不称职,应该把他们都交给安汉公来审查。此外,太皇太后年事已高,不应该在亲自处理那些琐碎的事务。”太皇太后于是就下诏说:“从今以后,只有封爵的事情才需要上奏,其他事务都交由安汉公和四辅去处理。州牧、二千石官员以及新任命的茂材官员初次奏事时,应该引见到近署,由安汉公考察他们的前任政绩,询问新职位的职责,以判断他们是否称职。”于是,王莽就对每个人都进行了详细的询问,对他们暗中施以恩惠,又厚加赏赐;对那些不符合他心意的人,则公开上奏罢免。这时王莽的权力几乎与皇帝相当。?
王莽还设置了羲和官,秩禄为二千石。?
夏季五月初一,又发生了日食,随后朝廷宣布大赦天下。又命令公卿以下的官员各举荐一名敦厚正直、敢于直言的人。?
王莽害怕皇帝的外戚卫氏家族会抢走自己手中的权力,就跟太皇太后说:“之前汉哀帝登基后,忘恩负义,提拔丁氏和傅氏外戚,把国家搅得一团糟,差点就亡了国。现在皇帝年纪还小,过继给汉成帝成为大宗继承人,一定要明确皇位传承的正统大义,拿以前的事当教训,给后世立个规矩。”到了六月,王莽就派甄丰带着印玺,封皇帝的母亲卫姬当中山孝王后,又封皇帝的舅舅卫宝和卫宝的弟弟卫玄为关内侯,还封了皇帝的三个妹妹为“君”,但把她们都留在中山,不让他们来京城。
扶风功曹申屠刚在考试答题时,直言不讳地说:“我听说当年周成王小的时候,周公代理朝政,虚心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分散臣子手中的权力,对百姓更是广施恩惠,因此他做事都合乎天地规律,可就算是这样,近有召公不满意,远有四国散布流言。现在咱们的小皇帝才刚即位,就和至亲分开,外戚也被隔绝在外,这让皇上是一点亲情温暖都感受不到。而且按照汉朝的老规矩来说,就算重用贤能的人才,也得靠外戚的辅助,让亲信和外人互相制衡,填补权力的漏洞,这才能让朝廷安稳、国家稳固。现在应该赶紧派人把中山太后接到京城来,给她安排个宫殿住着,让她能经常见到皇帝,再把冯家、卫家的人召来,给他们安排合适的官职,让他们保卫皇宫,这样才能把祸患扼杀在萌芽里,对上能对得起国家,对下也能保全大臣。”但是王莽却让太皇太后下诏书说:“申屠刚说的话不符合经典,胡说八道,违背了大义。”然后就把申屠刚罢官,赶回老家种地去了。
丙午那天,朝廷又封鲁顷公的八世孙公子宽当褒鲁侯,让他负责祭祀周公;又封褒成君孔霸的曾孙孔均当褒成侯,负责祭祀孔子。还下诏书说:“天下已经定罪的女囚犯,可以先回家,每个月交三百钱雇人替自己服刑。每个乡选一个贞洁的妇女,要对她进行公开表扬。大司农要设置十三个部丞,每人管一个州,好督促大家好好种地养蚕。”
这年秋天九月,朝廷下令大赦天下。
到了公元2年的春天,黄支国给汉朝进贡了一头犀牛。黄支国在南海那边,离长安有三万里远。这其实是王莽想要显摆自己的威风和恩德,就给黄支国国王送了好多好处,让他们派使者前来进贡。
越巂郡报告说江里出现了黄龙。太师孔光、大司徒马宫这些大臣就开始夸王莽,说他的功劳能和周公相比,还建议把黄龙出现这事祭告祖庙。可大司农孙宝却说:“周公是圣人,召公是贤人,他俩都有意见不合的时候,史书里都记着呢,但也没影响他们的名声。现在天气不好,老百姓日子过得苦不堪言,怎么每次一有点事,大臣们就一个劲儿地猛夸,难道就没有不好的地方吗?”当时大臣们听了这话都吓得不轻。甄邯马上出面,不让大家再讨论这事了。这时正好孙宝派手下人去接母亲来京城,结果母亲在路上生病了,就留在弟弟家里养病,孙宝只好让老婆孩子先回了京城。司直陈崇就趁机弹劾孙宝不孝,还把这事交给三公去审问。孙宝说:“我都七十岁了,老糊涂了,对母亲的照顾不够,只顾着老婆孩子,就像奏章里说的那样。”最后孙宝被罢官,死在了家里。
本月,皇帝改名为刘衎。?
三月,大司空王崇以生病为由就辞去了官职,就是为了躲开王莽。到了夏季四月,左将军甄丰被任命为大司空,右将军孙建升为左将军,光禄勋甄邯当上了右将军。朝廷还封代孝王玄孙的儿子刘如意做广宗王,江都易王的孙子盱台侯刘宫为广川王,广川惠王的曾孙刘伦为广德王。接着,又封赏了从汉朝开国以来大功臣的后代,像周共等一百一十七人,都给他们封了列侯或者关内侯。
那段时间,很多地方都闹旱灾和蝗灾,青州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那里的老百姓没办法,只能四处流浪去谋一条生路。这时王莽就劝太皇太后,说大家应该穿素色衣服,少吃点好的,带头节俭。他自己还上书说愿意捐出一百万钱和三十顷田地,交给大司农用来救济穷人。大臣们一看,也跟着捐,一共有二百三十人捐了田宅,分给了贫苦百姓。王莽还在长安城里盖了五个居住区,建了二百套房子,用来给穷人住。后来,王莽就带着大臣们劝太皇太后:“如今多亏了您的恩德,最近才能风调雨顺,还出现了好多代表着祥瑞的东西,所以您还是恢复正常的穿着和饮食吧,让我们好好的尽孝!”随后王莽又让太皇太后下诏书,故意说不同意。以后每次遇到灾荒时,王莽就吃素,太皇太后知道后,还专门派人去劝他:“我知道你心系百姓,现在收成不错,你还是按时吃肉吧,要多保重身体!”
六月,巨鹿郡掉下来了两颗陨石。光禄大夫龚胜和太中大夫邴汉,因为看不惯王莽独揽大权,都请求辞官回家。王莽就让太皇太后下诏书,表面上客客气气地说理解他们,甚至还给了些优待,就把他们送回了老家。而梅福早就看出王莽以后肯定会篡夺汉朝的江山,干脆直接抛下老婆孩子,一个人偷偷的跑了,谁也不知道他跑去哪里了。后来有人在会稽看到过他,发现他已经改名换姓,成了市场上的守门人。
到了九月底那天,又发生了日食,然后朝廷就赦免了所有的囚徒。同时朝廷还派执金吾侯陈茂去劝说江湖上的盗贼成重等二百多人投降,还把他们的家人送回老家安置,又给成重安排到云阳居住,还送了他田地和房子。
王莽为了讨好太皇太后,好显摆自己比以前的人都厉害,于是就暗示匈奴单于,让王昭君的女儿须卜居次云来宫里伺候太后,还给了他不少好处。
车师后王国有条新路可以直通玉门关,走起来也极为的方便,戊己校尉徐普想把这条路正式开通为官路。但是车师后王姑句却觉得这样会增加他们的负担,心里很是不高兴。徐普就想着先把边界划分清楚再上报,就叫姑句前来作证,但是姑句不愿意,结果就被徐普给关了起来。姑句的妻子股紫陬就说:“之前车师前王被都护司马给杀了,你要是再被关下去的话肯定没有好下场,不如投降匈奴吧!”于是姑句就骑马逃到了匈奴。还有去胡来王唐兜,他和赤水羌打仗总是输,好几次找都护但钦帮忙,但钦都没来救他。唐兜在走投无路之下,一气之下也带着人投降了匈奴。匈奴单于就收留了他们,还把这事上书告诉了汉朝。汉朝就派中郎将韩隆等人去责备单于,吓得单于赶紧磕头认错,只好把姑句和唐兜交了出来。汉朝又派人在边界等着,此时的单于还想为他们求情,但是王莽根本不听,随后就召集西域各国国王,当着大家的面把姑句和唐兜给杀了,以此来立威。在这之后,王莽还定下了四条禁令,规定这几种人要是逃到匈奴,匈奴一律不准接收。然后又派人去匈奴宣布禁令,收回以前的约束文件。王莽还让人暗示单于,让他改成单名,单于也照做了,王莽别提有多高兴了,又是给太皇太后做报告,又是给单于送厚礼的。
王莽想把自己女儿嫁给皇帝当皇后,好牢牢抓住手中的权力,于是就上书说:“如今皇帝已经即位三年了,但是皇后还没立,后宫也不充实。以前国家出乱子,就是因为没选好皇后,也没生出子嗣。现在应该参考经典,选皇后来充实后宫。”有关部门一统计,发现王氏家族的女子很多都符合条件。但王莽又怕这些人抢他女儿的机会,就假装推辞说:“我没啥德行,女儿也一般,就别让她参选了。”太皇太后却信以为真,就下诏书不让王氏女子参选。结果老百姓、学生还有官员们天天跑到宫门口上书,公卿大夫们也在朝廷上、宫门口求情,都说一定要立王莽的女儿当皇后。王莽就派人去劝大家别上书,结果人反而更多了。太皇太后没办法,就只好同意立王莽的女儿为皇后。王莽还假惺惺地说再选选别的女子吧,结果大臣们都反对,最后王莽说:“那就让我女儿见见皇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