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31章 巫蛊祸起宫闱乱,太子冤死泉鸠边

第31章 巫蛊祸起宫闱乱,太子冤死泉鸠边(1 / 2)

公元前98年,春季二月,王卿因罪自杀,朝廷任命执金吾杜周为御史大夫。?

阳春三月,汉武帝再次前往泰山,举行了封禅仪式,然后祭祀了明堂,并接收了各郡国的财政报告。汉武帝在泰山举行完封禅仪式在返回的途中,又祭祀了常山,还在那里埋下了一块玄玉。那时的方士们都说能见到神仙、就一个接一个的入海前去寻找蓬莱仙山,但始终没有见到神山。而公孙卿还是以“大人迹”为借口向武帝解释,但这时的汉武帝已经对方士们的怪诞言论逐渐感到了厌倦,但还是和他们保持联系,希望有一天真的能遇见神仙。自此之后,方士们谈论神仙祭祀的事情就更多了,但还是没有什么效果。?

到了夏季四月,国家又出现了大旱天气,汉武帝觉得是自己执法太严的原因,随后就下令大赦天下。?

秋高马肥的时节,匈奴又一次入侵雁门,但雁门太守因为性格怯懦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结果被朝廷下令处死。?

公元前97年,?朝廷下令征发天下犯有七种罪行的人以及勇猛有力的壮士,然后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六万骑兵、七万步兵从朔方出发;又命令强弩都尉路博德率领一万多人前去与李广利会合;命令游击将军韩说率领三万步兵从五原出发;命令因杅将军公孙敖率领一万骑兵、三万步兵从雁门出发去攻打匈奴。匈奴在得知朝廷的举动后,赶忙将辎重就搬到了余吾水北,并派重兵把守;接着单于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在余吾水南迎战李广利,而李广利在和单于交战了十多天后就撤军了;韩说带领的大军一无所获;但公孙敖在与左贤王交战的过程中,不仅没占到便宜,还损失了不少辎重,随后也撤军了。?

那个时候,汉武帝派公孙敖深入匈奴境内去迎接李陵,但公孙敖却是无功而返,回去还向朝廷报告说:我们在匈奴境内抓到了俘虏,经过审讯得知李陵正在教单于练兵,准备以后对付汉军,因此臣这次出去才一无所获。汉武帝糊里糊涂的就信了公孙敖的话,于是就下令诛杀了李陵的全家。汉武帝后来才知道,教单于练兵的其实是降将李绪,不是李陵。而李陵在看到李绪教匈奴练兵的时候,害怕以后双方交战对汉军不利,于是就派人去刺杀李绪。这时匈奴大阏氏就想杀了李陵,无奈之下,单于就将他藏匿在北方了。一直等到大阏氏死后,李陵才从北方返回。李陵回来之后,单于就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陵,还立他为右校王,让他与卫律一同掌权。在此之后,卫律常常待在单于的身边,而李陵一直在外,只有遇到大事的时候才参与商议。?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需要谨慎一点,不可轻信谣言,对重要的信息要多方去核实,否则错误的判断会酿成祸端,就如汉武帝误信公孙敖的话导致李陵家破人亡。

公元前96年,就在天下一片祥和的时候,宫廷当中却发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那就是巫蛊事件,而公孙敖因为妻子参与了巫蛊事件就被进行了腰斩。?

同年,匈奴的且鞮侯单于去世了。他生前有两个儿子,长子为左贤王,次子为左大将。在且鞮侯单于去世的时候,左贤王没有及时的赶回来服丧,匈奴的贵族就认为他有病,于是就改立左大将为单于。但是左贤王在得知自己的弟弟已经被立为单于后,就不敢在向前走了。而左大将的做法确实令人敬佩,他派人去召左贤王来王庭,然后决定让位给他,但是左贤王却以自己有病为由推辞,可左大将不听呀,还说:若你不幸去世了,你就把单于的位子传位给我。左贤王这才同意了弟弟的请求,于是即位,号称是狐鹿姑单于。而左大将就成为了左贤王,过了几年就病死了,他的儿子先贤掸没能继位,而是被立为了日逐王。随后单于就立自己的儿子为左贤王。左大将和左贤王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权力的交接中应秉持谦逊让贤的美德,信守承诺方能服众,随意打破约定容易埋下隐患。

公元前95年,御史大夫杜周去世,光禄大夫暴胜之就继任了御史大夫。??

这时赵中大夫白公向朝廷上奏,他请求沿着泾水的方向开凿一条水渠,用来灌溉农田,水渠的起点为谷口,终点为栎阳,最后注入渭水当中,水渠全长二百里,可以灌溉农田四千五百余顷,随后这条水渠就被命名为“白渠”,百姓也因此受益。白公的故事告诉我们为官者应心系民生,敢于担当作为,以务实的举措兴利除弊,方能造福百姓、泽被后世。?

公元前94年,春天正月,汉武帝巡幸甘泉宫。二月,又去巡幸东海,这次还捕获了一只红色的雁。随后,汉武帝又巡幸琅邪,还在成山祭祀太阳,随后登上了之罘山看风景,最后乘船返回长安。?

这一年,刘弗陵出生了,刘弗陵的母亲是河间的赵婕妤,居住在钩弋宫,神奇的是她怀孕十四个月后才生下了刘弗陵。看到这情形,汉武帝就高兴的说:听说古时候尧帝也是怀孕十四个月才出生的,如今钩弋宫的孩子也是如此。于是就将赵婕妤所居住的宫门命名为“尧母门”。?

这时司马光对这件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作为君主,他的一举一动都必须谨慎,内心的想法必然会表现在外,这一点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当时的情况是,皇后和太子都安然无恙,而汉武帝却将钩弋宫的门命名为“尧母门”,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朝中的奸臣们就开始揣测武帝的心思,揣测了一番后,觉得武帝很是偏爱这个幼子,想要立他为继承人,于是就产生了危害皇后和太子的念头,最终导致了巫蛊之祸,真是可悲啊!?

我们要明白身居高位者的言行举止绝非个人小事,尤其是领导者的细微举动,往往会被赋予特殊的政治含义,成为权力博弈的风向标。汉武帝将钩弋宫命名为 “尧母门”,本是出于对幼子的偏爱,却在皇后、太子尚在的情况下,无意中释放了可能动摇储君地位的信号,给心怀不轨的人制造了揣测圣意、构陷政敌的机会。司马光的评论深刻指出,领导者需时刻保持言行审慎,避免因个人情感或随意之举打破权力结构的稳定。在政治生态中,任何看似微小的暗示都可能被放大为野心家兴风作浪的借口,唯有秉持公心、严守分寸,才能防止因细节失察而引发全局动荡,这对身处权力核心者而言是深刻的警示。

就在这个时候,赵国人江充被朝廷任命为水衡都尉。说起来,江充这个人一开始只是赵敬肃王的门客,但由于他不小心得罪了太子丹,没办法只能逃到京城去。到了京城后,他居然向朝廷告发了赵太子的一些隐秘之事,结果导致太子被废黜。汉武帝在听说了这件事后,就对江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就下令召见了他。当汉武帝见到江充时,发现他身材魁梧,相貌堂堂,而且穿着十分华丽,心中不禁对他多了几分好感。随后在与江充交谈的过程中,汉武帝还发现他对政事有着独到的见解,而且言辞犀利,于是就更加高兴了。汉武帝对江充的表现非常满意,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就对他更加宠信了。不久之后,汉武帝就任命江充为直指绣衣使者,专门负责督察贵族和近臣们的奢侈行为。江充在接到朝廷的任命后,工作起来那是毫不手软,他举报弹劾那些有违法行为的人时,一点也不避讳,完全不顾及对方的身份和地位。汉武帝看到江充在工作中如此尽心尽力,心里对他的评价也是越来越高,认为他是个忠诚正直的人。而对于江充提出的各种建议,武帝几乎都非常满意,并一一采纳。有一次,江充跟随武帝去甘泉宫,半路上恰好遇到太子的家使在驰道上乘车马行驶。这驰道可是只有皇帝才能走的道路,其他人是绝对不允许在上面行走的。江充看到这一幕后,立刻就将此事报告给了武帝。而太子在得知这件事后,心里非常着急,就赶紧派人去给江充道歉,并解释说:我并不是舍不得那几匹马和车子,实在是不想让皇帝知道这件事,以免他责罚那些不懂规矩的人,希望江君能够高抬贵手,宽恕他们这一次。然而,江充根本不听太子的解释,还是坚持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汉武帝。随后汉武帝就说:作为臣子,就应该这样!从此以后就更加的信任江充了,江充的威势也震动了整个京城。

从以上内容我们要知道领导者在用人时应审慎考察其动机与品德,不可仅凭表面印象或一时表现就过度宠信。江充虽然因为告发、执法严苛获得了汉武帝信任,但其行为背后可能夹杂着个人的投机心理 —— 早年为了自保告发旧主,后续对太子家使的处置看似刚正不阿,实则可能暗藏树立权威、迎合帝王的意图。汉武帝因欣赏其 “忠诚正直” 而忽视了其行事的偏激与潜在危害,最终为权力斗争埋下了隐患。这警示我们:在职场或权力场中,绝对的 “刚直” 若缺乏对大局的考量,可能沦为党争的工具;上位者更需警惕 “快意恩仇” 式的用人逻辑,避免因偏爱某类特质而纵容投机者,导致制度性失衡与矛盾激化。?

公元前92年的三月份,赵敬肃王刘彭祖去世了。刘彭祖娶了江都易王宠幸的淖姬,淖姬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淖子。当时淖姬的哥哥是朝廷的宦官,武帝召见他询问:淖子这个人怎么样?他就说:淖子这个人欲望很多,武帝说:欲望多的人不适合治理国家和百姓。随后又问武始侯刘昌的情况,他回答说:他没有什么过错,也没有什么声誉,武帝笑着说:这样就可以了,于是派使者前去立刘昌为赵王。?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要明白,领导者在选拔人才时要洞察本质,避免以偏概全。汉武帝以 “欲望多” 否定淖子、以 “无过无誉” 认可刘昌,体现出对 “守成型” 官员的偏好,却也隐含对进取精神的忽视,警示我们用人应兼顾德行与能力,避免陷入 “无过便是功” 的平庸逻辑当中。

汉武帝在建章宫居住的时候,有次他看到一个男子佩带着剑进入了中龙华门,就怀疑他是刺客,命人前去将他抓捕归案。这名男子吓得丢下剑就逃跑了,武帝派来的人就没有追上。武帝一生气就斩杀了守门的官员。到了冬天十一月份,朝廷下令征调三辅地区的骑兵前去大规模搜查上林苑,还下令关闭长安城门进行搜捕,这次搜捕持续了十一天才解除。而巫蛊之祸也由此开始。丞相公孙贺的夫人君孺是卫皇后的姐姐,公孙贺因此得宠。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接替了父亲的职位担任太仆,但他在位期间骄奢淫逸,不守法度,而且擅自挪用北军的军费一千九百万钱,事情败露后,就被抓进了监狱。当时朝廷下令紧急追捕阳陵大侠朱安世,公孙贺看到这个机会,就上书朝廷请求亲自追捕朱安世以赎儿子的罪,武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公孙贺也没让朝廷失望,很快就抓到了朱安世。被抓之后,朱安世笑着说:丞相的祸患要牵连到全族了!于是在狱中给朝廷上书,告发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的事;在武帝即将去甘泉宫时,公孙敬声派巫师在驰道上埋下木偶,诅咒皇帝,口出恶言。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要明白,权力运作中需警惕 “蝴蝶效应” 与利益关联。公孙贺因裙带关系得宠,他儿子因骄纵犯法后,他试图通过追捕朱安世来赎罪,却因朱安世的告发而引发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家族覆灭。这揭示出:身居要职者需严于律己、约束亲属,避免因私利或侥幸心理让自己涉足险局;同时,恶性事件的发酵往往始于细微,权力斗争中 “以恶制恶” 的手段易引火烧身,需坚守制度底线,防止个人行为演变为政治动荡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