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25章 淮南衡山图反叛,去病卫青建奇功

第25章 淮南衡山图反叛,去病卫青建奇功(1 / 2)

公元前124年,冬季的十一月份,我把薛泽免职了,随后我任命公孙弘为丞相,并把他封为了平津侯,大汉朝丞相封侯的制度是从公孙弘这儿开始的。?

在那个时候,我正想着怎么为国家建立功业呢,公孙弘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向我禀报说要开设东阁,为国家招揽一些贤能的人才,然后和他们一起商议国家大事。后来每次上朝的时候,公孙弘都会提出一些对国家发展有利的建议,我也经常安排身边的文臣与他进行辩论,得到的效果还不错。后来公孙弘给我说如果有十个盗贼拉开了弓弩,那么一百个官吏都不敢上前去阻止,就请求请禁止老百姓携带弓弩,这样一来更方便朝廷的管理。听到他这么说,我就把大臣们都召集起来,让他们一起讨论这个建议的可行性。这时侍中吾丘寿王就开始提出了反驳意见:我听说古代制作五种兵器,并不是为了互相伤害,而是为了禁止暴行、讨伐邪恶的事情,秦朝统一天下后,销毁了天下的兵器,把他们熔铸成了金人,但后来百姓们使用农具、木棒互相攻击,犯法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盗贼成群结队,朝廷也无法阻止,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所以说圣明的君王会更加的注重教化,从而减少一些国家禁止的法令,因为他们知道并不能完全的依赖颁布的禁令。礼制上说:男子在出生时,他的父母会赠送给他桑木弓和蓬草箭来象征他未来的职责,这就是明确的表示男子有保家卫国的责任。大射之礼(中国古代礼仪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五礼(吉、凶、军、宾、嘉)中的嘉礼,盛行于周代),这是从天子到庶人都要遵守的礼仪。我听说圣明的君王会通过射箭来宣扬国家的教化,从未听说过禁止弓箭会让百姓得到教化的。再说了,禁止弓箭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盗贼用它来干一些攻击抢夺的事,但根据法令规定,如果干一些攻击抢夺的事,那就已经是死罪了。即便如此,仍然有人铤而走险的去做这种事,因为大奸大恶之人是不害怕严重的刑罚的。我担心坏人仍然会携带弓箭,而官吏也无法有效的制止,良民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就会触犯禁令,这反而是助长了盗贼的威风,同时也剥夺了百姓的自救手段,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妥的。于是我就将吾丘寿王的意见交给了公孙弘,而公孙弘最终也屈服了,承认自己的建议有些不妥,这件事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我知道公孙弘这个人性格多疑,他是外表宽厚、内心深沉,只要是曾经与他有过节的人,不管关系的远近,他都会表现的和他们十分友好,但最终都会实行报复。而董仲舒为人廉洁正直,他就认为公孙弘喜欢干一些阿谀奉承的事,公孙弘因此就很嫉恨他。胶西王刘端的行为骄横放纵,多次触犯了国家的法律,他还杀害了许多二千石级别的官员,公孙弘就知道机会来了,于是便推荐董仲舒去担任胶西国相,董仲舒也害怕会给自己招来祸患,就说自己有病不能干活了,就辞职不干了。而直男汲黯也经常批评那些儒生,当面顶撞公孙弘,公孙弘就想找个借口杀了他,他就对我说:陛下,如今右内史管辖的地区有许多的贵族和宗室,他们实在是难以管理,如果不是国家的重臣恐怕不能胜任这个职位呀,请调汲黯为右内史。我也不知道怎么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可能是我太重视这些儒生了吧。?

这年的春季,国家发生了大旱天气,导致老百姓的粮食收成不好。?屋漏偏逢连夜雨,匈奴的右贤王又不断的侵扰朔方郡,导致那边的百姓都无法安心的耕种了,于是我就命令车骑将军卫青率领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发,我还任命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让他们都归卫青指挥,一同从朔方出击,我还任命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让他们带兵从右北平出发,这次总共出动大军十余万人去攻打匈奴,我得让他们涨涨记性,我得让他们知道如今攻守异形了。而匈奴的右贤王认为汉军和他的距离十分遥远,短时间内无法到达,就毫不防备的去喝酒了,还喝了个大醉,真是不知死活。而卫青等人已经率军出塞六七百里,夜间突袭,迅速的就包围了右贤王,右贤王大惊之下都来不及反抗,赶忙带着数百名壮士突围向北逃去。这一战我军俘获了右贤王的裨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数十万头,随后率军返回,真是出了一口恶气。?随后我就派使者拿着大将军印,在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军中的各位将领都归他指挥。到了夏季四月,我又加封卫青八千七百户的食邑,并把他的三个儿子卫伉、卫不疑、卫登都封为了列侯。但是卫青却坚决推辞说:承蒙陛下的厚爱,我才能在军中效力,随后依赖陛下的盖世神威,这才取得了胜利,这都是各位校尉奋力作战的功劳,如今陛下已经加封了我,但我的儿子们还在襁褓中,没有半点的功劳,陛下却封他们为侯,这不是我在军中效力时鼓励将士们奋力作战的本意。我语气平淡的说:我并没有忘记各位校尉的功劳啊。于是就下令封护军都尉公孙敖为合骑侯、都尉韩说为龙頟侯、公孙贺为南窌侯、李蔡为乐安侯、校尉李朔为涉轵侯、赵不虞为随成侯、公孙戎奴为从平侯,李沮、李息及校尉豆如意都给他们赐爵关内侯。?

从此之后,卫青在朝中的地位就变得十分尊贵,群臣没人能比的上,公卿以下的官员见了他都对他卑躬屈膝的,只有汲黯与他平起平坐。我听说有人劝过汲黯:天子希望群臣能够尊重大将军,大将军地位尊贵,您不能不拜啊。但汲黯说大将军有揖客,难道不是更显得尊贵吗?而卫青在听说这话后,就更加的敬重汲黯了,多次向他请教国家大事,对待他比平时更加尊重。卫青的地位虽然显赫无比,但有时在宫中侍奉我时,我还会蹲在厕所里见他;丞相公孙弘有时来见我,我连帽子也不戴;但汲黯来见我的时候,我要是不戴帽子就不见他。有一次,我正坐在武帐中歇息,汲黯就前来说事,那时我没有戴帽子,大老远的我就看见了汲黯,便赶忙躲到帐后没有见他,随后就派人批准了他的奏章,汲黯在我这里受到的礼遇可见一斑。?

到了夏季六月的时候,我就下诏说:我听说要用礼来引导百姓,用乐来教化他们,如今礼乐崩坏,我感到十分的忧虑啊,随后我就命令礼官劝学兴礼,为天下做出表率!接下来丞相公孙弘等人就上奏说:请为博士官设置五十名弟子,并免除他们的赋役,然后根据他们的成绩高低,让他们补任郎中、文学、掌故等职位,如果有特别优秀的,可以直接上报给陛下,如果不认真学习或才能低下的,就直接罢免。此外,如果官吏中有通晓一门技艺以上的人,请都选拔出来补任高级职位。我觉得他们说的很对,就同意了。从此之后,公卿、大夫、士、吏中出现了许多文学之士。?

到了秋季,匈奴又派了一万骑兵入侵代郡,不仅杀死了都尉朱英,还掳掠了一千余人回去了,这匈奴真是没完没了了。?

以前我听说淮南王刘安特别的喜欢读书写文章,喜欢树立高尚的名声,还招揽了数千名宾客和方术之士。但他的群臣和宾客大多是江淮一带的轻浮之士,常常用厉王刘长被迁死的事情来激怒刘安。就在建元六年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彗星,就有人对刘安说:当年吴楚七国之乱时,也曾出现过彗星,有好几尺长,但最终还是血流千里。如今彗星横贯天空,天下将有大乱发生呀。刘安认为这个人说的有道理,就加紧准备攻战的器具,积累金钱,以防不测之事。?

郎中雷被得罪了太子刘迁,害怕被处死,就根据朝廷的诏令请求去攻打匈奴,但太子刘迁在刘安面前一直诋毁雷被,导致雷被被免职,他们企图用这种方法阻止其他人效仿。这一年,雷被逃到了长安,给我写了一封信为自己辩解。我把这件事情交给廷尉去处理,结果就牵连到了刘安,公卿都请求逮捕刘安治罪。刘迁就秘密让人穿上卫士的衣服,拿着武器站在刘安的旁边,如果发现汉使有不轨的行为,就刺杀他,然后发兵造反。随后我派了中尉宏去审问刘安,刘安看到中尉态度和善,便没有发动叛乱。接着公卿上奏说:刘安阻止雷被从军,这是违背了明诏,应当处死。我就下令削去了刘安两个县的封地。刘安因此经常自怨自艾,说:我施行仁义,反而被削地。他心里感到十分的耻辱,就更加坚定了要造反的念头。那时刘安与衡山王刘赐两个人互相指责对方的问题,两个人关系很不好。这时衡山王听说刘安有造反的打算,担心被他吞并,然后也开始结交宾客准备造反,这不是给我找麻烦吗?此时衡山王认为刘安已经向西进军了,他便想发兵去占领江淮一带的地区。这时衡山王后徐来在刘赐面前诬陷太子刘爽,想要废掉他,然后立自己的儿子刘孝为太子,刘赐就囚禁了刘爽,随后将王印交给了刘孝,让他前去招揽宾客,宾客们隐约知道淮南王和衡山王有造反的计划,就日夜劝他们行动。刘赐于是让刘孝的宾客江都人枚赫、陈喜制作战车、锻造箭矢,还刻制天子的玺印和将相军吏的印章。秋季的时候,衡山王本应入朝来向我述职,他路过淮南的时候,就去见了刘安,没想到两个人竟然和解了,消除了之前的嫌隙,还约定共同造反,这把人气的。衡山王就上书说自己有病了,我也就随了他的心意没让他入朝。?

公元前123年的春季二月份,大将军卫青从定襄出兵,前去攻打匈奴,我任命合骑侯公孙敖为中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让他们都归卫青指挥。这次汉军斩首数千级后返回,在定襄、云中、雁门地区休整兵马。??

夏季四月份,卫青再次率领六位将军从定襄出兵,前去攻打匈奴,这次斩首俘虏了一万余人,右将军苏建、前将军赵信率领三千骑兵单独遭遇了单于的大军,他们与匈奴激战一天多,几乎全军覆没。赵信原本是匈奴的小王,投降汉朝后被封为翕侯,此次战败后,匈奴就诱惑他投降他,赵信经不住诱惑,便率领剩余的八百骑兵投降了匈奴。而苏建全军覆没,只有他自己一个逃回了卫青的大营。?

这时议郎周霸说:自从大将军出兵以来,从未斩杀过副将,如今苏建弃军而逃,应当斩首,以此来彰显大将军的威严。而军正闳、长史安说:不是这样的,《兵法》上说: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如今苏建以数千兵力对抗单于的数万大军,奋力死战一天多,士兵全部战死,他却没有二心,独自归来,如果斩了他,这是告诉后人战败后就不要回来了,所以不应当斩。这时卫青说:我有幸以皇亲国戚的身份在军中效力,不担心没有威严,而周霸却劝我通过斩杀将领来立威,这有违我的本意,况且,即使我有权斩杀将领,以我现在的尊贵地位,也不敢擅自在境外诛杀将领,应当将此事交给天子裁决,以表明臣子不敢专权,这不是很好吗?这时军吏们都说大将军说的没毛病,于是就将苏建押送到了我的行在所。?

当初,平阳县吏霍仲孺在平阳侯家做事,与卫青的姐姐卫少儿私通,生下了霍去病。霍去病十八岁时,就在宫中担任侍中,他非常的擅长骑射,曾两次跟随卫青攻打匈奴,在军中担任票姚校尉,有次他率领八百轻骑勇士,脱离大军数百里寻找战机,斩获的敌人数量远超自己的损失。于是我就说:票姚校尉霍去病,斩首俘虏二千余人,俘获了匈奴的相国、当户,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藉若侯产,还活捉了单于的叔父罗姑,两次功冠全军,所以我决定封霍去病为冠军侯。而上谷太守郝贤四次跟随大将军攻打匈奴,总共斩首俘虏了二千余人,所以封郝贤为众利侯。这一年,汉军损失了两位将军,翕侯赵信投降了匈奴,因为他的军功不多,所以卫青没有对他进行加封,只是赐予了千金,而右将军苏建回到了朝廷,我没有杀他,而是把他贬为了庶人。?

匈奴单于在得到赵信后,就封他为自次王,并将自己的姐姐嫁给了他,以此来拉拢他,随后与他共谋对付我大汉王朝,赵信就建议单于将主力向北迁移,远离我大汉朝的边境,等到我军疲惫的时候,在趁机进攻,一定能取得胜利,匈奴单于想了想还是采纳了他的建议。?

此时,因为我连年发兵去攻打匈奴,对有功的将士赏赐的黄金达到了二十余万斤、士兵和马匹死亡十余万、军费开支还不包括在内,国家的经费已经被消耗殆尽,无法再继续供应战士出征了。我就想着怎么赚些钱来继续打仗,到了六月的时候,我下诏允许百姓买爵位和赎罪,免除赃罪,开始设置赏官,名为武功爵,总共十七级,价值三十余万金,我还规定凡是买武功爵到千夫的人,就可以优先被任命为官吏,从此官吏的选拔途径变得杂乱,官职也因此废弛,为了打仗真是没谁了。?

公元前122年的冬季十月,我前往雍地祭祀五畤(古代祭祀五帝的场所),并捕获了一只独角五蹄的野兽,官员们都认为这是上天对我虔诚祭祀的回应,象征着祥瑞,这野兽可能是麒麟。于是,我就下令在五畤的祭品中增加了一头牛,并焚烧了祭品。后来,官员们又建议年号应以天降祥瑞命名,而不是简单的数字,因此将年号改为“元狩”,以纪念捕获独角兽的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