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针途 > 第6章 西医协会的围攻

第6章 西医协会的围攻(2 / 2)

“诸位先生的问题,都很‘科学’。”他开口了,语气不卑不亢,甚至带着一丝淡淡的嘲讽,“首先,我想请问郑会长,在西北前线,在西药极度匮乏,伤员因感染而大量死亡的时候,您所推崇的、需要严格实验室数据和双盲试验的现代医学,在哪里?”

一句话,如同冷水滴入热油锅,让在场所有西医代表脸色都变了一下。

林闻溪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继续道:“其次,关于中医药是否科学。我以为,评判医学的唯一标准,是能否有效防治疾病,保全生命。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亿万人的疗效验证,这难道不是最宏大、最真实的‘临床试验’吗?难道仅仅因为它不符合西方近代才建立起来的某些实验室标准,就要将其全盘否定?这是否本身就是一种迷信——对西方标准的迷信?”

他拿起自己面前的一叠资料:“至于诸位关心的具体问题,我并非没有思考。这是我整理的西北地区十七种常用防治瘟疫草药的植物图谱、采集时节、炮制规范以及初步的药理效应观察记录。虽然简陋,但这是一个开始。我们缺乏的不是中医药的价值,而是用现代方法去研究、规范、提升它的资源和投入!而这,正是草案希望推动的!”

接着,他话锋一转,直指核心:“如今国难当头,资源匮乏,我们是在讨论一个理想的、完美的医疗体系,还是在讨论一个能在此刻、此地、最大限度拯救生命的现实方案?西医很好,但西药进不来,设备匮乏,远水难救近火!中医药或许有不足,但它就在这片土地上,深入民间,价格低廉,随时可用!摒弃无谓的门户之见,取其精华,补其不足,融汇二者之长,有什么错?难道为了扞卫所谓的‘科学纯粹性’,就要眼睁睁看着前线的将士和后方的百姓无药可用而死去吗?!”

他的声音并不高昂,却字字千钧,掷地有声。他从最实际的战争需求和人道主义出发,将对方从“科学”的象牙塔中强行拉回到残酷的现实面前。

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一些代表面露沉思,林闻溪的话确实戳中了现实困境。

但郑昌明等人岂会轻易认输。郑昌明冷哼一声:“强词夺理!照你这么说,因陋就简,我们医学就不要进步了?就可以倒退回归原始了?”

“这不是倒退,而是立足现实的创新!”林闻溪毫不退让,“融合创新,难道不是科学精神的一部分?闭目塞听,固步自封,才是真正的倒退!”

争论愈发激烈。林闻溪以一敌多,引经据典,时而用中医理论解释现象,时而用西北的实际案例和数据佐证,时而又尖锐地指出西医在战时条件下的局限性。他思维清晰,逻辑严密,竟丝毫不落下风。

何敬之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他没想到林闻溪如此难缠。

就在争论陷入胶着之际,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位工作人员快步走到何敬之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何敬之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一丝诧异又玩味的表情。他抬手打断了激烈的争论。

“诸位,请稍安勿躁。”他清了清嗓子,目光转向林闻溪,语气变得有些古怪,“林专员,刚刚接到通知,有一位国际友人,对你们的‘学术讨论’很感兴趣,希望能列席聆听。不知你是否同意?”

国际友人?所有人都是一怔。

林闻溪微微皱眉,心中升起一丝警惕,但众目睽睽之下,只能点头:“既然是学术交流,自然欢迎。”

何敬之对工作人员点了点头。

片刻后,门再次被推开。一位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穿着考究西装的外国男士,在秘书的引导下,步入了会议室。他的到来,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戴维森博士立刻站起身,热情地打招呼:“汤姆森先生!您怎么来了?”

来人正是美国派来的医疗援助顾问,汤姆森先生。他态度礼貌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感,微微颔首,用英语说道:“听说这里有一场关于中国未来医学道路的有趣讨论,我冒昧前来,希望不会打扰各位。”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独自站在一侧、穿着青衫的林闻溪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好奇与……怀疑。

西医协会的围攻未歇,又添一位手握资源、态度不明的国际观察者。

林闻溪面临的局面,陡然变得更加复杂起来。

第六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