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针途 > 第78章 师徒同心渡难关

第78章 师徒同心渡难关(2 / 2)

当夜,中西医结合科灯火通明。赵海桥带领林闻溪整理所有类似病例,统计分析疗效数据;麦克莱恩协助翻译成英文,附上实验室报告;陆九芝则从中医理论角度阐释治疗原理。

周振邦默默加入帮忙:“我熟悉统计软件,可以帮忙处理数据。” 林闻溪惊讶:“师兄...” 周振邦低头操作电脑:“我只是尊重事实。”

三日三夜,师徒几人未曾合眼。当厚达二百页的报告呈交调查组时,所有人为之震撼:不仅有详实的病历记录,还有中西医双重视角的分析,甚至附上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参考文献。

调查组组长翻阅报告,不禁感叹:“如此严谨的态度,怎能说是‘不科学’?”

最终,调查组发布公告:中西医结合科诊疗行为符合规范,患者病情反复系自行改用伪药所致。《江城新报》被要求刊登更正声明。

风波平息,但师徒们的思考并未停止。

赵海桥在科室会议上深沉道:“经此一事,我们当反思:中医不仅要疗效,更要让世人理解其理法。我们需要用现代语言阐释古老智慧。”

陆九芝颔首:“《周易》云:‘穷则变,变则通’。中医欲传承发展,当与时俱进。”

于是,师徒共同着手编写《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每个病种都从中西医不同角度阐述,既有中医辨证论治,也有西医病理生理;既列中药方剂,也注西药选择。

林闻溪负责撰写肝病章节。在赵海桥指导下,他不仅整理祖父医案,还查阅最新西医文献,寻找中西医理论的契合点。

“你看,”赵海桥指着一段文献,“西医认为肝硬化存在微循环障碍,这与中医‘血瘀’理论不谋而合。活血化瘀中药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已被实验证实。”

周振邦也加入讨论:“从药理学角度看,丹参、三七等活血药确有改善血流变的作用。或许我们可以设计研究,验证其机制。”

最令人感动的是,钱老先生再次来诊时,赵海桥亲自为他诊治,林闻溪从旁学习。师徒二人共同拟方,中西并用,老人病情日渐好转。

“感谢两位大夫不离不弃...”老人老泪纵横。 赵海桥温言道:“医者父母心。您既信任我们,我们必当尽心。”

月光下,林闻溪在日记中深情写道:“经此风波,愈知师道可贵。先生挺身而出,非为护短,乃为护道;师徒同心,非为私谊,乃为公义。中医传承千年,不仅在方药,更在师道;不仅在天理,更在人心...”

他望向窗外,赵海桥书房灯火仍明。老医师正在批阅《诊疗规范》书稿,银发在灯下熠熠生辉。

这盏灯,照亮的不只是书案,更是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一条师徒携手、中西融合的医学之路。在这条路上,年轻的医者正茁壮成长,而古老的医学,也在焕发新的生机。

风波过后,银杏叶更显金黄。而中西医结合科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