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针途 > 第76章 医学绝非独木桥

第76章 医学绝非独木桥(1 / 2)

江西中西医院的庭院里,那株百年银杏已是满树金黄。树下的石桌旁,一场特别的病例讨论会正在举行——麦克莱恩教授特意安排中西医专家共同研讨近期疑难病例。

首例是个怪病:青年书生低热缠绵三年,遍访名医未愈。西医查遍所有指标皆正常,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多辨为“虚劳”,用补药却无效。

周振邦首先发言:“此乃心因性疾病,建议心理治疗。” 林闻溪却摇头:“患者虽诉乏力,然脉弦细有力,非纯虚之象。细问得知,每于午后热起,伴胸闷脘痞,此乃湿遏热伏,郁于膜原。”

老中医陈先生击节称赞:“妙!此达原饮证也!当宣透膜原,非补虚可治。” 果用达原饮加减,三剂热退,十余剂痊愈。

麦克莱恩大感兴趣:“同一个病,中西医看法迥异,却各有所据。可见医学视角之多维。”

第二例更奇特:老妇腹大如鼓,却非水肿腹水。西医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功能性腹胀”;中医诊为“气臌”,用行气利水药无效。

周振邦翻遍文献:“或是罕见神经性疾病?” 林闻溪却注意到老妇言谈间常抚腹叹息,细问方知:独子远行,郁郁寡欢。 “此非形病,乃情志病也。”林闻溪判断,“肝气郁结,乘犯脾土,致气机壅滞。当疏肝解郁,非行气利水可解。”

果用逍遥散加味,辅以心理开导,腹胀渐消。 麦克莱恩感慨:“西医重形,中医重气;西医察器质,中医观功能。二者如盲人摸象,各见一隅,合则全面。”

第三例令所有人震撼:婴孩出生即全身鱼鳞状脱屑,西医诊断为“先天性鱼鳞病”,谓无根治之法;中医诊为“胎毒”,亦感棘手。

周振邦查阅最新文献:“国外有试用大剂量维生素A的报道,但风险极大。” 林闻溪则想起祖父医案中类似记载:“或可内外合治:内服养血润燥之剂,外用猪油调药涂抹。”

麦克莱恩毅然决定:“中西法同用!西医控制剂量监测副作用,中医调理整体。”

治疗过程如履薄冰:维生素A稍多即出现中毒症状,中药稍温则燥热加重。中西医团队日夜值守,精心调整方案。

奇迹渐渐出现:患儿皮肤逐渐润泽,鳞屑减少。三月后,竟基本恢复正常。 “不可能!”周振邦看着复查结果,“这违背教科书!” 林闻溪微笑:“《内经》云:‘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医学无穷尽,岂可固守成见?”

最精彩的讨论围绕一个病例展开:商人咳血半年,西医支气管镜检未见异常,诊断为“支气管扩张”;中医诊为“肺痈”,用药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