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针途 > 第66章 疫情调查遇阻碍

第66章 疫情调查遇阻碍(2 / 2)

疫情不等人。林闻溪提出:“可否用中医方法辅助判断?霍乱有寒霍乱、热霍乱之分,通过辨证或可推测疫情特性。”

麦克莱恩沉吟片刻:“特殊情况,特殊办法。你们中医先上!”

林闻溪详细诊察数十例患者,发现大多表现为吐泻清水、手足厥冷、脉微欲绝,属寒霍乱范畴。

“寒湿困脾,阳气衰微。”他判断,“疫情可能与食用生冷腐败食物及水源污染有关。”

根据这一判断,医疗队重点排查水源和食品卫生,果然发现村中水井与厕所距离过近,且多数村民有食用生冷食物的习惯。

防控措施立即调整:重点消毒水源,禁止生冷饮食,推广煮熟煮透。同时,林闻溪拟订防疫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大量煎煮分发给村民。

效果显着:新发病例逐日减少。

然而外国医院实验室却传来意想不到的消息:样本检测未发现霍乱弧菌。 “不可能!”梁启远质疑,“临床症状完全符合霍乱特征!” 对方冷淡回应:“科学只认检测结果。”

专家组陷入两难:若承认检测结果,意味着当前防控措施失去依据;若质疑检测结果,又无科学证据。

关键时刻,林闻溪提出一个想法:“我曾读祖父医案,记载光绪年间某地霍乱流行,症状与此次极似。当时医家通过辨证用药控制疫情,并未依赖菌检。”

麦克莱恩深思后决定:“基于临床事实继续防控。同时另想办法验证。”

转机来自一个意外:教会医院一名外籍护士感染发病,症状与村民完全相同。该院紧急检测,果然检出霍乱弧菌!

原来,此前检测所用的培养基需要特定ph值,而对方提供的缓冲液存在问题,导致假阴性结果。

真相大白后,外国医院不得不道歉并开放实验室资源。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总结会上,麦克莱恩特别指出:“这次疫情暴露出多个问题:地方隐瞒、技术壁垒、民众科学素养不足...但也让我们看到,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中医辨证思维能提供重要参考。”

卫生署官员感叹:“没想到老祖宗的方法在新时代还有大用处!”

林闻溪却无丝毫得意:“此次疫情,中西医皆有所长:西医精于病原确定,中医善于整体防治。然最大障碍不在医学本身,而在人心——地方保护、技术垄断、民众愚昧...这些才是防疫的真正难题。”

他在日记中沉重写道:“疫情如镜,照见世间百态。医者治病,更须治心;防疫抗疫,非独医药之功,更需破除偏见与壁垒。中西医之间、中外之间、官民之间,若能少些阻碍,多些合作,则苍生幸甚...”

月光下,他继续整理疫情医案。这场斗争让他明白:医学之路从不是坦途,而真正的医者,就是要在这条荆棘之路上,为众生开辟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