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林远志。很荣幸有机会与大家交流。
我学医的历程,并无太多特别之处,不过是站在无数前贤的肩膀上,一步步往上爬。
中医之道,博大精深。我们所取得的每一点进展,其实都源于对前人经验的深入学习与大胆实践。
许多看似难以理解的病症和治法,在先人的医案典籍中早有记载和验证,只是我们尚未读到、未能参透。
在我看来,中医治病的核心原理,其实可以化繁为简。
好比一个国家,某地突发灾难,或是洪水地震的天灾,或是匪患动荡的人祸。
中枢管理系统获悉后,迅速派遣专业的救援力量,精准抵达灾区,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秩序便能很快恢复。
若放任不管,灾区或许也能缓慢恢复,但更可能的情况是灾情恶化、蔓延,甚至拖垮整个国家。
人体亦然。
当某处出现功能失调,即是局部发生了“灾难”。中医的“辨证”,就是精准定位灾难地点与性质;而“论治”,开具方药或施以针灸,便是调遣身体自身的“救援部队”前往该地,执行具体的修复指令。
一点心得,愿与诸君共勉,潜心钻研,将来都能成为解除人体“灾难”的出色指挥官。
————
广播里的余音似乎还在走廊里微微回荡。
谢英看着放下稿纸的林远志,眼睛里闪着光,语气难以抑制的激动:
“林医生,讲得真好!言简意赅,又特别深刻有力!把那么复杂的中医道理,比喻得这么透彻!能亲眼见到你,真是……太好了!”
林远志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并未多言。
于他而言,这不过是分享了一点行医路上的真实感悟罢了。
看看时间已近中午,谢英热情地发出邀请:“林医生,差不多到饭点了,学校食堂的伙食还不错,我请您吃个便饭吧?也算尽地主之谊。”
“不用麻烦了,”林远志下意识婉拒,“我随便应付一下就好。”
“不麻烦不麻烦!”谢英连忙摆手,“你远道而来,还给我们做了这么精彩的分享,不请你吃顿饭,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呀!你放心,饭票我可以报销的!”
看着她朴实而真诚的模样,林远志不忍再推辞,点了点头:“那就……谢谢你了。”
学生食堂宽敞明亮,正值用餐高峰,人声鼎沸。
谢英让林远志在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坐下,自己则熟门熟路地去各个窗口打饭。
她显然精心搭配过,两荤两素,有菜有汤,虽是大锅菜,却也色香味俱全,摆了一小桌。
“林医生,你尝尝我们食堂的红烧肉,可是招牌!”谢英热情地递过筷子。
林远志道了声谢,刚拿起筷子吃了没几口,麻烦就来了。
先是旁边桌的几个女生,频频侧目,交头接耳,目光不断瞟向林远志,脸上带着兴奋。
终于,一个胆子大些的女生被同伴推搡着,红着脸走过来,怯生生地问:“请、请问……您是林远志林医生吗?”
林远志心里叹了口气,知道躲不过了,只好点了点头。
这一下如同在滚烫的油锅里滴进了冷水,瞬间炸开了锅。
“真的是林医生!我就说广播演讲不是录播,是直播吧!”
“天啊!林医生来我们学校了!”
“刚才广播里讲话的就是他!”
“快!快去要签名!”
……
刹那间,原本秩序井然的食堂陷入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学生们如同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瞬间将林远志所在的角落围得水泄不通。
手机、笔记本、甚至将课本纷纷伸到他面前,伴随着七嘴八舌的请求:
“林医生!给我签个名吧!”
“林医生,能合个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