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末代中医 > 第400章 真正意义上的师徒传承

第400章 真正意义上的师徒传承(2 / 2)

当然,其中也夹杂着不少支持者和跃跃欲试的声音:

“天大的好事啊!林医生肯无私分享经验,是多少中医学生求之不得的机会!我要报名!”

“可惜不是中医专业的,哭了,林医生能不能放开专业限制啊?很多民间中医爱好者也有很好的基础啊!”

“相信林医生的为人和能力!他敢开这个班,就一定有他的底气和规划!支持!”

“报名!必须报名!这才是真正传承中医该有的样子!”

争论愈演愈烈,话题热度持续攀升,再次引发了大众对中医传承、青年医师成长以及“网红”与“实力”关系的广泛讨论。

下午临近下班时,萧宣拿着一个平板电脑,再次走进了林远志的诊室。

林远志刚刚送走最后一位病人,正在洗手。

“远志,”萧宣将平板递给他看邮箱后台数据,“招募公告发布还不到十个小时,申请邮箱已经爆了。截至目前,收到的申请邮件超过了五千封!”

她滑动屏幕,展示着筛选结果。

“我初步过滤了一下,完全符合你设定的‘中医专业、三十岁以下’硬性条件的,大概有一千三百多人。这些人的简历和自荐信,我都让人集中整理到一个文件夹里了,你回去后可以登录公共邮箱慢慢看。”

林远志看着那惊人的邮件数量,也微微有些动容:“好,我知道了。明天我会让文助理开始初步筛选。”

萧宣看着他沉稳的样子,忽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打趣道:“啧,现在这副安排任务、稳坐钓鱼台的样子,还真有点‘老师’的派头了啊。”

林远志擦干手,闻言瞥了她一眼,语气平淡却带着点理所当然:“有吗?我只是把不重要的初步筛选工作交给助理而已,最终面试和决定权还在我手里。”

两人说着,一同前往食堂吃晚饭。

封总、宋金喜和文静如几人已经在座了。

吃饭时,封总时不时地朝窗外瞟,忽然他指着楼下对面,有些诧异地说:“咦?龙兴医馆门口停了辆保姆车?看款式还挺高档的,挂的还是外省牌照。这种车在市区可不常见啊。”

宋金喜和文静如也好奇地凑到窗边看了一眼。文静如说:“还真是,感觉像是哪个明星的座驾。”

封总摸着下巴,若有所思,语气带着一丝警惕:“龙兴医馆最近营销活动搞得特别猛,优惠力度很大,还挖走了我们两个预约挂号的病人。我看他们就是瞅准了师兄你去西陇这几天,想趁机抢客流、挖墙脚!这突然来个外省的豪车,该不会是请了什么‘外援’名医来坐镇吧?不得不防啊师兄!”

林远志坐在桌边,头也没抬,继续吃着饭,语气淡然:“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就行。吃饭吧,别总盯着对面。”

宋金喜则更关心另一件事,她问林远志:“远志,你现在医馆门诊这么忙,还要分心带徒弟,会不会分身乏术?太辛苦了吧?”

“可以兼顾。”林远志回答得言简意赅,“带徒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和梳理,不会影响正常的诊疗。”

吃完饭,几人商量着去附近的鼎盛广场喝夜茶,消消食。

大家心情轻松地一起下楼,刚走到医馆大门口,正准备锁门,异变陡生!

只见一群人神色仓皇、脚步急促地朝医馆大门冲来。

他们中间推着一辆简陋的带轮担架车,车上躺着一位面色灰败、双目紧闭、看上去约有七八十岁的枯瘦老人!

“医生!医生!救命啊!快救救我爸!”为首的一位中年男子声音嘶哑,带着哭腔,满脸的焦急和绝望。

萧宣见状,立刻上前一步,挡在门前,语气尽量保持冷静和专业:“几位,请等一下!我们医馆已经下班了。你们如果有急诊,应该马上送医院!”

封总也抢着说道:“是啊!看老人家这情况,像是突发急症,非常严重!应该立刻打120送医院急诊科!我们这里是中医馆,处理不了这种紧急情况!”

那中年男子噗通一声,竟直接跪了下来,捶着自己的胸口哭喊道:

“去过了!我们两天前已经去过市人民医院了!检查都做了,医生说是‘脑萎缩’加重导致的突发性全身瘫痪失语!不是脑中风,没有血管堵塞,也没出血,他们也没办法!

说只能回家营养神经、慢慢康复,可能,可能这辈子就这样了!我们也是听别人说林医生您这儿能治大医院治不了的怪病,才拼死拼活把老父亲抬过来的!求求您!求求林医生发发慈悲,给看看吧!”

他身后其他家属也纷纷哀求,场面一时混乱又悲切。

周围路过的行人被这阵势吸引,纷纷驻足围观,指指点点。

萧宣眉头紧锁,为难地看向林远志:“远志,这不合规矩。而且情况太危重了,我们没任何准备,风险太大了!”

林远志的目光越过哀求的家属,落在担架上那位毫无声息的老人身上。

老人双目睁开,神志是清醒的,嘴角似乎还有一丝未能擦净的口水痕迹。

林远志沉默了几秒钟,周围家属的哭求声、路人的议论声仿佛都离他远去。

最终,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把门打开,先进来吧。”

“远志!”萧宣还想劝阻。

林远志对她摇摇头,眼神沉静却不容置疑:“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不管。先检查一下再说。”

萧宣看着他坚定的眼神,知道再劝无用,只好叹了口气,转身重新使用人脸识别,打开刚刚锁上的医馆大门。

封总和宋金喜对视一眼,也立刻跟上,帮忙将担架车小心翼翼地推进医馆大厅,引导至一间较为宽敞的休息室。

林远志快步跟上,封总和宋金喜也毫不犹豫地紧随其后,进入了休息室,并顺手带上了门,将好奇张望的人群和嘈杂声隔绝在外。

休息室内,灯光亮起,照在老人毫无血色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