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末代中医 > 第390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第390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2 / 2)

观其舌象:舌质红绛,舌面光洁无苔,呈典型的‘镜面舌’(胃阴大亏之象)。

脉弦主肝郁,细数主阴虚有热;舌红无苔乃阴液枯涸之征。

结合其复杂的症状群,林远志初步判断此为长期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灼耗阴血,导致阴虚火旺,兼有脾气虚弱,运化失司,痰湿内生,虚实寒热错综交织的极其复杂的病机。

丈夫见林远志久久沉吟不语,脸上写满了焦虑和担忧,忍不住小心翼翼地问:“林医生,请问我爱人这病,是不是没法治了?我们这五年跑遍了BJ上海的大医院,办法都想尽了,越治越差,实在是没办法了,才慕名挂您的号,听说您最擅长治疑难杂症……您不妨直说,我们能接受!”

一旁的小女孩也睁着大眼睛,怯生生地拉着妈妈的衣角,带着哭腔说:“医生叔叔,求求你,救救我妈妈吧!”

孩子天真而恳求的话语,像一根针,轻轻刺痛了林远志的心。

他深吸一口气,收敛起纷繁的思绪,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而清澈。

他温和地对小女孩笑了笑,然后看向患者和家属,语气沉稳地说:“别担心,只要找到病根,总会有办法的。”

他没有急于开方,而是先尝试探寻疾病的源头:“郑女士,你发病之前,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工作压力大吗?”

郑女士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医生会问这个,低声回答:“我在市审计局工作,工作压力确实非常大,审计工作要求零差错,精神常年高度紧张,去年身体实在撑不住,才办的病休……”

“审计局、零差错、高度紧张……”

林远志喃喃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词,脑中仿佛有电光闪过。

长期极度的精神压力,导致肝气严重郁结,肝郁日久,必然化火,木火刑金,灼伤肺阴,故发为肺痨(肺结核);火耗阴血,冲任失调,故导致经乱、早衰(围绝经期综合征);肝火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湿聚痰生,阻滞经络,故见腹部癥积(淋巴结肿大)、纳呆嗳气;阴虚火旺,虚热内扰,故见盗汗、心烦、失眠、口渴……

所有错综复杂的症状,似乎都找到了一个共同的源头——肝!

“女子以肝为先天。”林远志思路越来越清晰,“你的病,核心在于长期肝郁化火,耗伤阴血,进而波及五脏。治疗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从肝论治,以疏肝、柔肝、清肝、养阴为根本大法。尤其你月经紊乱,调经即是调肝,也是调整全身气血阴阳的枢纽。”

他提笔开始处方,思维飞速运转:

一号方(经期服用):以疏肝解郁、清肝泻火、滋阴柔肝为主。

绿萼梅、合欢皮、柴胡——疏肝理气解郁;

磁石、龙齿、牡蛎、珍珠母——重镇潜阳,安神定悸,兼清肝热;

白蒺藜、夏枯草——清肝泻火;

木瓜、乌梅——酸甘化阴,柔肝缓急;

石斛、南沙参——滋阴生津,清热润肺;

山药——健脾益气,固护中州;

冬瓜子、川贝母——清肺化痰,排脓散结(针对肺结核)。

二号方(经期后服用):在一号方基础上调整,侧重凉血止血、化瘀调经。

将绿萼梅换为玫瑰花,增强活血调经之力;

加入黄芩炭(清热凉血止血)、失笑散(蒲黄、五灵脂)(活血化瘀止痛)、艾叶炭(温经止血)、阿胶(补血)。

他将两个方子详细写在处方笺上,并在一旁空白处清晰注明:“一号方:经期间服用。二号方:月经结束后服用。切勿混淆。”

他将处方和医嘱详细解释给郑女士一家听。

一家人虽然听得似懂非懂,但看到林远志如此有条不紊、思路清晰,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说了几句谢谢,拿着处方离开了。

诊室暂时安静下来。

林远志刚松了口气,内部通讯器响了,是宋金喜发来的消息:“远志,刚才转过去那位郑女士看完了吗?病情太复杂了,你是从哪个角度切入的?用了什么思路和方剂?”

林远志简要回复,说明了“从肝论治,分期调经”的核心思路和用药大致方向。

宋金喜很快回复,语气中带着佩服和思索:“疏肝柔肝清肝养阴的角度,我也隐约想到了,但感觉症状太多太杂,虚实寒热搅在一起,像一团乱麻,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组方。教科书上根本找不到这么复杂的复合证型。你能如此清晰地抓住主线,临时立方,真是太厉害了!”

林远志回复:“证候复杂,无法套用成方时,就当依据病机,自己组方。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抓住核心病机(肝郁化火伤阴),立法(疏清柔养),然后选择合适的药物去实现这个治法即可。”

宋金喜又问:“你怎么会想到用绿萼梅这味冷僻的药?”

林远志:“绿萼梅是春天最早开放的花之一,禀初生之春气,疏肝解郁之力柔和而持久,且其气芳香,能醒脾开胃。对于她这种长期郁结、脾胃又弱的状况,比柴胡更合适。”

宋金喜:“那二号方加那么多止血化瘀的药,是为了控制月经量,缩短经期,减少阴血耗伤吧?”

林远志:“没错。经血过多亦是耗伤阴液的重要原因。先止其血,减少损耗,待其肝气得舒,虚火得降,阴阳渐调,月经自然有望恢复正常。只有月经调畅,其他症状才会有所缓解。”

刚结束与宋金喜的通话,文静如领着下一位病人进来了。

林远志收起思绪,再次投入到接下来的诊疗中。

下班时间到了,同事们陆续离开。

林远志却独自留在诊室里,没有马上走。

他拿出手机,点开一个界面古朴、功能专业的App——“中医万事通”。

他在搜索框里输入了郑女士的一系列关键词:“腹大如怀、夜惊、多饮、多尿、月经紊乱、结核……”

他试图在浩如烟海的古籍数据库中,为这个极其复杂的病例寻找一个更古老、更贴切的病名解释和理论支撑。

突然,一条检索结果吸引了他的目光——《素问·痹论》:

“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

短短十余字,却让林远志浑身一震!

“夜卧则惊”——对应其失眠易惊、心慌心悸;

“多饮”——对应其口渴喜饮;

“数小便”——对应其小便频多;

“上为引如怀”——精准无比地形容了她腹部胀大、如怀孕状的体征!

虽然古籍记载简略,未能涵盖其全部症状(如肺结核、卵巢早衰等),但其核心病机与临床表现,与“肝痹”的描述高度吻合。

这无疑为他的辨证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也让他更加确信,从肝论治的核心思路是正确的!

就在这时,文静如推门探进头来:“林医生,还没走啊?大家都差不多走了。宣姐让我来叫你,说晚上还有个出诊安排,时间差不多了。晚饭要在车上吃。”

林远志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关闭手机屏幕,站起身:“没什么,只是在复习巩固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

他一边脱下白大褂挂好,一边随口问道:“五脏痹的证候特点,你还能背出来吗?”

文静如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地笑了:“哎呀,那么难背的东西,当年为了应付考试硬背下来的,考完就还给老师了……具体真记不清了。”

林远志笑了笑,没再追问:“走吧,别让宣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