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末代中医 > 第391章 《斗牛》

第391章 《斗牛》(1 / 2)

六月的广南,暑气渐盛。

蝉鸣声一阵高过一阵,从窗外茂密的榕树上传来,搅动着午后的闷热空气。

诊室里虽然开着空调,但那种属于盛夏特有的、无处可逃的粘稠感,似乎还是能透过玻璃窗渗进来一丝半点。

林远志刚送走一位复诊的慢性胃炎患者,直起身,轻轻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目光无意间投向窗外明晃晃的阳光,低声自语了一句:“哎,转眼,又是夏天了。”

正在一旁整理病历的文静如听到了,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好奇的笑意:“林医生,怎么突然感慨起季节来了?夏天有什么特别的计划吗?比如想去哪里避暑旅游?”

林远志收回目光,摇了摇头,语气平淡:“没什么计划,只是随口感慨一下。时间过得快而已。”

他顿了顿,像是忽然想起什么,问道:“对了,那个《野外求生》的节目,最后胜负分出来了吗?我记得上次看,好像还剩三个人在硬撑。”

文静如有些意外,没想到林远志还会关心这个:“咦?林医生你还关注这个节目啊?我以为你早忘了呢。还没结束呢,那三位‘大神’还在山里熬着,看势头,再撑一个月都有可能。真是毅力惊人。”

“忽然想起来,就问问。”林远志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文静如放下手中的文件,双手托着下巴,看着林远志,眼神中带着几分探究意味:

“林医生,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在重复、固定的工作环境中感到疲惫时,会不自觉地向往一种截然不同的、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生活状态。你会突然想到‘野外求生’这种极端情境,可能潜意识里,是有点厌倦了现在这种每天‘望闻问切、开方抓药’的固定模式,渴望来点不一样的体验和刺激吧?这其实挺正常的,人之常情。”

林远志有些讶异地看向文静如:“文助理,你还学过心理学?”

文静如有点小得意地笑了笑:“考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虽然平时在医馆基本用不上,但偶尔分析一下身边人的心理状态,还挺有意思的。”

林远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的分析,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他轻轻呼出一口气,难得地流露出一点真实的情绪,“坐诊久了,每天面对相似的病证,处理类似的流程,确实会有点倦怠感。感觉像是在一个固定的轨道上循环,缺乏新的挑战和突破。”

文静如表示理解:“看病就是这样啊,规律性强,很难有什么‘更丰富的形式’。除非……”她眼睛一亮,建议道,“林医生,你为什么不跟宣姐请个长假,好好休息调整一下呢?哪怕只是一周,出去旅旅游,或者干脆在家什么都不干,放松一下心情,说不定回来状态会更好。”

“请假……”林远志沉吟着,这个念头似乎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中午在食堂吃饭时,林远志端着餐盘,坐到了萧宣对面。

萧宣正和封总讨论着药材采购的事情,见林远志过来,笑着打了声招呼。

等封总说完事离开后,林远志用筷子拨弄了一下碗里的米饭,看似随意地开口:“宣姐,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嗯?什么事,你说。”萧宣抬头看他。

“我想请个长假,大概一周,想休息一段时间。”林远志直接说道。

萧宣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夹菜的手停在半空,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她放下筷子,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远志,你怎么突然想请假?林医馆现在这个状况,你可是绝对的核心和顶梁柱!你要是休息一周,医馆怎么办?门诊停掉?那么多预约好的病人怎么交代?对医馆的声誉影响太大了!”

林远志看着她的反应,平静地说:“所以,宣姐你的意思是不批?”

“我不是那个意思!”萧宣连忙解释,语气缓和下来,带着商量的口吻,“如果你的确觉得太累,需要调整,我完全理解和支持。但是一周时间确实太长了,牵扯面太大。你看这样行不行,三天!我给你批三天带薪假。

这三天里,紧急的、复杂的病例我们先压一压,或者转给封总、金喜他们试试,普通的复诊和调理他们也能应付。这样既让你喘口气,对医馆的正常运转影响也能降到最低。你看怎么样?”

林远志思考了几秒钟,干脆地点点头:“好,那就三天。谢谢宣姐。从十号开始,到十二号。这期间的事情,就麻烦你多费心安排了。”

萧宣见他没有坚持,松了口气,脸上重新露出笑容:“这就对了嘛!人又不是机器,弦绷得太紧容易断,偶尔放松一下是好事。”

她好奇地追问:“那你这三天假期,有什么打算了吗?是准备出去走走,还是回家休息?”

林远志的答案却出乎她的意料:“有个综艺节目,我觉得还不错,想去参加看看。”

“综艺节目?”萧宣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你之前不是明确表示,不想再参加这些综艺活动,嫌耽误时间、偏离主业吗?怎么突然改变主意了?是什么节目有这么大魅力,能打动你?”

“一个叫《斗牛》的新节目。”林远志回答。

“《斗牛》?”萧宣在脑海里快速搜索着,没什么印象,“是什么内容的节目?竞技类?还是访谈类?”

林远志看着萧宣,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认真:“是一个专门致力于揭开各行各业内部存在的黑幕、盲区、以及误导公众认知现象的节目。”

“揭开黑幕?!”萧宣的脸色“唰”地一下变了,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又赶紧压低,带着急切和担忧,“远志!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要去揭露什么?我们林医馆可没什么黑幕啊!我们行得正坐得端!你跑去这种节目,万一说错话,或者被节目组断章取义,那不是给自己、给医馆惹麻烦吗?现在中医的舆论环境刚有点起色……”

林远志看着萧宣紧张的样子,反而轻轻笑了笑,安抚道:“宣姐,你误会了。我不是要去揭露我们医馆的黑幕。”

“那你是要揭露什么?”萧宣更加困惑了。

“我要揭露的,是当下中医行业内,一些打着中医旗号,实则行诈骗、卖药、误导患者之实的乱象和黑幕。”

林远志的目光锐利起来。

“我们在这里,每天兢兢业业,用望闻问切、辨证论治的方法,努力为每一个找上门的病人解决痛苦。但与此同时,有多少人,靠着夸大宣传、故弄玄虚、甚至伪造概念,批量地制造着‘病人’,收割着焦虑和钱财?

这种不良现象愈演愈烈,我无法容忍。我觉得,有必要站出来,为真正的中医正名,让更多人看清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哪些甚至是骗局。”

萧宣听完这番话,怔怔地看着林远志。

她沉默了片刻,脸上的担忧渐渐化为一种复杂的情绪,有敬佩,也有依旧存在的顾虑:“原来你是这么想的,我明白了。可是,远志,你想过没有?现在正是中医口碑回暖、逐渐被更多人接受的关键时期。你在这个时候,去节目里大谈特谈行业‘黑幕’,会不会…适得其反,让公众对中医的整体印象产生负面看法?会不会给那些本就对中医持怀疑态度的人,提供攻击的弹药?”

林远志摇了摇头,语气坚定:“脓包不挑破,只会越烂越大。真正的强大,源于敢于直面问题和自我净化。我相信,大多数人是理智的,他们有能力分辨什么是真正的医术,什么是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