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末代中医 > 第389章 国际大众健康节

第389章 国际大众健康节(2 / 2)

林远志夹菜的筷子顿了一下:“龙兴医馆?那个号称全国最大、分店最多的门诊连锁集团?他们怎么会突然想到来我们这种三线城市开分馆?”

封总撇撇嘴:“这还不明显吗?肯定是看到我们林医馆最近火出圈了,觉得广南这块市场有潜力可挖,消费能力也上来了呗!他们觉得我们一家小医馆根本接不住这么大的市场需求,想来抢蛋糕、分一杯羹了!”

林远志若有所思:“他们主要的优势和特色是什么?”

“规模大,品牌响,管理标准化,营销厉害。”封总如数家珍,“他们主打一些专科病,比如不孕不育、肠胃病、皮肤病、失眠焦虑这些现代高发病,宣传做得铺天盖地。医生团队嘛,听说多是高薪从各地挖来的有一定经验的医师,再经过他们内部一套流程培训上岗。”

林远志忽然联想到下午那个举止古怪的应信石,沉吟道:“难怪……下午那个应信石,说话口气那么大,看来十有八九就是龙兴医馆派来‘踩点’摸底的人。”

封总一听,立刻来了气:“靠!他们今天来踩点了?师兄,你放心,他们也就规模大点,广告响点,真要论医术水平和疗效,肯定不是你的对手!咱们靠的是真本事,不是包装!”

林远志笑了笑,没说话,但眼神中多了一丝思索。龙兴医馆这种资本驱动的连锁模式进入,无疑会给本地中医生态带来冲击。

聚餐接近尾声,萧宣起身去前台结账。

林远志也起身去洗手间。

回来时,一位穿着得体西装套裙、气质干练的中年女经理微笑着迎了上来,她胸前别着“大堂经理”的工牌。

“您好,请问是林远志林医生吗?”女经理语气恭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林远志点点头:“我是。您好,请问有什么事?”他以为是来询问菜品或服务反馈的。

“林医生,久仰您的大名了!今天真是幸会!”女经理热情地说,“我姓牧,是这里的大厅经理。那个,实在不好意思,有个不情之请。”

她显得有些难以启齿。

“我知道您的号特别难挂,但我丈夫他,他前几天突然得了个怪病,现在人就在楼上宿舍里躺着,门都出不了,能不能麻烦您百忙之中,抽一点点时间,帮他看一眼?就一眼!求您了!”

林远志微微一怔,没想到是这种事:“怪病?牧经理,您别急,慢慢说,具体是什么情况?”

牧经理看了看周围嘈杂的环境,压低声音:“这里人多口杂,不太方便细说,能不能请您移步,到那边人少点的地方?”

林远志看她神情焦虑不似作假,便点点头,跟着她走到走廊尽头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

牧经理这才红着脸,小声又急促地说道:“是这样的,三天前晚上,我们夫妻同房之后,我丈夫他去浴室冲了个澡,然后只裹着条浴巾就去阳台抽烟。当时天气有点凉,他可能吹了风,回来说有点冷,我也没太在意。结果第二天一早醒来,他就说眼睛看东西非常模糊,雾蒙蒙的!我以为是没睡好,让他再休息会。结果到了中午,他说眼睛几乎看不见了!只能感觉到一点光。”

她越说越急:“我吓坏了,赶紧送他去人民医院眼科,做了各种检查,眼底、眼压、角膜、晶状体……都说没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最后推测可能是急性视神经炎,给开了一些激素和营养神经的药,让回家观察。这都吃了三天药了,一点好转都没有。他现在整天待在屋里,什么都干不了,心里害怕得不行。林医生,您说这到底是什么怪病啊?医院都查不出来。”

林远志听完,也感到十分惊奇。

行房后沐浴受寒,继而突发暴盲?

这病症确实蹊跷,他在医书典籍中也未曾见过完全相同的记载。

但中医辨证重在抓住核心病机。

他沉吟片刻,说道:“牧经理,你先别太焦虑。既然我今天碰巧遇到了,就跟你去看看吧。病因虽然奇特,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有其内在病机。你先生现在就在楼上?”

牧经理大喜过望,连连点头:“在在在!就在五楼员工宿舍!太感谢您了林医生!这边请,这边请!”

这时,文静如找了过来,看到林远志和一位经理模样的人在一起,好奇地问:“林医生,怎么了?”

林远志简单说明情况。文静如立刻说:“那我跟您一起去吧!”

她转身又快步跑回包间,跟萧宣打了个招呼。萧宣闻言也走了过来,了解情况后,对林远志点点头:“你去看看吧,我在这等你。”

于是,牧经理带着林远志和文静如,乘坐员工电梯上了五楼,来到一间员工宿舍。

房间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

客厅的沙发上,躺着一位五十岁出头、身材微胖、面色憔悴的男子,他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

“老徐,老徐!我把林医生请来了!”牧经理轻声呼唤。

沙发上的徐先生猛地坐起身,茫然地转向声音来源,急切地问:“林医生?是那个林医馆的林医生吗?哎呀!快请坐!快请坐!我这真是……”他显得既激动又窘迫。

林远志在他身边坐下,温和地问:“徐先生,你现在完全看不见吗?一点光感或模糊影像有没有?”

徐先生努力地睁着眼睛,沮丧地摇头:“只能感觉到很暗的光影,手指在眼前晃动都看不清轮廓,更别说分辨人了。就像眼前蒙了十几层厚厚的磨砂玻璃……”

林远志点点头:“突发暴盲,以前从来没有过类似的情况?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其他慢性病?”

“没有!都没有!我身体一向挺好的!就这次太邪门了!”徐先生语气激动。

林远志不再多问,仔细为他诊察。

脉象沉细无力,尤以尺部为甚。查看舌象:舌质淡胖,苔白滑。又摸了摸他的手:冰凉。再凑近观察他的瞳孔:对光反应迟钝,色泽略显淡滞,缺乏正常人的黑亮神采。

“舌淡苔白,脉沉细,肢凉……这是一派阳虚寒盛之象。”

林远志心中已有初步判断。

“徐先生,你发病前阳台吹风受寒,只是一个诱因。根本原因在于您素体阳气不足,房事之后,肾气暂虚,腠理大开,此时骤遇风寒,寒邪直中少阴,凝滞经络。目为肝窍,但肝肾同源,肾阳亏虚,无法上温肝目,加上寒邪凝滞,导致眼部气血不通,神光不能发越,故而失明。这不是一般的眼病,而是全身性的阳虚寒凝证在眼部的突出表现。”

徐先生和牧经理听得半懂不懂,但“阳虚”、“寒凝”这些词让他们感觉抓住了救命稻草:“那有办法治吗,林医生?”

“可以一试。”林远志语气沉稳,拿出随身带的便签纸和笔,略加思索,写下一个药方:麻黄、附子、细辛。

方子极其简单,只有三味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原方,未作任何加减。

“这个方子,麻黄发散寒邪,附子温补肾阳,细辛通达表里,温散寒凝。三药合用,能强力温散少阴寒邪,通达上下阳气。先去抓三剂,水煎服,每天一剂。注意服药后避风保暖,可能会微微出汗,这是药力发散寒邪的表现。”

牧经理双手颤抖地接过药方,如同捧着圣旨:“谢谢!谢谢林医生!不过这诊金该怎么给你……”

林远志摆摆手:“举手之劳,诊金就不必了。你们尽快抓药服药观察效果吧。如果三天后情况有变化,无论是好转还是其他反应,都可以通过林医馆的客服电话联系到我。楼下还有同事在等,我们先告辞了。”

徐先生摸索着站起身,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林医生,太感谢了!要是能好了,我一定登门拜谢!”

林远志和文静如在牧经理护送下,回到四楼包间。萧宣还在等着,其他人已经先回去了。文静如简单向萧宣汇报了楼上发生的事。

萧宣听后,无奈地笑着摇摇头:“远志啊远志,你现在真是走到哪儿,病人就找到哪儿。以后这种‘拦路求医’的情况,只怕会越来越多。你这‘神医’的名头,太响亮了。”

林远志淡然一笑:“遇到了就是缘分,能帮就帮一把。”

三人一同下楼取车。

路上,文静如还在回味刚才的病例:“林医生,您判断徐先生是阳虚,为什么不用点熟地、枸杞、菟丝子这些补肾精的药,或者加点川芎、当归活血化瘀呢?就用了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力道会不会太猛了?而且那么简单。”

“问得好。”林远志赞许地点点头,“暴盲初起,病因明确为寒邪直中,凝闭经络。此时病机关键在于‘寒凝’,而非‘虚损’。当务之急是散寒开闭,如同房间被寒冰冻结,首先要生火融化冰块,而不是急着往里面添置家具。麻黄附子细辛汤药简力专,犹如一把破冰利刃,能迅速温散深伏之寒邪,畅通阳气。

待寒邪散去,阳气通达,视力自然有望恢复。若过早滥用滋补或过于复杂的活血药,反而可能恋邪碍胃,影响散寒之力。这是‘急则治其标’的思路。当然,如果他服药后视力恢复,但仍有畏寒肢冷等阳虚表现,后续则需要用温补肾阳的药物来巩固善后,‘缓则治其本’。”

文静如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辨证的先后缓急如此重要!”

萧宣在一旁听着,打趣道:“静如,很好学嘛!问得这么仔细,是不是以后也打算像远志一样,独立坐堂看病呀?”

文静如脸一红,连忙摆手:“宣姐您可别取笑我了!独立坐堂压力太大了,要面对各种疑难杂症和患者期望,我可没林医生那种底气和自信。我就是好奇,跟着多学点知识而已。”

车子驶出饭店停车场。

就在路过林医馆所在街道时,文静如忽然指着斜对面一栋正在紧张装修的五层小楼:“那栋楼之前不是空置很久了吗?这么快就租出去开始装修了?”

只见那小楼外围着施工挡板,里面传来电钻、敲打声不绝于耳,工人们正在忙碌。

一个看似工头模样的人正在大声催促:“抓紧点!这一周必须赶工完成主体拆改和管线铺设!工期紧得很,必须赶在儿童节前全部完工开业!耽误了时间,谁也担待不起!”

萧宣放慢车速,瞥了一眼那栋楼,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但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