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末代中医 > 第388章 开什么玩笑,你让我吃火药?!

第388章 开什么玩笑,你让我吃火药?!(1 / 2)

《野外求生》节目中林远志深山问诊的片段持续发酵,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远超预期。

林远志这个名字,连同“中医辨证”这个概念,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破圈,进入了更广泛大众的视野。

随之而来的,是蜂拥而至的关注度,以及无数综艺节目制作方抛来的橄榄枝。

林远志的个人手机很快被各种陌生号码的打来的邀请电话淹没,不堪其扰的他最终选择了彻底屏蔽所有陌生来电,这才换得片刻清净。

电话行不通,制作人们的热情便转向了电子邮件。

林远志的电子邮箱里,塞满了各式各样、措辞恳切或诱惑力十足的节目邀请函,从健康养生类到明星互动类,甚至还有户外竞技真人秀,无奇不有。

一些锲而不舍的制作人,在联系林远志本人无果后,转而将电话打到了医馆掌柜萧宣那里。

这天上午,萧宣处理完几通这样的电话后,忍不住来到林远志的诊室。

“远志,”萧宣倚在门框上,语气带着几分调侃和不解,“刚才又有两个综艺节目的制片找我,开出价码都不低,诚意也挺足。你真的一点都不考虑再接一两个吗?我觉得适度参加一些高质量的活动,对拓展人脉、扩大医馆影响力,甚至是宣传中医文化本身,都挺有好处的。老是埋头看病,机会会不会太单一了?”

林远志正在整理上午的病历,头也没抬,语气平静却坚定:“偶然为之,体验一下,可以。把它当成一项经常性的任务,甚至事业重心,那就本末倒置了。我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首要且核心的任务,是看好每一个找上门来的病人,精进医术,带好团队。综艺带来的名气和流量,是副产品,不是目标,更不能让它干扰主业。”

他停下笔,看向萧宣:“那些邀请函,我有空会扫一眼。如果真有特别有意思、形式合适,或许会选择性参与一下。但目前看来,大部分都只是追求热点和收视率的快餐消费,与我想传递的东西相去甚远。”

萧宣听完,非但没有失望,眼中反而流露出赞赏之色:“难得啊!现在这个时代,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往镜头前钻。像你这样,有了流量还能保持如此清醒,脚踏实地专注于根本的,真是太少见了。行,我明白了。以后这类事情,除非你觉得特别有必要我知道的,我就不再来打扰你判断了,直接帮你婉拒掉。”

“谢谢宣姐理解。”林远志微微一笑,继续低头工作。

上午的诊疗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中途,隔壁诊室的封总通过内部通讯系统转过来一位病人。

“师兄,我这边有位董先生,四十六岁,主要是左肾结石,伴有腰痛和偶尔血尿。B超显示结石还不小。这方面你经验更丰富,把握更大,麻烦你接手看一下。”封总的声音传来。

“好,让他过来吧。”林远志回复。

不一会儿,一位身材微胖、面色红润、显得有些油光满面的中年男子拿着病历袋走了进来。

他看起来精神尚可,但眉宇间带着一丝忧虑。

“林医生您好!久仰大名!”董先生坐下后,语气还算轻松,“我上个月突然腰疼得厉害,上厕所发现尿里带血,吓我一跳,赶紧去医院检查,结果说是左肾里长了几颗结石。”

林远志一边示意他伸出手准备诊脉,一边问:“既然查出来了,为什么没有在医院直接治疗?体外碎石或者输尿管镜取石,都是常规方法。”

董先生叹了口气,脸上露出顾虑重重的表情:“唉,林医生,不瞒您说,我自己上网查了好多资料,也咨询了几个学医的朋友。都说那体外冲击波碎石,对肾脏本身有损伤,搞不好还会造成肾萎缩;那个输尿管镜手术吧,要经过尿道、膀胱再进到输尿管,容易造成黏膜损伤、感染,甚至输尿管狭窄。

想想都怕!后来听说中药能化石、排石,没什么创伤,我就想着先来试试中医。挂了封医生的号,封医生说这个他不擅长,建议我最好请您看看。”

林远志点点头,开始为他诊脉(脉象沉而略滑,并无特别虚象),又看了他的舌头(舌质淡红,苔前薄白,根部黄腻),这是下焦湿热蕴结的常见舌象。

诊察间隙,林远志忽然对旁边负责记录的文静如说:“静如,你给董先生简单讲讲,中医一般是怎么认识肾结石的病因和治疗思路的。”

文静如愣了一下,没想到林医生会突然提问,她迅速整理了一下思路,谨慎地回答:

“呃…一般来说,中医认为肾结石多属于‘石淋’、‘砂淋’范畴,核心病机是‘湿热蕴结下焦’。湿热煎熬尿液,日积月累,其中的浊质就凝结成砂石。治疗上,通常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为主要方法,常用八正散、石韦散之类的方剂加减。”

林远志微微颔首,补充道:“说得基本正确。但你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前提——‘本虚’。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只有在肾气先虚,气化功能失司的基础上,湿热之邪才能乘虚而入,蕴结下焦,久而成石。

肾不虚的人,即使偶感湿热,也能通过正常的气化将其排出,不易形成结石。所以治疗石淋,不能只顾着‘清利攻排’,往往需要兼顾‘补肾益气’,扶正以祛邪。”

董先生听得有些发懵,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腰:“林医生,您的意思是,我肾虚了?可我平时没什么特别不舒服的感觉啊,除了这次结石发作,身体一直挺好的。”

林远志解释道:“此‘虚’非彼‘虚’。不一定是您感觉到腰酸腿软、功能减退那种明显的‘虚’。而是指肾的气化功能相对不足,导致水液代谢和废物排泄的‘动力’有所减弱,给了湿热滞留成石的机会。现在可能只是初现端倪,其他伴随症状还不明显。”

接着,林远志问:“医院的B超报告带了吗?我看看结石的具体大小和位置。”

“带了带了。”董先生连忙从文件袋里掏出几张检查报告单递过去,“都说中医不看这个,林医生您还主动要看啊?”

林远志接过报告,仔细看着影像图和结论:“中医讲究‘望闻问切’,现代检查手段延伸了我们的‘望诊’范围,提供了更直观精确的信息,为什么不用?

了解了结石的大小、数量、形态,才能更准确地判断用药的力度和方向,评估排石的可能性与风险。。”

他看着报告上的数据,沉吟道:“左肾盂内可见三枚强回声光团,较大者直径约0.8……这个大小,单纯依靠利尿通淋的药物,想自然排出来,难度比较大,容易卡在输尿管的狭窄部位,引发更剧烈的绞痛和积水。”

董先生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啊?那,那岂不是没办法了?还是要去做手术?”

“那倒也不一定。”林远志摇摇头,“常规的利湿排石方药力道不足,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加上强有力的‘化石’药,尝试将结石先化小,再排出。”

“化石?”董先生眼睛一亮,“中药还能把石头化掉?像化学试剂那样?”

“可以这么理解,但原理不同。”林远志拿起处方笺,一边思考一边说,“我给您开两个方子:一个汤剂,补肾健脾,清利湿热,改善产生结石的内环境,相当于治本和提供排石的动力;另一个做成散剂,专门攻坚化石,针对结石本身。两者配合,效果更好。”

他笔下飞快,很快写出了两个方子。

汤剂方:巴戟天、桑寄生、金毛狗脊、炒白术、人参、茯苓、薏苡仁、金钱草、海金沙、石韦、车前子、甘草梢。

散剂方:硝石、鸡内金、滑石、甘草。

并注明:等份,研极细末,装胶囊。

写完后,他将处方递给董先生。

董先生接过,先是粗略扫了一眼汤剂,点点头。

但当他的目光落到散剂方上第一个药名时,瞳孔骤然收缩,脸色瞬间变了!

“硝石?!”他猛地抬起头,声音因为极度震惊而拔高,甚至带上了质问的语气,“林医生,这硝石,是不是就是那种、那种用来做火药、做烟花的硝石?”

“可以这么说。”

”林医生,开什么玩笑,你让我吃火药?!这玩意儿是能吃的吗?有毒的啊!”

董先生情绪激动,几乎要从椅子上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