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末代中医 > 第385章 你告诉我你只是个理论派?

第385章 你告诉我你只是个理论派?(2 / 2)

开完方子,籍有云重新“武装”好自己,准备离开。临走前,他再次郑重叮嘱:“林医生,还有这位助理,今天我来的事情,千万千万要给我保密!这要传出去,我又得上热搜,被黑粉嘲笑了……”

林远志郑重承诺:“放心,保护患者隐私是我们的基本原则。”

文静如也连连保证:“籍先生,我们一定守口如瓶!”

籍有云和保镖悄然离去后,诊室里,文静如依然难掩兴奋,激动地对林远志说:“天啊!林医生,我们医馆的名气现在真是不得了了!连籍有云这样的一线大明星都慕名而来了!真想不到他居然会看《是非说》那种偏理论的综艺!”

林远志一边整理病历,一边平静地说:“他自己不也说了吗,人无完人。明星也是人,只要是人都会生病,会有烦恼。脱发这种问题,在旁人看来或许无关紧要,但对当事人,尤其是靠形象吃饭的艺人来说,可能就是天大的困扰。”

傍晚,出诊时间到。萧宣准时开车来到医馆楼下。林远志和文静如下楼,发现萧宣今天换了一辆新车——一辆崭新的进口豪华商务SUV,线条流畅,气质沉稳,与之前那辆低调的国产SUV截然不同。

林远志坐进宽敞舒适的后座,有些诧异地问:“宣姐,怎么忽然换新车了?”

萧宣熟练地启动车子,语气轻松地说:“医馆现在发展势头这么好,规模、口碑、营收都上了一个大台阶,我们这些‘门面’配套当然也得跟上档次嘛。我可不是那种抠门的老板,该花的钱就得花,这也是展现我们医馆实力和形象的一部分。”

文静如也附和道:“这车真舒服!宣姐有眼光!”

车子平稳行驶在路上,文静如一时兴奋,没忍住,对萧宣说:“宣姐,你知道吗?今天上午,那个大明星籍有云,居然偷偷来我们医馆看病了!”

没想到,萧宣通过后视镜看了她一眼,嘴角微扬,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我猜到了。就是那个捂得严严实实、还带个保镖的人,对吧?当时他刷身份证取号,我从后台系统看到了他的实名——籍上虹。我一看这名字,再联想那架势,就猜到八九分了。”

文静如见萧宣已经知道,便放开了,叽叽喳喳地把籍有云来看脱发的详细经过说了一遍,包括他扯下假发露出稀疏头顶的惊人一幕。

两个女人顿时找到了共同话题,在车里嘻嘻哈哈地讨论起了关于籍有云的八卦。

萧宣笑着说:“他的黑粉确实天天拿他脱发这事儿玩梗,不过除此之外,也实在找不出他什么别的黑点了。籍有云这人,出道五年,零绯闻,业务能力能打,唱歌跳舞演戏都还算用心,对待粉丝也挺真诚,在圈内口碑不错。”

文静如点头:“是啊,所以他的粉丝忠诚度特别高。要是林医生真能把他的脱发治好,这事儿万一传开……”

她想象了一下那个场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萧宣接过话头,眼神中带着商业的敏锐:“那效果可就不得了了!脱发,这可是世界性难题,困扰着多少人!连明星那么有钱有资源都治不好,更别说普通人了。

你别以为只有女人在意头发,男人在意起来,可比女人还厉害!看看欧美,那么多秃顶的,你以为他们不在意?植发行业在欧美火了几十年,市场规模巨大,就是因为需求太旺盛了!要是籍有云这个活广告成功了,来咱们林医馆治疗脱发的号,恐怕得排到三年后去了。”

车子开了大约半小时,驶离市区,进入城郊结合部,最后开进了一个挂着“吴记农庄”招牌的大型农家乐停车场。

停车场里已经停了不少车,看来生意不错。

萧宣停好车,对林远志说:“咱们看完病,今晚就在这儿吃饭。农庄主人吴老板说了要招待我们,随便点菜,别客气。”

林远志看了看周围环境,问道:“这次是给谁看病?什么情况?”

萧宣却卖了个关子:“你等一下进去看看就知道了,现在先保密。”

文静如好奇:“宣姐,都是自己人,这还用保密啊?”

萧宣解释道:“因为远志经常说,看病最忌先入为主。如果只听个病名,没见到病人本人,没经过望闻问切,脑子里就容易形成固定思维,影响辨证。所以我觉得,不要提前告诉他,让他见到病人后,从头开始诊断,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最客观准确。”

文静如佩服地说:“宣姐,你考虑得真周到!跟林医生共事久了,你都快成半个专家了!”

萧宣笑了笑,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亲昵:“那是,我跟远志共事这么久了,他的一些习惯和原则,我还是比较了解的。”

这时,农庄里走出几个人,为首的是一对中年夫妇,男的看起来憨厚朴实,女的脸色有些苍白,精神略显萎靡。萧宣低声对林远志说:“病人就是那位穿蓝衣服的女士,吴夫人。”

三人下车,迎了上去。互相介绍后得知,男的是农庄的老板吴先生,生病的是他的夫人。

吴先生热情地将他们请进一个布置雅静的包间客厅。

落座后,吴先生开始介绍病情:“林医生,真是不好意思,劳您大驾跑一趟。我内人这病,折腾快两个月了。就是低烧不退,体温不高,一直在37度3到37度6之间徘徊,但人就是不舒服。去市里最好的医院住了十天院,全身检查做了个遍,血常规、尿常规、胸片、颈椎X光……结果出来,既不是细菌感染,也不是病毒感染,没有炎症指标,白细胞也正常,所有的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

医生也纳闷,用了抗生素、消炎药,完全没效果。没办法,只好出院。听说林医生您医术高明,我们挂您的出诊号,等了一个月才排上。”

算下来,吴夫人这莫名其妙的低烧,已经持续了整整两个月。

吴夫人在一旁补充,声音有些虚弱:“就是觉得头晕、心慌、睡不着觉、多梦,吃不下饭,浑身没力气,而且脖子和后背又酸又痛,难受得很。”

林远志点点头,示意吴夫人伸出手,为她仔细诊脉。

脉象细数,跳动较快但力量不足。

观其舌:舌质颜色偏淡,舌体不算胖大,也不红,苔色白。

这分明是虚热的典型表现,而非实热。

他沉思片刻,结合吴夫人的所有症状,心中已有了清晰的辨证。

他开口解释道:“吴夫人,你这个病,从中医角度看,根源在于心、脾、肝三脏俱虚,兼有虚火上炎。”

他详细分析道:“脾脏虚弱,运化功能差,所以您会胃口不好,吃不下东西,气血生化无源,自然浑身无力。心血亏虚,心脏失去濡养,就会心悸、心慌;血不养心,心神不安,所以失眠、多梦。

同时,因为阴血不足,会导致虚火内生,这本该潜藏的火向上飘,所以引起低烧不退。

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你长期失眠,暗耗肝血,肝血不足,不能濡养筋脉,所以脖子、后背的经络得不到滋养,就会酸痛。这几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

吴先生和吴夫人听得连连点头,觉得林远志的分析句句说在了点子上。

“所以治疗上,需要健脾养心、补气养血、柔肝舒筋,兼清虚热。”林远志一边说,一边拿出处方笺,开始写方。

他用的底方是中医著名的补益方剂——归脾汤的思路,但根据吴夫人颈背酸痛的症状进行了加减。

药方如下:党参80g,白术(炒)160g,炙黄芪80g,炙甘草40g,当归160g,川芎160g,茯苓160g,远志(制)160g,石菖蒲160g,酸枣仁(炒)80g,龙眼肉160g,葛根40g,大枣(去核)40g。并在下方注明:炼蜜为丸,每丸9g,

每日两次,每次一丸。此为一个月量。

吴先生伸头一看药方,看到后面好多味药都是160克,不禁咂舌:“林医生,这……这一副药量也太大了吧?得多大的锅才能煮得下啊?而且那么浓的药汤,怎么喝得下去?”

吴夫人也附和:“是啊是啊,看着就吓人。”

林远志闻言笑了起来,指着处方下方的备注说:“吴老板,吴夫人,你们误会了。我这方子到我们医馆的药房,由药师用专门的设备把它们打磨成细粉,然后加入蜂蜜,制成一颗颗方便吞服的小药丸。这是一整个月的总量,不是一次的剂量。”

夫妻俩这才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笑了:“原来是这样!是我们不懂,闹笑话了。好好好,一定按时服用!”

之后,吴先生热情地邀请道:“林医生,萧掌柜,文助理,隔壁包厢已经准备好饭菜了,都是我们农庄自己种的菜、养的鸡鸭,都是热乎的,请三位一定赏光,一起吃个便饭。”

盛情难却,林远志、萧宣和文静如便与吴老板一家人共进晚餐。

饭菜确实丰盛可口,充满了农家风味。

回去的路上,坐在舒适的新车里,萧宣问林远志:“远志,像吴夫人这种查不出原因的长期低烧,在临床上常见吗?一般都是怎么引起的?”

林远志望着窗外的夜色,回答道:“低烧不退其实并不少见,有时候就是查不出问题。有的人可能持续几天或几个月后自行消退,但也有人能迁延数年,非常消耗人的气血和阳气。

引起的原因很多,绝非单一病机。比如有外寒内热,郁而发热的;有阴虚火旺,虚火上炎的;有湿热蕴结,缠绵不解的;有脾虚肝旺,气机郁滞化热的;也有像吴夫人这样,气阴两虚,无力敛阳的……

情况复杂,必须见到病人,详细辨证,才能抓住病机,对证下药。。”

文静如在一旁感叹道:“所以我说我干不了临床嘛!可能性太多了,病因病机千变万化,我这脑子实在转不过来,想想就头大。”

她的话把大家都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