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火源。”林远志说。
乘务员立刻反应过来:“我们有电子点烟器!是提供的!”
很快,一个列车员取来了电子点烟器。
林远志熟练地用点烟器依次点燃艾灸贴上的艾绒柱,待其冒出徐徐艾烟、散发出浓郁的艾草香气和温热感后,迅速将其分别贴在小女孩的神阙穴(肚脐)、关元穴、中脘穴上。
艾热透过皮肤,开始向体内渗透。
接着,他让文静如和一位乘务员帮忙,用一条干净的毛毯轻轻盖在孩子的腹部以上,防止空调冷风直接吹到正在艾灸的穴位,母亲则小心地用膝盖撑起毛毯一角,形成一个温暖的局部空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吸烟区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那三处微微冒着细烟、散发着药香的艾灸贴,以及孩子母亲紧张无比的脸。
刘永华医生紧盯着孩子的反应,眼神中充满了怀疑、好奇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窗外景色飞速倒退,车内时间却仿佛凝固。
大约过了五分钟,奇迹发生了!
孩子那撕心裂肺的、沙哑的哭闹声,逐渐减弱了,变成了断断续续的、委屈的抽噎。
又过了一会儿,抽噎声也停止了,小家伙开始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最后甚至把手指塞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吸吮起来。
她那原本紧绷蜷缩的双腿,也不知不觉地放松了下来。
“好了,好了!律律不哭了!律律好了!”母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瞬间喜极而泣,激动得语无伦次,紧紧抱住孩子,不停地对林远志鞠躬,“谢谢!谢谢您林医生!太感谢您了!”
这一幕,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随即爆发出低声的惊叹和由衷的掌声。”
刘永华医生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这一幕,推了推滑落的眼镜,喃喃自语:“这怎么可能?艾灸,只不过是物理温热刺激,竟然能如此快速缓解平滑肌痉挛?这不符合……”
林远志见状,示意文静如将已经燃烧殆尽的艾灸贴取下妥善处理。他对母亲温和地叮嘱道:“孩子刚缓解,腹部还需保暖,避免再受凉。回家后喝点温水,饮食清淡。如果再有不适,及时去医院检查。”
母亲非要留下联系方式,说以后一定要去广南登门拜谢。
文静如礼貌地递上了一张林医馆的名片。
林远志点点头,便准备和文静如返回座位。
刘永华医生却猛地回过神来,急忙追上两步,语气变得异常谦逊和恳切:“林医生!请留步!冒昧请教,这到底是什么原理?艾灸的温热,是如何如此快速地起到解痉止痛效果的?这太不可思议了!”
林远志停下脚步,看着这位一脸求知若渴的心脏外科专家,沉吟了一下,坦诚地说道:
“刘医生,中医的理论体系与西医不同。从中医角度看,这是‘寒邪得温则散,气机得温则通’。艾灸的纯阳温热之力,穿透皮肤,直达深部寒凝痉挛之处,寒散则气通,气通则痛止。至于这背后的现代生理学、药理学机制,涉及能量代谢、神经调节、局部微循环改善等多方面,复杂而精妙,并非三言两语能解释清楚。如果您对此真有兴趣,或许可以从此开始,了解一些中医的基础理论和外治法。”
刘永华怔在原地,反复咀嚼着“寒得温则散,气得温则通”这八个字,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回到座位后,两名乘务长特意送来饮料和点心,代表列车组表示衷心感谢,并再三提出可以为他申报“见义勇为”奖励或宣传事迹。
林远志均婉言谢绝:“只是尽医生本分,遇到了,帮一把,应该的。不必宣传。”
态度一如既往地低调淡然。
等其他人都离开后,文静如忍不住小声说:“林医生,这事多么好的宣传素材啊,您也太低调了。”
林远志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淡淡一笑:“习惯就好。”
回到林医馆已是下午四点半。
诊室里还有不少预约好的病人在等候。林远志立刻投入工作,看诊、辨证、处方…一直忙碌到晚上七点多,才送走最后一位病人。
晚餐时,萧宣关切地问起羊城会议的见闻。
林远志只是简单说了几句会议规模和讨论议题,对于高铁上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急救事件,他却只字未提。
文静如见他不提,也只好保持沉默。
然而,在这个信息时代,想要完全低调并非易事。当晚,一段经过马赛克处理、但依稀能辨认出林远志侧影和那独特针灸盒的“高铁艾灸救童”视频,就开始在本地网络社群和短视频平台上流传开来。
发布者的配文充满了惊叹和猜测:“高铁上惊现神医!用几片艾灸贴,几分钟搞定哭闹不止的幼儿急症!听说好像是最近很火的广南那位林医生?求证实!”
视频迅速引发热议,评论区炸开了锅:
“卧槽!我还以为是谣言!这么神?!”
“虽然打了码,但那针灸盒肯定是林医生的!”
“这才是真正的中医急救啊!谁说中医只能治慢病?”
“不懂就问:艾灸不是保健用的吗?还能这么用?求科普!”
“炒作吧?肯定是托儿!艾灸能立刻止住肠痉挛?不符合科学!”
“@盛天医院刘医生视频里那个西医好像说是肠痉挛?求专业人士解读!”
“不管你们信不信,我反正信了!下次孩子肚子痛我也试试!”
“楼上别乱试!辨证不对会出事!还得是林医生这种高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