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越说越激动,指向自己那副异常沉重的眼镜:“林医生,我高度近视,一千多度!我怀疑就是当时那个坏了的眼镜,重量分布不均,所有压力都压在右边鼻托上,压迫到了眼眶周围的什么神经或者血管,才落下这个怪病的!您说有没有可能?”
林远志仔细倾听,身体微微前倾:“让我看看你的眼睛。”
他示意黄先生摘下眼镜。黄先生的眼眶周围皮肤并无异样,没有红肿,也没有明显的压痛点。
林远志又为他诊脉(脉象平和),观舌(舌淡红,苔薄白)。
四诊合参,竟然没有发现任何典型的、可供辨证的异常迹象。
林远志行医以来,第一次遇到如此“无证可辨”的情况。
他沉吟片刻,坦诚地说:“黄先生,你这个情况确实比较特殊。从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来看,暂时没有发现明显的寒热虚实偏向。
要不这样,我先帮您转号到杏仁堂总店,请那边经验更丰富的老先生们给您看看?他们见识广,或许…”
“不不不!”黄先生连忙摆手,脸上露出失望和急切,“林医生,不瞒您说,杏仁堂我早就去过了!挂了两次号,吃了快一个月的中药,什么杞菊地黄丸、驻景丸之类的方子,也做了眼部热敷,一点效果都没有!我是听说你思路活、敢用药,才特意托人抢了你的号,请假过来的!你再给好好看看?”
林远志闻言,心中一动。
杞菊地黄丸、驻景丸都是滋补肝肾、明目的经典方,常用于肝肾阴虚导致的眼目干涩、视物昏花。老专家用这些方子无效,说明病机可能并非简单的肝肾亏虚。
他再次陷入沉思,目光落在黄先生那副沉甸甸的眼镜上。
“压迫”、“气血不畅”、“单侧”、“与持续用眼相关”……这些关键词在他脑中盘旋。
忽然,一个源于《脾胃论》,专门治疗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导致头面官窍失养的方名跳入他的脑海——益气聪明汤!
《内经》云:“清阳出上窍”。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主升清降浊。
若中气不足,清阳之气不能上达头目,则耳目失聪,目倦眼花。
黄先生长时间佩戴重量失衡的眼镜,局部压迫或许只是一个诱因,其根本可能在于他本身中气偏弱,清阳本就升发无力,局部稍有阻滞(眼镜压迫),则气血更难上濡眼目,导致“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想到此处,林远志豁然开朗。
他提笔边写处方边解释:“黄先生,我认为你的问题根源可能不在眼睛本身,而在于脾胃气虚,清阳不升,头面气血供应不足,加上之前局部轻微压迫的诱因,导致右眼气血濡养失调。
治疗当以补中益气,升举清阳为主,佐以通络。试试这个方子——益气聪明汤加减:黄芪、党参、炙甘草补益中气;升麻、葛根升举清阳;蔓荆子清利头目;黄柏清降虚火(久视亦可伤血耗阴生虚热);加赤芍活血通络。
先开五剂。你这病时间不短了,调理需要过程,一周后应该能初步感觉到变化。”
黄先生虽然将信将疑,但还是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收了起来,连声道谢后匆匆离去。
一旁全程聆听的封总好奇地问:“师兄,这思路真新奇!为什么不用针灸直接疏通局部气血呢?”
林远志摇摇头:“他这是慢性虚证,并非急性瘀阻。针灸刺激虽好,但对于公务员而言,无法天天请假过来治疗。自己回去煮汤药更方便一点。气足则血行自畅,清阳得升则头目自清。”
刚送走黄先生,一个洪亮而熟悉的声音就在门口响起:“林医生!林馆长!恭喜发财啊!哈哈!”
只见牛大力精神抖擞地走了进来,身后依旧跟着几个伙计。
他大大咧咧地坐下,声音洪亮:“林医生,新馆子真气派!我来复诊了!您开的那药,吃了二十天了!说实话,脚底板没那么沉了,走路轻快不少,小便也痛快了,不黄不痛了!但是……”
他凑近些,压低了一点声音,脸上带着一丝急切和调侃:“但是那‘关键’的毛病,还是老样子,没啥起色啊!这啥时候能见效啊?”
林远志面色平静,为他诊了诊脉,看了看舌苔(黄腻苔已褪去大半),心中有了数:
“牛先生,湿热渐去,气血初通,这是好迹象。但病根深藏,恢复需要时间积累和药力持续作用。
阳事依赖于脏腑调和、气血充盈,非一朝一夕之功。方子我稍作调整,加强温通之力。你继续耐心服药,戒急戒躁。”
牛大力虽然心急,但对林远志的话还是信的,他收起新药方,拍着胸脯:“行!林医生,我信你!走了!”
说完,又风风火火地带着人离开了。
看着牛大力的背影,封总小声嘀咕:“师兄,他都六十多了。这年纪,就算没病,很多人也那啥了。这药真能行吗?会不会给对方期望太高了?”
林远志摇摇头,语气笃定:“年龄并非绝对界限。他虽年长,但体质尚可,脉象并非虚极之象。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得当,恢复部分功能是有可能的。”
中午,林医馆二楼宽敞明亮的员工餐厅里,摆开了两桌丰盛的定制午餐。
这是萧宣的主意,她说:“以后大家中午和晚上忙起来没空回家,就在这里吃。人多了一起吃饭热闹,也像个大家庭。”
饭菜由附近合作的餐厅专门配送,营养搭配均衡。
席间,气氛轻松融洽。
萧宣举杯,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来,大家一起敬远志一杯!祝贺林医馆开业大吉,也感谢大家今天的辛苦!以后这里就是咱们共同奋斗的新家了!”
众人纷纷举杯,向林远志表示祝贺。林远志也起身,心情愉悦,他小酌了半杯饮料,真诚地说:
“谢谢大家!谢谢萧掌柜!林医馆能顺利开业,离不开在座每一位的支持和帮助。以后还要倚仗大家共同努力!”
同事们纷纷笑着回应:“林医生太客气了!我们都是跟着您吃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