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末代中医 > 第351章 救灾网红医生

第351章 救灾网红医生(2 / 2)

“当然!随时欢迎!”萧宣爽快地答应,“您看明天上午方便吗?我们详细聊聊。”

第二天上午,林远志如约来到了位于老城区的杏仁堂。

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三层仿古建筑,黑底金字的匾额,红木门窗,门口挂着药幌子,散发着淡淡的、醇正的药香。

与周围现代化的商铺相比,它像一位沉静的隐士,自有一番气度。

一位穿着素雅旗袍的年轻女子迎了出来,她约莫二十五六岁,长发齐肩,明眸皓齿,气质干练中带着一丝书卷气。

“林医生,欢迎欢迎!比电视上看着更年轻,也更沉稳。”萧宣笑着将他引了进去。

馆内宽敞明亮,一排排古旧的药柜占据了大半空间,抓药师傅手法娴熟。

诊室设在两侧,用屏风隔开,环境清幽。来看病的人不少,但秩序井然。

萧宣将林远志请到二楼一间雅致的会客室,亲手沏了杯茶。

“林医生,不瞒您说,”萧宣坐下后,开门见山,“我们杏仁堂传到我父亲这一代,已经没人学医了。我祖父如今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在老家养老。我只能外请医生来坐堂。这些年,请来的医生流动性很大,要么医术平平留不住病人,要么有点名气就自己开诊所去了,一直没能找到一个能稳定下来、真正把这里当根基、医术医德都过硬的人选。”

她叹了口气,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传承艰难的无奈:“看到您在救灾中的表现,尤其是那种敢于在危急关头承担责任、又能静心反思纠错的劲头,让我觉得,您或许能帮助我们杏仁堂稳住局面。”

林远志静静地听着,能感受到这位年轻掌柜肩上的压力和诚意。

“不过,”萧宣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狡黠又略带歉意的笑容,“林医生,虽然我信得过新闻和我的初步判断,但毕竟事关杏仁堂的声誉和患者的健康,我还是得谨慎一点。您,不会介意吧?我想现场考您一道题。”

林远志闻言,非但没有不快,反而觉得理应如此。他点点头,神色坦然:

“萧掌柜客气了,这是应该的。医道严谨,关乎人命,理应慎重。若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来坐堂,那才是对病人不负责任,也会砸了杏仁堂百年老字号的招牌。你考吧。”

萧宣满意地笑了笑,然后轻轻扭了扭自己的脖子,微微蹙眉道:“我前几天不小心感冒了,发烧、头疼、嗓子也不舒服。现在感冒症状基本好了,烧也退了。但就这脖子,左右扭转的时候特别痛,牵扯着肩膀也不舒服,感觉筋绷着似的。贴了膏药,效果不大。您帮我看看,这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处理好?”

林远志仔细观察了一下她的动作和气色,然后说道:“麻烦萧掌柜伸舌我看一下。”

舌质偏红,苔薄黄。他又示意为她诊脉,脉象略弦。

“抬头低头痛不痛?”林远志问。

“低头还好,主要是左右转头的时候痛得厉害。”萧宣确认道。

林远志心中已有答案,他清晰地说道:“外感脖子疼痛,抬头低头痛,病在太阳经;左右转头痛,病在少阳经。都痛的话,那就是两经合病。表证虽解,但余邪未清,郁于少阳经脉,导致少阳经气不利,枢机不畅,所以才会脖子扭转疼痛,牵连肩部。膏药大多活血化瘀,并不对症。”

“那该怎么办?”萧宣追问,眼神里带着考校。

“喝小柴胡冲剂就可以。”林远志自信地回答,“柴胡疏解少阳郁滞。喝一两次,让郁结的少阳经气通畅了,脖子自然就松快了。”

萧宣听完,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脸上绽放出由衷的笑容和一丝惊讶:“林医生,您果然名不虚传!”

她拍手道,“不瞒您说,我昨天刚好跟我爷爷视频,顺便问了他我这脖子疼的问题。听我描述完症状,说的跟您几乎一模一样!也是让我去喝小柴胡冲剂,而且是不加蔗糖的。他说这是少阳经的问题,小柴胡汤主之!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这一刻,所有的试探和疑虑都烟消云散。

“林医生,欢迎您加入杏仁堂!”萧宣站起身,郑重地伸出手。

手续办理得出奇地顺利。

林远志提交了毕业证、学位证以及那份来之不易的《省内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

萧宣看到那份含金量很高的专长证书时,眼中再次闪过一丝赞赏。

考虑到林远志家离医馆有一段距离,为了方便工作,萧宣主动提出:“林医生,医馆三楼有几间空着的套房,平时是给值班的师傅或者远道而来的医师暂住的,设施齐全。您要是不介意,可以搬过来住,也省去每天奔波之苦。”

林远志想了想,觉得这样确实能更专注于学习和工作,便点头答应了。

“呃,萧老板,你不用老是用‘您’来称呼我,我实在不太习惯。”

“哦,不好意思,那我改掉称呼。那你也不用叫我萧老板,叫我一声宣姐好了。”

……

一切安排妥当,林远志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妈,我找到工作了。”

“啊?这么快?什么工作?在哪啊?”母亲很惊讶。

“在杏仁堂,坐诊医生。”

“杏仁堂?就老城区那个很有名的中医馆?哎?你不是说最不喜欢那种一天到晚坐在那里不动的工作吗?”母亲记得他之前的抱怨。

林远志顿了顿,回答道:“试试看吧。就当是积累经验了。”

母亲在那头沉默了几秒,似乎感受到了儿子心态的变化,最终说道:“行,你自己想清楚就好。反正你还年轻,多试试不同的路也好。在杏仁堂那样的大医馆,能学到真东西。”

挂断电话,林远志看着窗外杏仁堂幽静的庭院,深深吸了一口气。

不久,萧宣发来消息,说已经安排妥当,广告也已经打出去了,林远志明天早上就要去上班,希望林远志做好准备。

林远志没想到安排得这么快,不过既来之则安之。

经历过在抗洪抢险医疗队奋战的日子,对接下来即将面临的全新挑战,他觉得自己已经有了足够的抗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