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了十日的紧张救援,终于迎来了一丝喘息之机。
伴随着一阵由远及近的汽车引擎轰鸣声,一支悬挂着“广南市卫生系统应急救援”横幅的车队,缓缓驶入临时划出的停车区。
车辆停稳后,车门打开,十二名身穿统一蓝色冲锋衣、精神抖擞的医护人员陆续下车,他们带来了大量封装严实的药品箱、崭新的医疗器械箱。
这支增援队伍由六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和六名护理骨干组成。
五位女护士干练利落,一位男护士高大沉稳,他们迅速集结,与乔军医等前线人员进行了简短的对接。
新到的医生们立刻被分配到不同诊区,极大地增强了诊疗力量;护士们则迅速接管了输液室、换药室和药品管理工作,带来了更规范的护理流程。
整个医疗站的运转效率肉眼可见地提升了,连日来超负荷工作的乔军医、林远志和志愿者们终于能稍微松一口气。
林远志正在帮忙分诊新送来的一批轻微擦伤的患者,一个带着惊喜和熟悉感的女声在他身后响起:“远志?真是你啊?”
他闻声回头,看见一位推着治疗车、正准备去给病人换药的护士正停下脚步,惊讶地望着他。
“玉兰……”林远志也有些意外,直起身笑了笑,“你也参加救援队了?”
“院里组织报名,说必须出一个人,然后我就来了。没想到能在这碰上你。”
薛玉兰推着车走近几步,打量了一下林远志身上沾染了药渍和泥土的白大褂,以及周围略显简陋的环境,语气里带着一丝不解和关切。
“你怎么会在这儿?不是回学校了吗?”
在她看来,以林远志的扎实功底和悟性,留在市里的大医院好好发展,争取早日考下执业证才是正途,跑到这危险又艰苦的一线来做纯志愿者,似乎有些“不划算”。
林远志语气平静,一如往常:“都已经考完毕考了。这里是我爷爷出生长大的地方。看到老家受灾,心里放不下,就过来了。”
薛玉兰恍然,随即笑了笑,她的理由则更为现实和直接:“哦,是这样。我嘛,想着这次参加紧急医疗救援是重要经历,回去后评优晋升、甚至争取编制上都能加分,算是积累资本吧。”
她毫不避讳自己的考量,接着问道:“你在这边怎么样?我看这条件挺艰苦的,病人多吗?”
“强度非常大,”林远志实话实说,“不只是受灾群众,还有很多来支援的部队战士,感冒发烧、皮肤感染、腹泻痢疾、肌肉劳损,各种情况都有,人手一直非常紧张。不过现在你们来了,就好了很多,终于能轮换休息一下了。”
他确实感到肩上的压力骤然减轻。
新增的十二名专业医护,像一股生力军,让诊疗和护理工作变得井井有条,他也终于能有一些时间喘口气,或者在医疗站内走动观察。
两人正聊着,乔军医风风火火地找了过来,脸上带着藏不住的喜色,老远就喊:“小林!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他冲到林远志面前,用力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声音洪亮:“金指挥员!喝了你的药,才两剂!嗓子疼大大减轻了!身上也觉得暖和了,有精神了,刚才还主持了个短会。他对你是赞不绝口啊!这不,又催着我问你那事考虑得怎么样了?”
他挤挤眼睛,压低了些声音,但周围的薛玉兰等新来的人都听得见。
“加入我们的事,首长可是动了真格的!待遇、编制,包在他身上!怎么样?这回总该点头了吧?”
林远志无奈地笑了笑,依旧用之前的理由温和却坚定地婉拒:“老乔,替我谢谢首长厚爱。但我真的还需要一些时间考虑清楚,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先把救援工作做好。”
乔军医看他态度依旧,有些恨铁不成钢地摇摇头:“你小子,这脑子咋就这么轴呢?好吧好吧,不逼你。但这话我可给你带到了,你再好好琢磨琢磨!这机会多少人求都求不来!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说完,他又忙别的去了。
薛玉兰在一旁听得真切,眼中闪过惊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她低声对林远志说:“部队首长亲自邀请?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啊!待遇和发展都比在地方医院强多了,你怎么还犹豫?”
她有些难以理解林远志的想法。
林远志只是淡淡笑了笑,没有过多解释。
时近中午,炊事班不知从何处筹措来几大筐鲜活的螃蟹,蒸熟了抬到操场上,红彤彤的蟹壳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这对于连续多日以方便食品和简单饭菜果腹的救援人员、战士们以及部分安置点的群众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慰藉和惊喜。
大家纷纷围拢过来,领取属于自己的那份,气氛一时变得轻松热闹,仿佛暂时忘却了连日的疲惫和紧张。
有位看起来怀孕约六七个月的年轻孕妇,看着肥美的螃蟹,刚想伸手去拿,却被身旁的婆婆一把拉住,婆婆一脸紧张,压低声音却语气坚决:“哎呀!不能吃!不能吃螃蟹!螃蟹大寒还活血!吃了要动胎气的。搞不好会流产,为了我孙子,你可千万不能贪嘴!”
孕妇看着螃蟹,舔了舔嘴唇,脸上写满了渴望和犹豫。
这时,那位新来的男护士曹云平正好在旁边帮忙分发螃蟹,听到了婆婆的话。
他对传统禁忌颇不以为然,立刻插话道:“阿姨,您这说法不科学!螃蟹富含优质蛋白和微量元素,孕妇适量食用完全没问题。说吃螃蟹会导致流产,根本没有可靠的医学证据支持!国内外的医学文献和流行病学调查都没有报道过因为吃螃蟹导致流产的案例。中医那种‘性寒活血’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可以说是……呃,不太站得住脚。”
他原本想说得更直接,但考虑到场合,稍微委婉了一些。
他的话音刚落,立刻引来周围几个同样受过现代医学教育的年轻医生和护士的低声附和:
“曹护士说得对,关键是煮熟和适量。”
“很多传统禁忌其实都是没有根据的。”
“孕妇营养均衡更重要。”
那位婆婆被这么一说,有点下不来台,但依然固执地嘟囔:“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嘛,出了事谁负责?”
薛玉兰也在一旁,她看了看沉默不语的林远志,用手肘轻轻碰了他一下,低声问:“怎么?你们中医的说法被驳了,不高兴了?”
她知道林远志是学中医的,曹云平的话几乎是指着鼻子否定中医的理论。
林远志只是淡淡地笑了笑,摇了摇头,没说什么。他并不想在这种场合与人争论饮食禁忌的问题,尤其对方还是新来的同事,争论并无意义。
但一旁的乔军医看不下去了。
他本就欣赏林远志,又看不惯曹云平那种完全否定传统的态度,立刻粗声粗气地开口道:“哎!小曹护士!话别说得那么绝对!这里就站着一位正儿八经的中医高手呢!小林,你来给他们说道说道,这螃蟹到底怎么回事?中医是不是就真是‘无稽之谈’。”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林远志身上。
曹云平也看向他,眼神里带着挑战的意味。那位孕妇和婆婆也期待地看着他。
新来的医护人员和周围的战士、群众都好奇地望过来,想听听这位被乔军医称为“高手”的年轻志愿者会怎么说。
林远志叹了口气,知道躲不过去了。他站起身,语气平和却清晰地说道:“曹护士说的,有道理,但不全对。”
他先肯定了对方的部分观点:“首先,适量食用彻底蒸熟的螃蟹肉,对于大多数身体健康、无特殊过敏史的孕妇来说,确实是安全的,并不会直接导致流产。现代营养学证实了它的营养价值。”
然后,他话锋一转,开始解释中医的理论:“中医理论中,螃蟹确实被认为性偏寒,有活血散瘀的功效。但这个‘活血’的作用,主要在于蟹壳,中医入药常用的是炮制过的蟹壳(如炙酥后研末),用于治疗瘀血肿痛等症。
而我们日常食用的是蟹肉,其‘活血’之力微乎其微,其‘寒性’也经过蒸煮加热而大大减弱。所以,正常饮食,根本达不到‘导致流产’的强度。
古人之所以有此告诫,多是因为古代卫生条件差,食用水产品容易引发腹泻等肠胃问题,对于孕妇而言,严重的腹泻腹痛有可能间接诱发不适,古人归因于食物本身,形成了禁忌。
再加上蟹壳的药用功效被笼统地套用到了食用上,才有了这个流传甚广的误解。”
他最后总结道:“所以,关键不在能不能吃,而在于个人体质和食用量。如果孕妇本身体质虚寒,容易腹泻,或者有习惯性流产史,那么谨慎起见,少吃或不吃寒凉食物是应该的。但对于大多数健康的孕妇,适量品尝完全没有问题,婆婆不必过度担心。”
这一番解释,既肯定了现代科学的观点,又阐释了中医理论的来源和适用范围,逻辑清晰,客观公允,让人信服。
那位孕妇听完,眼睛一亮,高兴地拿起一个螃蟹:“林医生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她婆婆虽然还有点将信将疑,但也没再坚决阻拦。
周围之前支持曹云平的医护人员也纷纷点头,觉得林远志说得更有道理。就连曹云平也摸了摸鼻子,没再反驳。
那些曾经被林远志救治过的灾民和战士,更是出声支持:
“林医生说得好!”
“我相信林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