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末代中医 > 第346章 你想搞特殊是吗?

第346章 你想搞特殊是吗?(1 / 2)

救灾工作进入攻坚阶段,水位持续下降,但清理废墟、防疫和医疗保障的任务愈发繁重。

临时救灾指挥中心设在相对完好的西虹市第三中学主楼内,电话铃声、电台呼叫、人员调度声此起彼伏,气氛紧张得像一根绷紧的弦。

最高指挥员金国山,这位素以精力充沛、作风硬朗著称的军官,此刻却像换了个人。

他脸色晦暗,眉头紧锁,一只手无力地撑着额头,另一只手捂着喉咙,不时发出压抑而痛苦的干咳声,声音嘶哑得几乎说不出话。

他的办公桌上,除了堆积如山的文件和地图,还散落着几种抗生素药盒和一小瓶知名中成药“六神丸”。

“老乔、老乔来了没有?”金国山艰难地对着通讯员挥挥手,声音如同砂纸摩擦。

老乔很快赶了过来,一看金国山的状态,心里就咯噔一下:“首长,您这老毛病又犯了?”

金国山痛苦地点点头,嘶哑地说:“三天了,吃了头孢还有这六神丸,一点不见好,反而越来越重。有点怕冷,后背、腰酸疼得直不起来,浑身都不对劲。这样下去指挥工作要耽误了!”

乔军医立刻为他检查,一看咽喉,只见咽部黏膜颜色紫暗,肿胀明显,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触手额头微烫但手足发凉。

听了听肺部,呼吸音粗,伴有痰鸣,但咳痰费力。

“首长,症状确实有点严重。”乔军医眉头紧锁,“我先给您挂上点滴,补充点能量和维生素,再用点激素和雾化缓解一下急性症状试试。”

持续两天的静脉输液和雾化治疗,金国山的病情却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反而畏寒乏力、腰背酸痛更加严重,精神愈发萎靡,几乎无法主持会议。

“老乔!你这法子不灵啊!”金国山有些焦躁,也更虚弱了,“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再这样下去,要误大事了!”

乔军医也是满头大汗,压力巨大。

他猛地一拍脑袋:“对了!怎么把他给忘了!首长,您等等,我去请个人!说不定他有办法!”

不一会儿,乔军医拉着林远志匆匆赶了过来。

“首长,这位是小林医生,林远志,中医,针灸用药都是一把好手,在

金国山抬起沉重的眼皮,打量了一下年轻的林远志,眼神里闪过一丝怀疑,但病痛的折磨让他还是点了点头,勉强伸出手腕。

林远志没有多言,沉心静气,仔细为金国山诊察。

他不仅诊了脉(沉细),看了舌(淡胖,苔白水滑),还详细询问了诸多细节:小便清长,大便稀溏不成形,痰多而粘、咳吐不爽、胸闷脘痞,口中虽干但确不欲饮,周身酸重疼痛,以腰背为甚。

最后还问之前服用过什么药物。

片刻后,林远志心中已有定论。

他看向金国山和乔军医,语气沉稳而肯定:“这不是简单的上火或细菌感染。”

“哦?那是什么问题?”金国山嘶哑地问。

“您的病机是:少阴阳虚,外寒内饮,虚阳上浮,寒客咽嗌。”林远志清晰地说道,“平素可能就有些阳虚的底子。这次洪灾,连日劳累,又外感风寒湿邪。寒邪外束,阳气更虚,无法温运水液;虚阳上浮,郁于咽喉,所以咽痛剧烈、咽部紫暗,但这是一种虚火,并非实热。所以越用抗生素和清热解毒的药,越会损伤阳气,导致病情加重。”

这一番透彻的分析,让金国山和乔军医都听得怔住了。

尤其是金国山,他患慢性咽炎多年,看遍中西医,大多是“慢性炎症”、“上火”、“免疫力低”之类的解释。

“那该怎么治?”金国山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急切和希望。

“以温阳散寒,化饮利湿,引火归元为主。”林远志成竹在胸,“方药可以用《伤寒论》中的半夏散及汤(半夏、桂枝、甘草)为基础方,它能散寒开结,化痰利咽。再加入附子、细辛、桔梗。方散寒化痰散结。”

他顿了顿,补充道:“服药后,咽痛可能会有所缓解,但你这病根在于阳虚寒湿,需要长时间温阳化湿、调理体质,才有可能根治,防止复发。”

“根治!”金国山听到这两个字,眼睛猛地亮了起来,声音都因激动而更加嘶哑,“你是说我这老毛病,能根治?”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困扰他十几年、让他痛苦不堪的顽疾,竟然有根治的希望?

“理论上,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得当,坚持调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是有很大希望达到临床治愈,即长期不复发状态的。”林远志肯定地回答。

“好好!就用你的方子!老乔,赶紧安排人按林医生的方子抓药煎药!”金国山仿佛被打了一剂强心针,精神都振奋了不少。

林远志开具了药方:制附片(先煎)、桂枝、细辛、法半夏、桔梗、炙甘草。并详细交代了煎服方法和注意事项。

林远志离开后,金国山难掩激动,对乔军医感叹道:“老乔,你从哪儿挖来这么个宝贝?年纪轻轻,眼光毒辣,还敢说能‘根治’!这小伙子,是个人才,不给部队效力可惜了。”

乔军医笑道:“首长,这可是我们自己培养——哦不,是灾区发掘的‘高手’!怎么样?有两下子吧?”

金国山郑重地说:“这样的人才,不能放走!老乔,你想办法,做做工作,必须把他吸收到我们部队医疗系统里来。待遇、编制,我来安排!”

“是!首长!我尽力去做工作!”乔军医立刻领命,心里也开始盘算起来。

下午,天气闷热。

在学校操场的临时就餐点,林远志和一群刚换班下来的战士们蹲在地上,吃着简单的盒饭。

虽然劳累,但气氛轻松,大家有说有笑。

乔军医看准时机,端着自己的饭盆凑到林远志身边蹲下,用胳膊肘碰了碰他:“哎,小林,跟你商量个正经事。”

“老乔,你说。”林远志咽下嘴里的饭。

“上午的事,你处理得漂亮!首长对你赞不绝口!”乔军先夸了一句,然后压低声音,“首长发话了,像你这样有真本事的人才,留在地方太浪费了!想特招你入伍,进部队医院,或者直接到一线作战部队当军医!怎么样?有兴趣没?这可是个好机会!金指挥员亲自打招呼,手续、编制都好办!”

林远志愣了一下,放下饭勺,沉默了几秒钟,缓缓摇头:“忽然要我加入部队,我还没想好。这件事太大了,我需要时间考虑。”

乔军医没想到他会拒绝得这么干脆,有点急了:“哎,你小子!这可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机会!部队待遇好,稳定,有地位,还能跟着部队到处走,见识广!比你以后自己今后进医院或者开个小诊所强多了!再说了,部队官兵训练伤、职业病多,风寒湿痹、跌打损伤、失眠焦虑,都是你的用武之地啊!”

林远志的目光望向远处还在忙碌清理废墟的战士们,眼神有些复杂:“老乔,我明白您的好意。部队很好,官兵们也需要帮助。但我学医的初衷,是想更自由地探索和实践中医,可能部队的纪律和体系,对我来说是一种约束。我还没想清楚自己未来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所以抱歉,我现在不能答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