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远志的工作并未结束。
他判断孩子风寒未解,筋脉失养,病根未除。他立刻对李大姐说:“大姐,麻烦帮我找个能煎药的小锅和炉子,需要马上用药巩固,不然等一下可能还会复发。”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林远志从自己用板车拖来药材包里,迅速而精准地称取出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葛根等药材。
就在礼堂的角落,他用志愿者找来的小砂锅和便携式瓦斯炉,当场急煎起来。
药材的清香渐渐弥漫开来,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
药煎好后,放在窗边晾了几分钟,林远志小心地将温热的药汁一点点喂入孩子口中。
“这是桂枝加葛根汤,能解肌发表,生津舒筋,针对这种外感风寒引起的痉证有奇效。”
约莫半小时后,孩子身上微微出了一层细汗,体温降至正常,脸色恢复红润,甚至小声嘟囔着“饿”。
整个礼堂,鸦雀无声,继而爆发出更加热烈的议论。
之前那些坚决拒绝针灸、对中医嗤之以鼻的家长,此刻脸上的表情复杂极了。
那位戴眼镜、质疑最激烈的父亲,第一个反应过来。
他抱着自己眼睛红肿、痛苦呻吟的儿子,快步冲到林远志面前:“林医生!对不起!刚才我们错怪你了!求求你,给我儿子治疗吧!”
这一声呼喊,如同打开了闸门。
“林医生!也给我家孩子看看吧!”
“我们也要针灸!我们不怕疼!”
“求你救救孩子!”
家长们抱着孩子,瞬间将林远志围得水泄不通,眼神里充满了信任和期盼。
李大姐帮忙维持秩序:“大家别急!排好队!一个个来!林医生,需要我帮什么忙?”
林远志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但脸上只是露出温和的笑容,点点头:“好,大家别急,排好队,我一个个看。”
他重新拿出针灸包,酒精棉球仔细消毒。
面对第一个因为害怕而哭泣的小女孩,他柔声安慰:“小朋友,别怕,像小蚂蚁轻轻夹一下,很快就不痒不痛了。”
一个、两个、三个……
当林远志为最后一个红眼病孩子扎针后,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一个身影磨磨蹭蹭地挪到了他面前。
正是之前言辞最激烈的甄大强。
他佝偻着腰,脸上满是复杂的表情,交织着尴尬、羞愧、还有一丝重新燃起的、微弱却迫切的光。
他搓着干瘦的手,声音沙哑而低沉:
“林医生,我这张臭嘴,刚才都是我胡说八道。你千万别往心里去。我给你道歉。
“这老胃病,折磨我这么多年了,生不如死。你看,能不能帮我瞧瞧?
我之前可能是真遇上骗子了。我没福气,没遇到像你这样有真本事的。机会难得,我想拜托你给我治治这病……”
林远志指了指旁边的凳子,语气平和而真诚:“甄大哥,快请坐。过去的事,不提了。来,我先给你诊诊脉,你慢慢说,到底怎么个不舒服法。”
他仔细地为甄大强切脉,查看舌苔,耐心询问每一个细节。
甄大强还拿出手机,展示过去看中医的处方签。
林远志大致看了一下,基本都是补脾燥湿的方子,什么苍术、茯苓、厚朴、干姜、陈皮、吴茱萸……之类。
舌红少苔,舌面裂纹,脉象细数,应该是过去使用温燥药太多,服用时间太长,伤了胃阴。
目前手头的药材里,并没有补阴的中药。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大事。
只要开个药方给甄大强,让他去找间药店按方抓药就可以了。
麦冬、铁皮石斛、北沙参、莲子、玉竹、生地……
“这个药方,你拿着,先吃几副药看看效果,如果觉得有好转,再来找我复诊。我这几天应该都还在这里。”
“好的,谢谢!太感谢了!”
甄大强离开后,老乔忽然出现在林远志身后。
“好小子!干得漂亮!我果然没看走眼!”
“老乔。你怎么来了?”
乔军医用力拍了拍林远志的肩膀,力道大得让林远志晃了一下:“我来凑热闹啊。刚才都听说了,好家伙,你小子在这礼堂里可闹出大动静了!行啊!真给我长脸!”
他声音洪亮,毫不避讳周围的群众,语气里充满了自豪,仿佛林远志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兵。
“说真的,小林,一开始老乔我让你留下,是看你证照齐全,有点本事,想着多个人多份力。没想到,你小子是真有料,关键时刻顶得住,镇得住场子!”
他顿了顿,语气深沉了些:“咱们这救灾,不光是要把堤坝堵上,把水排干,更要把人心的‘病’给治好。你做的,就是这事!好样的!”
林远志被乔军医这一顿连夸带训说得有些不好意思,忙道:“您过奖了。”
“诶!别谦虚!”乔军医一摆手,“在我们部队里,奖罚分明!该夸就得夸!你大胆干,需要什么支持,尽管跟我提!老子给你撑腰!”
说完,他转向周围那些带着感激目光的群众,大声道:“乡亲们放心!有我们在,一定尽全力让大家伙儿都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