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天光未亮,嘹亮的军号声便刺破了灾区临时营地的寂静。
引擎轰鸣,人影绰绰,战士们迅速集结,再次奔赴抗洪一线。
林远志匆匆用过简单的早餐,与乔军医一同清点药品器械。
几辆军用卡车和冲锋舟陆续返回,卷起泥泞。
车上载满了从更深处灾区解救出来的群众,他们大多衣衫褴褛,面带疲惫与惊恐,被临时安置在北郊一所侥幸未被完全淹没的废弃小学里。
小学的操场泥泞不堪,主楼虽显破败,但结构尚存。
最大的礼堂被紧急征用为临时医疗救助站。
当林远志跟随医疗队踏入这里时,一股混杂着消毒水、汗液、霉味和淡淡血腥气的热浪扑面而来。
有限的两医生和几名志愿者如同救火队员,在人群中穿梭,进行着最基础的清创、包扎和药品分发,忙得脚不沾地。
林远志被指派负责内科和杂症区域。
礼堂角落用破旧课桌勉强围出一小块隔离区,里面坐着七八个孩子,年龄从五六岁到十二三岁不等。
这些孩子眼睑高度红肿,结膜充血如兔眼,泪液和粘稠分泌物不断溢出。
他们畏光地眯着眼,不时因难以忍受的痒痛而试图用手揉搓,又被身旁焦虑的家长厉声制止。
“医生!医生快来看看!孩子的眼睛红得吓人,又痒又痛,见光就流泪,怎么办啊!”
一位母亲看到穿着白大褂的林远志,如同看到救星,带着哭腔喊道。
负责该区域的志愿者李大姐,一位四十多岁、面带倦容但眼神坚毅的妇女,叹了口气对林远志解释:“林医生是吧?这几个孩子是昨天从重灾区转移来的,估计是泡了脏水又密集接触,急性结膜炎,传染性强。用了带来的抗生素眼药水,效果不太理想,红肿痒痛没怎么缓解,只能先隔离。唉,看着孩子受罪,心里真不是滋味。”
林远志仔细观察后,对李大姐和围过来的几位家长温和地说:“急性结膜炎,中医称为‘天行赤眼’,多因外感疫疠毒邪或肝胆火盛上攻于目。要是配合针灸治疗,可以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他话音未落,一位父亲立刻眉头紧锁,连连摆手,声音带着抗拒:“针灸?在眼睛旁边扎针?这太危险了!孩子本来就害怕,再拿针扎,还不吓坏了?而且得多疼啊!不行不行!”
“是啊是啊,听着就吓人!”另一位母亲紧紧搂住自己的孩子,“还是滴眼药水吃抗生素稳妥点,慢就慢些吧,安全第一。”
一个看起来有些见识、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年轻的林远志,语气充满怀疑:“针灸?这能治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红眼病?原理是什么?有科学依据吗?别是安慰剂效应吧?万一没效果,耽误了病情,导致角膜炎甚至更严重的问题,谁负责?”
他的质疑引起了不少家长的附和,空气中弥漫着不信任的气息。
就在这时,一个一直靠在墙边、面色蜡黄、瘦削得几乎脱形的中年男子,发出一声沙哑的冷笑,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他眼神浑浊,指着林远志,声音不大却字字刺耳:
“哼,中医?怎么有在中医在这里?小年轻,别在这儿吹得天花乱坠了!我告诉你,中医要是真像你说的那么神,我甄大强也不会落得今天这步田地!”
他剧烈地咳嗽了几声,喘着气继续说,“我当年,身体壮得跟牛一样能扛一百斤麻袋!就信了中医的邪,得了慢性胃炎,不好好吃西药抑制胃酸,非去找什么‘老神医’调理,结果呢?中药汤子灌了几大缸,钱花得像流水,人却越治越虚!胃疼、胀气一点没好,反而吃不下饭,瘦成这副鬼样子!活干不了,成了家里的累赘!中医?全是骗人的把戏!根本治不了病!就会故弄玄虚,掏空你的钱包!”
甄大强现身说法,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本就充满疑虑的家长心中掀起了巨浪。
家长们看林远志的眼神,从怀疑变成了几乎彻底的否定和警惕,纷纷将孩子护得更紧,仿佛林远志是什么江湖骗子。
连志愿者李大姐也面露难色,不知该如何是好。
场面瞬间降到了冰点。
林远志并未动怒,反而神色平静,目光诚恳地看着甄大强:“甄大哥,你之前的胃炎,具体有哪些症状?那位中医是怎么诊断的?用了哪些方药,还有印象吗?”
甄大强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林远志会如此反应,他烦躁地挥挥手:“症状?就是胃疼、胀气、反酸呗!吃了啥药?名字乱七八糟谁记得!反正越吃越糟!你别跟我扯这些没用的!”
正当气氛僵持不下时,礼堂另一头突然传来一位妇女撕心裂肺的尖叫,瞬间打破了这里的对峙:“医生!救命啊!我的孩子!抽筋了!快来人啊!!”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
只见一位年轻母亲瘫坐在地,怀里抱着一个约三四岁的小男孩。孩子面色潮红,双眼上翻,全身强直性抽搐,手脚绷直,牙关紧咬,口角隐约有白沫,意识模糊。
“是惊厥!快!需要镇静剂!”有志愿者惊呼。
但现场唯一的医生正在处理一个外伤大出血的患者,根本无法分身。另外一名医生刚刚出去了。
孩子的母亲绝望地哭喊着,目光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离她最近、穿着白大褂的林远志身上。
她连滚带爬地冲过来,抓住林远志的胳膊,语无伦次地哀求:“医生!求求你,救救我孩子!他不行了!”
这一刻,所有的质疑、嘲讽、排斥都被这生死攸关的求救声淹没。
林远志眼神一凝,没有丝毫犹豫,一个箭步冲上前,沉稳地对慌乱的人群喊道:“让开!保持通风!找软物垫住他的头!”
他迅速检查:孩子体温仅是低烧,但抽搐剧烈,脉象浮紧有力,舌苔薄白。
询问惊惶的母亲,得知孩子之前曾长时间浸泡在冷水中,已有轻微流清鼻涕、怕冷的症状。
“别慌,是外感风寒,郁而化热,我能处理!”
在无数双紧张、怀疑、甚至带着看热闹心态的目光注视下,林远志迅速打开随身携带的针灸包。
他凝神静气,手法快如闪电,精准无误地将细短的毫针刺入孩子的人中穴(开窍醒神,镇惊厥要穴)、合谷穴(通调气血,镇静止痉)、太冲穴(平肝熄风)。
几十秒后……
孩子紧绷如弓的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松弛下来;剧烈的抽搐停止了;紧咬的牙关缓缓松开;喉咙里发出微弱的呜咽声,继而转为清晰的啼哭——意识恢复了!
“不抽了,不抽了!谢谢医生!谢谢医生!”母亲喜极而泣,抱着孩子不停地向林远志鞠躬。
周围的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惊呼和难以置信的议论。
“天哪!扎几针就不抽了?”
“这比打针还快?”
“这年轻医生有点本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