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末代中医 > 第249章 消渴症的前世今生

第249章 消渴症的前世今生(2 / 2)

“人家医生没说要看。”

林远志其实早就注意到柳女士拿着一个手提袋,尺寸偏大,原来里边放着之前的检查报告和病历。

柳女士谙熟看病流程,知道医生不要看报告和病历,就不要主动拿出来。

“那我妈需要重新去做检查吗?”许青风问道。

林远志说道:“不需要,既然是糖尿病,那检查不检查,都一样的。”

“你们中医是怎么治疗糖尿病的?吃药嘛?可是之前我妈也买过一些中成药,像降糖颗粒之类,也没什么效果。”

“降糖颗粒?有好多种,配方有的完全不同。”林远志说,“糖尿病,在中医叫消渴证,一样是辨证治疗,没有什么固定的治疗方法和药方,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那有什么办法药方可以让我妈的血糖降下来?”

林远志摇头,道:“没办法。我们中医治病,只治疗症状,既然柳女士现在的主诉症状以口渴为主,那我们就专门治疗口渴。至于血糖能不能降,这个无法保证。”

“可是,她的口渴,就是因为血糖过高引起的,你不给她降血糖,又怎么可能治好口渴呢?”

“你这话讲得好像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没什么意义。因为我们中医在最初治疗消渴证的时候,并不晓得血糖高不高,我们一样可以治疗各种症状。”

“消渴证?这和糖尿病是一回事嘛?古人和现代人生活方式和体质差了十万八千里,怎么会得一样的病呢,只是症状相似吧。”

林远志说道:“因为之前我有个朋友的家人得了糖尿病来求治,所以我特地去研究了糖尿病和消渴证。我确定这两者是一回事。

首先,汉代的《黄帝内经》里就提出了消渴证的概念,说只要是过食肥甘,情志失调、瘀血,五脏柔弱等原因导致的。

对消渴的症状描述,和今天糖尿病的电线症状三多一少,完全一样。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篇》里,也提到。消渴证——小封,原文是怎么写的?。”

封总愣了愣,上前说道:“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便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林远志解释道:“这里提到消渴证病人,吃得多,大便硬,尿多,没提到口渴,但是肯定是口渴喝水多,才会尿多。

“不只是汉代,到了唐代《千金方》里,也专门提到消渴,还收录了治疗消渴的药方几十种。另外,唐代医学界甄立言,发现消渴证患者的小便里经常有苍蝇光顾,所以推断小便是甜味的。

后来的名医王焘,父亲得了消渴症,他发现父亲的小便有水果味,他看过甄立言的书《古今录验》,果断用舌头舔了舔,确实是甜味的。

他治好了父亲的消渴证,然后把这些经验写在《外台秘要》里。而且还提到了如何判断消渴是否治愈——就是看尿味,如果是咸味的,说明病人的消渴已经好了。这本书也记载了消渴证的各种并发症。

宋朝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都提到了消渴病和各种并发症和治疗方法。

金朝的名医,也在书里提到了消渴证,还有并发症——眼盲耳聋皮肤溃烂。明朝,清朝之后的医家研究和治疗消渴症的就更多了。

很多医家都注意到,消渴证病人的尿里有脂肪类的东西,也就是我们现代说的蛋白尿。

历朝历代,但凡留下著作的名医,几乎都会提到消渴证怎么治疗,肯定是接诊过太多这样的病人,所以才会有这些经验。

现代中医将消渴证和糖尿病划上等号,因为两者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我们中医对消渴症典型的症状的定义,是三多二少,和糖尿病的不太一样——二少,除了体重少以外,还有一个是体力少。”

消渴是一种难以治愈,容易复发的疾病,就连药王孙思邈都认为很棘手。但是我们中医一代代研究和治疗消渴上千年,有各种各样的治疗思路和经验,就算没法降下血糖,但至少可以减轻和治愈症状。”

许青风都呆住了,没想到自己只是一句质疑,对方会回那么多句。

更让她惊讶的是,眼前这个网红中医实习生,居然肚子里还是有几滴墨水的,并非和想象中那样,只是广南医院打造的人设。

“那……按照你说的,我妈的口渴要怎么治疗?”

“治疗上消,肺胃虚热,主要使用竹叶石膏汤加知母和天花粉治疗。这是寻常的治疗方法。先吃七天,如果有效果,再来复诊,如果没效果,那就不用来了。”

柳女士点点头,说道:“好的。”

“徐主任,你怎么看?”林远志问道。

“嗯,清热益气兼补肺胃之阴,四平八稳的房子。”徐荣立即写下了药方。

打发那母女俩走后,徐荣这才掏出纸巾擦了擦汗。

“徐主任,您刚才好像很紧张?”

“那个柳局长以前可是我们全市医疗系统的顶头上司啊,即使现在退休多年,那个官威还在。”徐荣自嘲地说,“当然,你们年轻人看不出来。”

林远志不以为然地说道:“不管她是不是领导,咱们都是一样治,也不会说给她搞什么特殊。”

封总请教道:“师兄,刚才那的柳局长的消渴症,你有几成把握能治好啊?我虽然也看过一些消渴症的医案,但是各个医家观点不一样,有说病根是肾阴虚,有说是肝木燥热相火外泄,也有说气阴两虚的……看得脑袋有点乱啊。”

“说明每个时代的消渴证病人,生活饮食习惯都不一样,主要病因自然也不一样。还是看病人个体。非要说引发消渴症的病因,无法缩小到某个专门的病因的。”

“能治就治,治不好也不用觉得不好意思。”徐荣说道,“糖尿病各种并发症本来就难治……这本来就是世界第一难题。”

林远志和封总都不说话了。

徐荣忽然说道:“小林,你昨天在王市长的出院仪式上,我看了别人转发给我的视频,你当时那个发言的口气很冲啊……”

林远志撇嘴一笑:“我只是随便乱说的,后来播出来了吗?没把我的回答剪掉?”

封总有点意外地问:“出院仪式的视频,昨晚就发到网上了,播放量很大。师兄,你自己没看过?”

“网上想要蹭流量的视频太多了,怎么可能都看过。”

徐荣呵呵一笑,道:“你还觉得人家王市长蹭你流量啊?王市长虽然退位多年,但在市内知名度还是很高的。这次的视频肯定能带火咱们医院,不过中医科再过几天就取消了,那些慕名而来的病人来了也是扑个空。早在半个月前,我们中医科就停止对外放号了。这些天来看的病人,都是半个月前挂号的病人,或者抢的当天竞价号。”

封总说道:“那出诊过的病人,下次怎么复诊?”

徐荣摇摇头,道:“那就没办法了。医院可不会把这个也考虑在内。现在各大医院都这样,取消诊室是很普通的事情。病人也见怪不怪了吧。”

封总说道:“我要是病人,肯定很难受,如果没效果就算了,明明有效果,想要彻底治好,复诊却找不到地方了。”

徐荣叹道:“碰到这种情况,谁都无可奈何啊。”

林远志说道:“徐主任,叫下一个号吧。”

徐荣盯着电脑屏幕,说:“哦,蒋沁芸……这名字,对了,我想起来了,上次那个非要留在诊室里跟着你的女孩子。她怎么又来了,还是挂的竞价号。明明有什么不舒服,可以私下找你找的,何必老是来门诊呢。”

林远志不自觉地抬头望向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