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末代中医 > 第215章 春困秋乏夏盹冬眠

第215章 春困秋乏夏盹冬眠(2 / 2)

林远志感慨道:“我们中医科的业务,居然都拓展到国际了,真是有点不敢相信。美国不是也有中医吗?那个凯瑟琳在美国就没想过去找中医治疗?”

徐荣说道:“我参加中医研讨会的时候,有从外国考察的专家口里了解过一些国外的情况。美国的中医大部分是针灸师,中药的话,很多都过不了那边的卫生检查,还是属于比较边缘化的治疗方式。而在美国人的观念里,针灸也只能治疗一些常见的痛症,比如肌肉拉伤之类的。那些职业球员就特别喜欢针灸拔罐,作为赛后康复疗法。”

林远志说道:“也算是凯瑟琳运气好吧,居然还认识我们本地的网友,那个安然还推荐了我们医院,这还真是机缘巧合啊。”

徐荣说道:“哪里都病人都一样的啊,你看那姑娘哭得那个伤心,最美好的三年就这样失去了,谁不伤心呢?”

封总说道:“唉,对了,治疗的药方不是还没确定吗?”

林远志说道:“治疗湿热的药方很简单,比如温胆汤加茵陈,又或者甘露消毒饮,都可以。徐主任你说呢?”

“这个美国姑娘,没有明显的脾虚纳呆,不考虑补中气,那就用甘露消毒饮吧,这个方剂本来是用来治疗湿温疫病的,药效很强。基本是一剂就见效。”

徐荣快速写下药方。

“先试试甘露消毒饮,看看病人的变化,然后再考虑调整药方。对于住院病人,就不用那么着急。”

林远志说道:“其实,嗜睡这种症状,我们国内应该也有不少吧。怎么之前就没人来看过?”

徐荣摇摇头,说:“就跟你说的那样,很多人症状比较轻的,可能都没意识到这是一种病,是需要治疗的。有的会认为自己年纪大了,有的会认为是工作学习太累,也有的会觉得是过去熬夜太多了,身体的补偿机制,都不会想到是身体出了问题。”

林远志忽然笑了:“对,还有什么春困秋乏夏盹冬眠的说法,流行了几十年,把嗜睡的原因归咎于气候变化,还编造出一大堆看起来好像很有道理的解释说明……也是无语。”

徐荣回忆了一下,说道:“很多年前,我治过一个滴滴司机,也是嗜睡症,很严重的那种,就开着车不到几分钟就会睡着。”

封总问道:“几分钟?那超过几分钟怎么办?”

“就出了好几次车祸。把音乐开的很大声也不顶用。为了工作赚钱,他买了一个定时电击器,两个电极贴在额头,每隔三分钟电击一次,让自己保持清醒。”

“他是属于什么病因引起的?”

“也是湿热,不过是属于热痰蒙心包的类型,所以很容易就失去意识。我记得当时用的是黄连温胆汤,还加了很多开窍的药,像是石菖蒲啊,人工牛黄啊……后来陆续来了四五次才治好。半年后随访,没有复发,后来就没再来过了。”

林远志提醒道:“徐主任,我们是不是该叫下一个号了,按照现在的速度,咱们今天上午就没办法提前下班了。”

徐荣立即反应过来,按下叫号按钮。

“嗯,这次这个病人是来复诊的,叫郑志明,是在职军人。”

封总马上说道:“郑志明!不就是上次摄制组来排节目,然后刚好来看眼病的那个特种兵吗?”

林远志点点头:“啊,对,就是他!我也想起来了。他这么快就来复诊了?也才两天啊。”

封总有点担忧:“不知道……是好了还是没好。”

很快,门开了,一下子进来三个人。

其中两人是之前来过的郑志明和牧队长,今天两人都穿着迷彩服,不过没有携带装备和武器。郑志明的双手还捧着一束鲜花。

另外一个人,四十多岁,戴着眼镜,同样穿着迷彩服,但衣服外边还套着一件白大褂,好像是一名军医。

“请问哪位是林医生?”郑志明问道。

“我是。”林远志注视着郑志明的眼睛,发现眼白中的膨胀血管好像都消退了。

“啊,你好,林医生,我认得你的声音,不过,直到今天才看清楚你本人!”

郑志明上前和林远志握手,然后将手里的鲜花塞过来。

林远志无奈,也只好接下。

昨天自己专程给人献花,一转眼今天就有人给自己献花了……这个世界真是奇妙。

“真是太谢谢你了,没想到你开的药,我回去喝了三次,视力就恢复了。我现在又开始正常执行训练任务了!非常感谢!”

说罢,郑志明调整站姿,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牧队长和那名军医也跟着敬礼。

林远志连忙说道:“你们别那么郑重其事啊,医生治病救人,本来就是应该的。没必要行这么大礼!”

牧队长上前说道:“林医生,我们来感谢你,那也是应该的。这是我们部队的作风!”

林远志问道:“你们这次不是来复诊的?”

牧队长说道:“是来复诊的,顺便对林医生表示感谢。还有,这位是我们的军医曹医生,他之前给郑志明治疗眼病,没有效果,看到郑志明喝了林医生开的三副中药就好了,就非要跟着过来,说想向你学习先进的经验,下次要是在遇到类似的症状,他就知道怎么治疗了。你看……”

“哦,那当然没问题。那也不是我的个人经验,那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经验。”林远志说道,“不过我们这边还要看病,如果要交流经验的话,请移步对面的休息室。”

“好的!那我们就过去了,不影响你们看病。”

林远志于是戴着三名军人离开了诊室。

封总对徐荣说道:“那个郑志明的眼睛,好像完全好了。《眼科奇书》的药方这么管用?我也去看看。”

徐荣叹道:“还是年轻才有这种胆识啊,给我开,我真不敢开,就算明明知道有几率治好,也不敢开。”

封总羡慕地说:“连部队的军医都跑来找林师兄请教经验。我有时候差点忘了他只是个实习生,都没毕业。真不明白,他就算是很小就跟他爷爷学中医,也不会这么厉害啊。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不还要学习课堂知识吗?”

徐荣摇摇头,长叹一声,道:“小林最厉害的地方,不是他有多努力,而是他脑子里的中医框架,是纯正的中医框架,没有融合其他现代化的概念,这才是他的最大的优势。小封,你上大学后才开始学中医,当中医概念和学过的现代生物学医学概念,发生冲突,你会怎么选择?”

“我……试着从不同角度去理解。”

“不,你最终还是会忍不住用现代的科学的角度去解释中医的概念,因为这样才容易被自己接受,然后你就离真正的中医越来越远了。”

徐荣喝了口茶。

“我虽然在这里坐诊多年,但我多少也会受到现代科学观念的影响,没办法做到那么纯粹了。”

“两者结合,不是更好嘛?一个微观角度,一个宏光角度。就跟现代物理学和量子力学一样。”

徐荣笑了笑:“如果按照现代科学的观念和方法就能搞懂所有疾病的原理,然后治好所有的疾病,那中医……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