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荣查看了一下电脑系统,眼睛一瞪,道:“哦,下一个,也是个癌症患者——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怎么今天都赶一块儿了?”
封总讶然问道:“不会吧?癌症病人怎么会跑来看中医?之前那个小伙子是有人强雷推荐,家长才会转院的——母细胞瘤,我们中医有治疗的经验嘛?”
林远志纳闷:“这就奇怪了。”
徐荣推了推老花镜,又道:“哦,我刚刚看错了。这个叫陈虹的病人,两年前确诊的脑瘤,已经动过手术了。半年前复发,又动了二次手术。出院后,不到两个月,身体出现严重的症状,来治疗了半个月没效果,所以才会来挂中医科的号。”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啊。”林远志说道,“刚刚徐主任才说,癌症病人先去其他科把赚钱的项目都做了,然后有了后遗症才来我们中医科求助——以后这种病人应该会越来越多吧。”
徐荣叹道:“其实以前就很多。那些后遗症,也都是重症,往往好多种一起来,随便一种都能让患者家属崩溃。”
封总说道:“脑部的肿瘤,化疗药物也没作用,因为有血脑屏障,药物无法穿透作用于脑部。如果肿瘤切不干净,很容易复发的,也容易转移到别处。”
林远志说道:“好像母细胞瘤的患者数量,今年的排名也上涨了吧,号称儿童癌症之王,现在好多大人也得。”
徐荣说道:“行了行了,咱们别讨论了,还是让病人先进来吧,看过再说。要是看不了,就直接跟患者家属说清楚,让他们转院。”
接着,他按下叫号按键。很快,外边的门就开了,然后一名家属推着一张病床进来。
轮子摩擦地面,发出吱呀吱呀的噪音。
病人陈虹是一名四十岁左右的女士,穿着病服躺在病床上,手上还挂着吊瓶。
陈虹脸色发暗,嘴唇发白,眼睛微微睁开,看起来昏昏欲睡。
“你是病人家属?”徐荣问道。
“对,我是他老公。”穿着黑色皮衣,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点头。
“病人现在能答话吗?”林远志问道。
“能的,就是说话声音比较小、比较慢。”男子回答。
林远志问道:“怎么会想到来看中医呢?”
男子苦着脸说:“因为现在实在没什么办法了,去康复科看了快一个月,症状还越来越严重了,主任就说现在中医科专门看各种疑难杂症,就推荐我们过来,帮我们挂了号。”
徐荣看着病历记录说道:“病人现在主要症状是呕吐,吃不下东西,而且右半边身体麻木?”
“对!”家属连连点头,“还有,有时候会头疼。”
林远志问封总:“小封,依你看,如果我们中医治疗,应该以什么为主症?”
封总想了想,说:“呕吐!右半边身体麻木和偶发性头疼……我认为呕吐才是主症。”
家属很是疑惑:“可是我媳妇得的是脑瘤,难道不应该头疼才是主症嘛?还有,动手术割脑瘤伤害到大脑了,才会导致她右半边身体瘫痪的吧?”
林远志问道:“病人现在都是靠注射营养液补充能量吧?”
“对。”
林远志忽然低头问陈虹:“请问,陈女士,你有多少天没大便了?”
“十,十几天了。”陈虹低声回答。
“这不是还有便秘嘛,刚才不说。”
“可是,她都吃不下东西,怎么会有东西排出来?”家属反问。
“一直输液,也是有大便的。只不过不是固体大便。当然,这个我们就没必要探讨了。我先给病人诊断一下吧。”
林远志给病人号脉看舌,道:“舌紫苔黄腻,脉象滑数——体内有瘀血和痰湿。”
徐荣说道:“痰瘀体质啊,那确实……不然也不会出现偏瘫了。”
封总说道:“原来痰瘀是这样判断的!”
林远志对家属说道:“我们中医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以呕吐无法进食就是主症,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不然难道你希望让你妻子一直靠输液维持生存吗?”
封总补充道:“对,有没有胃气,是作为病情是加重了还是减轻的简单判断依据。”
徐荣也表示肯定:“先着力于治疗呕吐,然后再考虑其他。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后天运化功能无法恢复,那什么病都不可能治好的。”
林远志问道:“陈女士,你呕吐的时候,嘴巴里有什么味道?苦的,还是酸的?”
“酸的。”
“你的左边身体正常嘛?”
“能动,但是,很无力。”
“视力和听力正常嘛?”
“正常。”
林远志看着封总:“小封,你有什么要问的吗?过去问吧。”
封总上前又问了几个问题,主要跟月经有关。
显然,陈女士的月经也不正常,不规律,上次来的时候提前了两周,而且量很少,不到三天就回去了。
几分钟后,诊断就结束了。
中医检查就那么三板斧,花不了多少时间。
林远志问道:“小封,呕吐的病因一般有寒证和热证,你觉得病人这属于什么症?”
“嗯,应该是热吧,呕吐属于寒证的极少。黄腻苔,滑数脉,怎么也不会是寒证。”封总回答。
林远志点点头,道:“所以,病人的便秘就是胃热造成的。在治疗呕吐的情况下,也必须把便秘也一起治了。”
“对,通下降逆。”
徐荣问道:“那你们说,开什么方剂?”
林远志说道:“就开温胆汤加大黄吧。温胆汤可以清热除痰,降胃止呕。去掉热性的生姜,加4克大黄清热通便。”
封总问道:“温胆汤,我知道,十大名方之一。可是,温胆汤不是用来治疗胆胃不和的吗?”
“对。胆胃不和的原因是有热痰,所以才用到了化痰的陈皮和半夏、清热的竹茹和枳壳。陈女士的呕吐是因为胃热有痰,病因是一样的,所以可以同一个药方。”
“原来如此。”
林远志说道:“但,还要考虑到病人右半身麻木,认为属于经络不通,所以应该加上虫药——四虫饮,就是蜈蚣、蝎子、地龙和僵蚕,通经活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