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奋力破危局(1 / 2)

~想到这里,英国公眼底的焦躁再也藏不住,上前一步道:“裴忌,你休要危言耸听!怎就扯出内奸来了?你有证据吗?”

“证据自然有。”裴忌迎上英国公的目光,字字清晰,“其一,匈奴夜袭时,精准避开了我军在城东、城西的两处伏兵,直奔城防最薄弱的西北角——这两处伏兵的位置,是大殿下半月前刚调整的,除了军中核心将领,外人绝不可能知晓。”

“其二,战前一日,负责粮草调度的参军突然称病,将调度权交给了副手,而那副手,是三年前从匈奴地界归附的汉人。这两件事凑在一起,不是内奸作祟,又是什么?”

殿内瞬间沉寂,只有铜炉里的龙涎香燃着,烟丝袅袅上升,却散不开满殿的疑云。

沈大人的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他悄悄抬眼看向陛下,见陛下正皱着眉,指尖反复摩挲着案上的急报,脸色凝重,心中更是慌乱。

他定了定神,强装镇定地开口:“裴大人,你说的这些,皆是一面之词。北疆急报已断三日,你的暗线又是从何处得来的消息?莫不是为了偏袒萧景睿,故意编造的谎言?”

这话正中要害,群臣纷纷看向裴忌,等着他的回答。裴忌却没有立刻开口,而是缓缓抬眼,与陛下交换了一个眼神——他眼底带着几分请示,陛下则微微颔首。可这眼神互动不过一瞬,却被老宰相看在眼里。

老宰相缓缓睁开双眼,浑浊的眼底闪过一丝明悟。他终于明白,裴忌今日这般锋芒毕露,绝非一时冲动,而是早有准备,且得到了陛下的默许。

那“暗线”,多半是陛下的暗卫营传来的消息,裴忌不便明说,便需要有人帮他稳住局面,同时将话题引向救援的核心,而非纠结于消息来源。

想到这里,老宰相拄着乌木拐杖,轻轻在青石板上敲了两下,“笃、笃”的声响瞬间压下了殿内的议论。

“沈大人,此言差矣。”老宰相的声音苍老却有力,花白的胡须随着说话的动作轻轻颤动,“裴大人既敢在陛理有据,这些疑点,确实值得深究。”

裴忌心中一暖,知道老宰相已明白他的意图,立刻顺势接话:“宰相大人所言极是。臣并非要在此刻揪出内奸,只是想提醒诸位,若不尽快调兵支援,等匈奴与内奸里应外合,峄城必破。到时候,别说查内奸,连北疆的万里河山,都要落入匈奴之手了!”

“调兵?”英国公立刻抓住机会反驳,“如今京中精锐多在城郊演武场,若调京兵前往,京畿防卫便会空虚;若调西北的晋绥军,又怕西域诸国趁机发难,裴大人,你说该调哪支兵马?”他故意将难题抛给裴忌,想让他陷入两难。

裴忌还未开口,宰相大人已率先说道:“英国公此言,未免太过杞人忧天。西域诸国近年受我庆国恩惠,且国力衰弱,绝不敢贸然发难。晋绥军离北疆最近,若让晋绥军统领周策星夜兼程,三日内便可抵达峄城外围,解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