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物品不容忽视。 他们用最后一点燧石和干燥的火绒做了几个防水的小火种包。张西龙还指挥编制了几个带有长绳的浮球,系在木筏边缘,万一有人落水可以抓住。他甚至削制了几块薄木板,上面用炭笔画了简单的求救信号和家乡的大致方位,希望渺茫,但也要尝试。
在这一切有条不紊的准备中,一种复杂的情感在三人之间弥漫——那是离别在即的不安与留恋。
尽管归心似箭,但当真正要离开这个生活了数月、倾注了无数汗水、也从绝境中给予他们庇护的岛屿时,心中难免泛起异样的波澜。
大壮在一次检查木筏捆绑时,看着海湾里清澈的海水和熟悉的礁石,突然冒出一句:“说起来,这岛上的日子,除了想家,其实……也没那么难熬。有吃有喝,还能打猎……”
赵小山也难得地附和:“是啊,这山洞住惯了,还挺暖和的。回去了,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再这么自在。”
张西龙理解他们的心情。这座荒岛,是他们共同经历生死、相互扶持的地方,这里的每一处风景,都烙印着他们挣扎求生的记忆。这里的安静与纯粹,与外面那个充满牵挂但也充满纷扰的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拍了拍身边粗糙的礁石,仿佛在与一位沉默的老友告别:“这里救了我们的命,也教会了我们很多。但我们不属于这里。家里,有更重要的责任和牵挂等着我们。”
他的话语将大壮和赵小山从短暂的恍惚中拉回现实。是啊,家里有爹娘,有兄弟姐妹,有热炕头,有热乎乎的饭菜,有熟悉的多音……那才是他们魂牵梦绕的根。
等待的日子,既充满希望,又备受煎熬。每一个清晨,张西龙第一件事就是观察天象。看到晴空万里,风和日丽,他会心生喜悦;看到一丝乌云聚集,风力转强,他的心便会随之揪紧。
这天傍晚,张西龙站在高处,望着西边海天相接处那一片被落日染成金红的、无比宁静的晚霞,心中有了强烈的预感。他仔细观察着海面,浪涌平缓而有节奏;感受着风,是稳定而和缓的东南风;天空中没有一丝碍眼的云彩。
他回到山洞,神色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对翘首以盼的大壮和赵小山说道:
“明天。明天一早,我们出发。”
山洞里瞬间安静下来,只能听到篝火燃烧的噼啪声。大壮和赵小山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迸发出的激动、紧张,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对未知航程的恐惧。
终于,要回家了。而前方等待他们的,将是最后一次,也是最凶险的一次,与大海的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