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师出有名(2 / 2)

“同道?”杨戬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这个词对他而言有些陌生。

“嗯,志同道合者,谓之同道。”阿泽肯定地点点头,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你要相信,在这广袤无垠的三界之内,对现有天条心存不满、认为其有待商榷者,绝非只有你杨戬一人!或许,有与你有着相似遭遇、同病相怜的苦命人;或许,有那些隐居世外、见解高深、早已洞察天机、认为天条当顺应时势加以改变的大神通者、大智慧者。”

他的话语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石子,激起圈圈涟漪:“你需要留心观察,用心感受。或许,就在你不经意的某次遭遇中,某段旅途上,就能遇到能够指点你修行迷津、开阔你思想视野,甚至在未来某个关键时刻,能够理解并支持你救母理念与行动的……‘贵人’。”

他这番话,说得含蓄而模糊,却已经在不动声色间,为未来杨戬拜师玉鼎真人,以及可能获得的来自其他势力或个人的理解与支持,埋下了一个合理的伏笔和心理预期。他不能直接说破天机,指明道路,但他可以引导杨戬保持一种开放和敏锐的心态,去留意和抓住命运中可能出现的那些稍纵即逝的机缘。

“最后,”阿泽总结道,语气变得庄重而充满力量,“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要让你未来救母的这一行为,其意义超越你个人家庭的范畴!你不能让它仅仅只是为了你们一家的团聚与昭雪——”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更遥远的未来,声音带着一种振聋发聩的宣告感:

“你要让它,成为打破那个不合理、不近人情的陈旧枷锁的,第一声惊雷!要为天下所有因‘情’之一字而受苦、而被迫分离、而承受不公的芸芸众生,去争一个应有的公道!讨一个应有的说法!!”

“到了那时!”阿泽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激情与无限的感染力,仿佛在为少年杨戬勾勒一幅波澜壮阔、意义深远的史诗画卷,“你杨戬劈开的,将不仅仅是一座镇压着你母亲的、有形的桃山!你更是用你的行动,向那陈旧、僵化、冰冷的天条铁壁,悍然劈出了第一道充满力量的裂痕!!”

“而你救出的,也绝不仅仅是你那位受苦的母亲!你更是为这沉沉暮霭笼罩下的三界,带来了一丝变革的曙光!一线关于‘情’理重于‘法’理(指不合理的法)的、全新的希望!!”

阿泽这番层层递进、格局宏大的话语,如同汹涌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猛烈地冲击着少年杨戬的心灵堤坝!他感觉自己的视野被前所未有地拓宽了,拔高了!心中那股原本只知道横冲直撞、毁灭一切的仇恨之力,仿佛被一只无形而有力的大手,巧妙地引导、梳理,流向了一个更具建设性、更具挑战性,也无疑更加艰难,却闪烁着理想光辉的宏大方向!

力量,道理,同道,大义……这些原本或熟悉或陌生的词汇,此刻在他脑海中激烈地盘旋、碰撞、交织,逐渐凝聚成一个更加清晰、也更加复杂、需要他用毕生去奋斗和践行的伟大目标!

他再次抬起头,将目光投向远方那座在暮色中显得愈发阴沉、如同巨兽般匍匐的桃山。然而,此刻他目光中所蕴含的东西,已然与之前截然不同!那不再仅仅是一座需要被不惜一切代价劈开的、充满仇恨的仇敌之山!它更像是一个标志,一个象征!一个他必须运用自己的力量与智慧,去全力推翻、去彻底打破的、代表着不公与僵化秩序的、冰冷而巨大的象征!

一股前所未有的沉重责任感,混合着一种奇异的、名为“使命”的光荣,悄然落在他尚且稚嫩,却已然开始变得坚韧的肩膀上。

“我……好像有些明白了……”良久,杨戬才缓缓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山间清冷而沉重的空气,连同那纷乱的思绪一同压入肺腑。他的声音依旧带着经历巨大冲击后的沙哑,却多了一份沉淀下来的、初步的坚定力量感,“救母之路,不能只靠一腔孤勇和毁天灭地的蛮力。要有理,要有据,要争取人心,要……师出有名!”

他转过头,目光复杂地看向身旁的阿泽。那眼神中,有震撼,有感激,有对前路的思索,也有对眼前这个神秘散修更深的好奇。但之前几乎将他吞噬的偏执与茫然,已经消退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初步形成的、带着理性思索与战略眼光的坚定。

“阿泽,”他郑重地、一字一句地说道,“谢谢你。真的。你今日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让我想明白了很多……很多我以前从未想过,也不敢去想的……事情。”

阿泽看着他眼中那重新燃起的、却已然改变了性质的光芒,脸上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带着欣慰与些许疲惫的笑容。他知道,这颗名为“理性”、“策略”与“大义”的种子,已经成功地、深深地植入了少年杨戬那饱经创伤的心田之中。虽然未来的道路依旧遍布荆棘,漫长而充满未知的艰险,但至少,他这位未来的舅舅,不会在最开始的起点,就完全被仇恨的深渊所吞噬,走上一条可能自我毁灭、甚至牵连至亲的歧路。

这对于跨越时空长河、意外坠落于此的杨泽而言,或许,已经是他所能做出的、最有意义、也最无愧于心的改变了。夜色,渐渐笼罩了山岗,篝火的光芒,在愈发浓重的黑暗中,顽强地跳跃着,映照着两张年轻却承载了太多命运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