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泽(杨泽)那番关于“道理”、“大义”与“师出有名”的引导之下,少年杨戬的心态,如同被投入一颗智慧石子的深潭,开始发生着微妙却堪称深刻的涟漪与变化。他依旧每日带着年幼的妹妹杨婵,在这片危机四伏的蛮荒山林中艰难求生,用那双尚且稚嫩却已布满老茧和伤痕的手,去获取最基础的食物与饮水。他依旧会利用一切空隙,以一种近乎自虐的刻苦,磨砺着自己的筋骨体魄,同时尝试着练习阿泽传授给他的那些最粗浅、却颇为实用的呼吸法门与近身战斗技巧。
然而,细心观察便能发现,他眼中那曾经如同野火燎原般、几乎要焚尽一切的、纯粹而毁灭性的恨意,正在悄然发生着转变。那恨意并未消失,它依旧深植于骨髓,是支撑他活下去的动力之一,但它不再像最初那样赤裸、那样躁动、那样仿佛随时会将他自身也一同点燃。它逐渐被一种更加沉静、更加内敛、却也更加深远和坚韧的决心所包裹、所替代。他开始不再仅仅将目光锁定在自身的痛苦与仇恨之上,而是有意识地、带着一种初生的审视目光,去观察周遭的自然万物,去思考阿泽所提及的那些关于“道理”的普适性,以及“大义”名分背后所蕴含的潜在力量。
这一日,为了寻找更为稳定和洁净的水源,以及可能存在的、更易于获取食物的区域,三人沿着一条人迹罕至、甚至连野兽踪迹都显得稀少的幽深山谷,向着山脉更深处行进。
这条山谷与外界截然不同。两侧是刀削斧劈般陡峭的崖壁,呈现出一种古朴的青灰色,上面爬满了不知生长了多少岁月的苍翠藤蔓,一些藤蔓甚至开出了散发着微弱荧光的小花。谷内光线略显昏暗,空气却异常清新,带着泥土与草木混合的、原始的芬芳。更引人注意的是,此地的天地灵气,不仅比外界要浓郁数倍,而且其品质似乎也更为精纯、温和,少了几分狂暴,多了几分中正平和之意。但与此同时,这股灵气之中,又隐隐蕴含着一股古老的、不容侵犯的、仿佛源自大道本源的威严道韵,让人身处其中,不由自主地便会心生敬畏,不敢高声喧哗,不敢肆意妄为。
阿泽行走在这幽谷之中,他那受损严重却本质不凡的神念,比杨戬要敏锐得多。他隐隐感觉到,此地极为不凡。空气中流淌着的那股难以言喻的道韵,深沉而浩瀚,仿佛有绝世高人曾在此长期隐居悟道,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大道印记;又或者,此地本身就是某种先天道则的显化之地,天生近道。他心中微微一动,一些来自未来记忆的、关于玉鼎真人道场的模糊传说碎片,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来。玉鼎真人,作为玉虚宫元始天尊座下嫡传弟子,其道场似乎正是在这玉泉山金霞洞之内,但其具体方位缥缈难寻,非大机缘、大福缘者不可得见。
“难道……历史的牵引力如此之强,舅舅命中注定的机缘,就在此地?”阿泽暗自思忖,不由得更加留神地感知着四周环境中任何一丝不寻常的波动与痕迹。
忽然间,走在稍前方、负责探路的杨戬猛地停下了脚步。他如同一头察觉到异样的幼豹,身体微微紧绷,眼神锐利地望向前方不远处——那里有一片看似与周围无异的山壁,只是被格外茂密的、泛着淡淡紫意的灵竹和一缕缕如同轻纱般缓缓流动的奇异云雾所遮掩,显得有几分朦胧与神秘。
几乎就在杨戬停步的同时,被他紧紧牵着小手的杨婵,也轻轻地“咦”了一声,抬起另一只小手,指向那处被紫竹云雾遮掩的山壁方向,仰起小脸,用她那还带着几分奶气、却充满灵性的声音,怯生生地对哥哥说道:“哥哥,你看那里……好像有光,彩色的,很柔和……还有……好像有人在说话,念着听不懂但是很好听的声音……”
杨戬此刻修为尚浅,感应远不如阿泽敏锐,对妹妹所说的“光”和“声音”感知极其模糊。但他深知妹妹天生灵觉过人,心思纯净,往往能察觉到一些常人乃至低阶修士都无法感知的玄妙存在。他立刻屏息凝神,更加专注地去体会。
阿泽此刻也凝神望去,心中已然了然。果然!在那看似寻常、实则内藏乾坤的山壁之处,以他超越这个时代的见识和残存的神念,能够清晰地“看”到(更多是感知到)隐隐有瑞气千条、祥光笼罩,虽不耀眼,却蕴含着难以言喻的道蕴!更玄妙的是,似乎有若有若无、仿佛自大道本源流淌而出的讲道之声,如同缥缈的天籁,正在阐述着天地至理,宇宙玄机。但这声音、这景象,都被一层无形无质、却又玄奥无比的屏障巧妙地隔绝、隐匿了起来,若非身具大机缘、大悟性,或者像杨婵这般天生灵慧通透者,即便走到眼前,也只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是这里了!定然是玉鼎真人的金霞洞无疑!”阿泽心中瞬间笃定。这等气象,这等深沉如海、润物无声的道韵,绝非寻常仙家洞府所能拥有!历史的惯性,果然正以其强大而无形的力量,精准地将少年杨戬,推向他命定的师父,推向他未来波澜壮阔人生的真正起点!
然而,眼前的问题在于,那金霞洞府显然被玉鼎真人以极其高明的先天阵法完美地隐匿着。寻常修士,哪怕是有些道行的散仙,若无特定法门或缘法指引,即便在这山壁前徘徊百年,恐怕也只会以为这是一片再普通不过的石壁,根本无法察觉其后所隐藏的洞天福地。杨戬虽然因自身不凡的血脉和冥冥中的命运牵引来到此地,但若无人从旁稍加点拨,恐怕也会像懵懂的孩童手持宝藏钥匙却不知如何使用一般,只能在此地徒劳地徘徊、摸索许久,甚至有可能因为不得其门而入,最终心灰意冷,或者被其他事情引开,从而与这桩天大的机缘失之交臂!
阿泽心念电转,瞬间明晰了其中的关窍。他知道,自己绝对不能直接点破!直接指引杨戬找到并进入玉鼎真人的道场,这是干预了极其重大的核心因果,其引发的反噬,绝非此刻重伤未愈的他所能承受,甚至可能直接导致杨戬拜师失败。但是,他或许可以……用一种极其隐晦、近乎“自然”的方式,间接地“助推”一下,为这即将发生的相遇,铺设一块更顺滑的垫脚石。
他不动声色地走到杨戬身边,也装出一副凝神感知、细细打量那处山壁的模样。片刻之后,他脸上适时地露出了恰到好处的“惊讶”与“若有所思”的神情,仿佛有了什么重要的发现。
“杨戬兄弟,你感觉到了吗?”阿泽指着那紫竹云雾缭绕的山壁方向,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引导,“此地……颇为神异啊!道韵之盎然,远超他处!灵气汇聚,隐隐有龙蟠虎踞之势!更奇异的是,我似乎……听到了一丝极其隐晦、却又玄奥无比的讲道之音,仿佛直指大道本源……”
他微微蹙眉,作努力回忆状,继续说道:“不瞒你说,我早年浪迹天涯时,曾偶然在一些极其古老的残破玉简或兽皮古籍中,见过类似的零星记载。据说,一些早已得道、功参造化的真仙、金仙级人物,不喜凡尘俗务打扰,往往会以无上法力,将自身洞府隐匿于名山大川之间,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非身具大缘法、大毅力、大智慧,且心性纯良、向道之心坚定者,不能感应,更不能得见其门径。”
他说到这里,目光转向杨戬,语气变得意味深长,带着一种暗示:“你说,眼前这般景象,这般气象……会不会就是我们之前曾谈论过的,那可能存在于世间、等待着有缘人的……‘同道’?或者,是某位能够指点迷津、堪称‘贵人’的绝世高人的隐居清修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