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不能硬劈桃山(2 / 2)

“不——!!!不可能!!!怎么会这样?!!”杨戬如同被一柄无形的巨锤狠狠砸中胸口,整个人踉跄着向后猛地倒退了一步,脸上瞬间血色尽失,惨白得如同坟墓中爬出的尸骸!他眼中那原本熊熊燃烧的、几乎要吞噬一切的仇恨火焰,如同被泼上了冰水,骤然黯淡、摇曳,第一次被另一种更加原始、更加汹涌的情绪所取代——那是极致的恐惧!!一种源于可能亲手葬送母亲最后生机、一种源于自身执念可能导致最坏后果的、深入骨髓的恐惧!!“那我该怎么办?!难道……难道就让我眼睁睁看着母亲……永远被压在那暗无天日的山下,承受无尽的痛苦吗?!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他几乎是在用尽全身的力气嘶吼,声音扭曲变形,充满了走投无路的绝望和前所未有的茫然无措!一直支撑着他的那股“劈山救母”的信念支柱,在此刻仿佛轰然倒塌,将他抛入了更加深邃、更加冰冷的黑暗深渊!

阿泽看着他那副如同天塌地陷、神魂几乎都要溃散的模样,心中涌起强烈的不忍与酸楚。但他知道,此刻的仁慈和心软,才是对杨戬、对瑶姬最大的残忍。他必须让这个倔强而绝望的少年,彻底认清现实的残酷与复杂性,将他从那条看似痛快、实则通往毁灭的歧路上拉回来。

他缓和了语气,不再像刚才那般咄咄逼人,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引导的意味,说道:“杨戬,你冷静一点。我告诉你这些,绝不是要你放弃救母的念头!恰恰相反,我正是希望,你将来能够真正地、安全地、成功地将你母亲救出来,而不是因为一时冲动和无知,反而……害了她啊!”

他走上前几步,来到心神大乱、几乎站立不稳的杨戬身边,伸出手,轻轻地、却带着一种坚定力量地,拍了拍他那因为恐惧和激动而剧烈颤抖的、单薄的肩膀。(而此刻的杨戬,心神完全被那可怕的未来可能性所占据,竟破天荒地没有像往常那样警惕地躲开这陌生的触碰。)

“救母,是为人子者,天经地义之事!是刻在骨血里的孝道与责任!这没有任何错!”阿泽肯定了他的初衷,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语重心长,“但是,做事,尤其是做这种逆天而行、对抗庞然大物的大事,不能仅仅只凭着一腔沸腾的热血和那焚心蚀骨的恨意去驱动。越是面对强大到令人窒息的对手,越是面对复杂到超出想象的局势,我们就越需要——智慧!”

“智……慧?”杨戬猛地抬起头,那双原本充满了偏执与疯狂的眼睛里,此刻只剩下了一片被狂风暴雨肆虐过的茫然与混乱,他像一个迷失在无尽迷雾中的孩子,下意识地重复着这个对他来说有些陌生、在此刻却显得无比重要的词语。他过往的生命里,充斥着的是家族的荣耀、是血脉的高贵、是力量的重要性,何曾有人如此郑重地对他强调过“智慧”在对抗绝对力量时的关键作用?他以往的倔强和那点属于少年的自负,在这血淋淋的、关乎母亲生死存亡的残酷现实可能性面前,被打得粉碎,连一点残渣都没有剩下。

“对,智慧!看清本质、找到关键、选择最有效方法的智慧!”阿泽肯定地点点头,目光如同指引方向的灯塔,试图穿透杨戬眼中的迷雾,“首先,我们要跳出‘山’本身,看清它背后所代表的东西。这座桃山,它代表的是什么?它不仅仅是你母亲的囚牢,它更代表着‘天条’的至高权威!是那冰冷无情的‘天规’的具象化体现!你母亲被镇压,最根本的原因,是她触犯了那条所谓的‘天条’!”

阿泽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仿佛在引导杨戬看向一个更宏大、也更本质的战场:“所以,你真正要对抗的,从根本上来说,不仅仅是那座有形的山,更是那座山背后所代表的——那条‘天条’本身的合理性与正当性!”

他抛出了一个对于这个时代、对于自幼接受神人等级观念的杨戬而言,堪称石破天惊、大逆不道的思路:

“如果你将来,不仅仅拥有劈山的力量,更能够找到方法,去向三界证明,镇压你母亲的这条‘天条’本身,是不公正的!是违背了某种更根本的、比如‘情’、比如‘义’、比如‘众生平等’之理的!是错误的!那么,到了那个时候,你再去劈开桃山救母,这个行为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阿泽的声音带着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它就不再是单纯地‘触犯天规’、‘忤逆上位’,而是变成了‘匡扶世间应有的正义’!是‘修正那至高存在所犯下的错误’!你明白这其中的区别吗?!”

“这……这……这可能吗?!”杨戬彻底被这个前所未有、完全颠覆了他认知的思路给震撼了!他张大了嘴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光芒。质疑天条?质疑那由玉帝亲自执掌、仿佛从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的、不容置疑的规则?这是他连想都不敢去想的事情!这简直比让他直接去挑战玉帝本身,还要让他感到惊骇和……一丝隐隐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兴奋!

“为什么不可能?!”阿泽毫不犹豫地反问道,语气铿锵有力,带着一种源自后世灵魂的、对权威天然的审视精神,“天条,也是由‘人’——或者说由那些至高无上的神只——所制定的!既然是由拥有意志的存在所制定的,那么它就必然可能存在不完善、不合理、甚至是为了维护自身权威而刻意扭曲的地方!”

他举出了最直接的例子,语气中带着质问:“仙凡相恋,只要两情相悦,未曾伤害任何无辜生灵,未曾扰乱三界秩序运转,这本身,何罪之有?!为何就要受到如此残酷无情、近乎赶尽杀绝的惩罚?!这难道就是书上所说的、天道所标榜的、绝对的公正吗?!这公正,到底是对众生而言,还是仅仅是对制定规则者有利而言?!”

他看着杨戬眼中那一点微弱的光芒,如同星火般开始逐渐亮起、闪烁,知道自己这番“大逆不道”的话,已经如同种子般,落入了他的心田,并且开始生根发芽。

“所以,你需要做的,杨戬兄弟,”阿泽总结道,语气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不仅仅是埋头苦修,去获得那足以劈开有形之山的‘力量’;你更需要抬起头,去看清这个世界,去思考,去获得那能够撼动无形规则的——‘道理’!!”

“要让这广袤的三界之中,那些还有良知、还有判断力的生灵们逐渐明白,你杨戬未来救母,不是出于一己的私欲和单纯的叛逆,而是因为在践行一个比那冰冷天条更古老、也更有人情味的‘道理’!一个关于亲情、关于爱情、关于生命尊严的‘道理’!”

阿泽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遥远的未来:“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争取到更多潜在的、或明或暗的支持与同情!才能让你那石破天惊的救母行动,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才能让你在最终劈开桃山的那一刻,因为‘道理’站在你这一边,而有可能引动部分天地规则的共鸣,从而……最大限度地规避、或者抵消掉那最坏的、可能导致你母亲陨落的反噬后果!!”

他最后看着杨戬,语重心长地说道:“力量,与道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拥有力量而无道理,是为暴虐,终将众叛亲离,甚至伤及自身与至亲;空有道理而无力量,则是空谈,是软弱,根本无法改变任何现实。”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桃山那模糊而压抑的轮廓,声音变得轻缓,却带着千钧重量:“而这‘道理’如何去争取?如何让这茫茫三界逐渐认识到并认可你的‘道理’?这本身,就是一条比单纯地获得毁灭性力量,更加曲折、更加漫长、也更加考验心性与智慧的……道路。一条虽然布满荆棘,却可能真正通往救赎与成功的道路。”

少年杨戬如同化作了一尊没有生命的石雕,久久地、僵硬地站在原地。山风吹拂着他破烂的衣角,扬起了他散乱的发丝,他却浑然未觉。他低垂着头,目光死死地盯在自己那双沾满了泥土、草屑、已经干涸发黑的血迹,以及刚才磕头时沾染上的新鲜血液的手掌之上,仿佛要从那纵横交错的掌纹中,看出命运的启示。随后,他又猛地抬起头,那双曾经只被仇恨和力量欲望所填满的眼眸,此刻剧烈地翻涌着,望向了远方那座如同梦魇般挥之不去的、镇压着他全部希望与痛苦的桃山。

他眼中的疯狂、绝望与那不顾一切的偏执,正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褪去,如同潮水退却后显露出的、布满礁石的海滩。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复杂、也更加……坚韧的东西。那里面,有被残酷现实击碎信念后的茫然,有面对全新挑战时的无措,但更多的,是一种仿佛破而后立、从废墟之中重新生长出来的、对前路的审慎思考,以及一丝……微弱却无比坚定的、对于“智慧”与“道理”的全新认知。

阿泽的这番话,如同在他那原本只有一条漆黑复仇之路的封闭世界里,硬生生地用理性的撬棍,撬开了一扇全新的、他从未想象过的窗户。让他看到了在纯粹的复仇与毁灭之外,另一种可能性——一条虽然同样布满荆棘、甚至可能更加艰难,却闪烁着理性光辉、蕴含着真正成功希望的道路。

他依旧恨!恨那无情的天庭!恨那冷酷的玉帝!这恨意如同烙印,深深刻在他的灵魂深处,永世无法磨灭!

他依旧渴望力量!渴望那足以颠覆一切、掌控自身命运的力量!这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炽热!

但他开始隐隐约约地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在面对某些超越个体力量的庞大体系时,有些东西,或许……真的比那纯粹而暴烈的力量,更加重要,也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