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江南宴(2 / 2)

考虑到宴席需要荤素搭配,何雨柱特意准备了一道马兰头拌香干。将新鲜的马兰头焯水后切碎,与切成小丁的香干拌匀,淋上香油和少许酱油,清香爽口,是地道的江南春季时令菜。虽然现在不是马兰头最好的季节,但他空间里生长的依然鲜嫩。

接着,他展示了一道极其考验刀工的功夫菜——文思豆腐。只见他取出一块嫩豆腐,运刀如飞,细如发丝的豆腐丝在清水中缓缓散开,如同盛开的菊花,配上同样切得极细的香菇丝、青菜丝、火腿丝,放入清鸡汤中一氽,便成了一道汤清味醇、口感滑嫩至臻的佳肴。这道菜不仅考验厨师的刀工,更考验对食材特性的理解,多一分则老,少一分则生。

最后,他准备了一道地道的江南汤品——莼菜肉丝汤。选用最嫩的莼菜芽尖,配以细细的里脊肉丝,用清澈的高汤做底。莼菜滑嫩爽口,带着特有的清香,肉丝鲜嫩不柴,整道汤清新淡雅,正好在丰盛的宴席中起到清口的作用。

整整十道菜,一个汤,道道精致,香气各异。清炒的鲜,红烧的醇,清炖的雅,蟹粉的奢......各种香味在厨房里交织、升华,然后丝丝缕缕地飘散到整个屋子,勾得在客厅等待的化罗庚夫妇坐立不安,频频望向厨房方向。

“太香了!真是太香了!”华罗庚忍不住赞叹,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光是闻着这味儿,我就知道,今天这顿饭,绝对错不了!这香味,让我想起小时候在金坛老家,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情景……”

师母也笑着点头,眼中带着怀念:“柱子这孩子,真是用心了。这香味,让我都想起老家过年时的情景了。你闻闻这稻草扎肉的香味,还有这蟹粉的浓郁,真是地道得很。”

当何雨柱将最后一道文思豆腐从锅中小心地盛入汤碗,那千万根细如毫发的豆腐丝在水中轻轻摇曳,宛如一幅灵动的水墨画,诱人至极。

他擦了擦额角的汗,看着灶台上摆得满满当当、色香味形俱佳的十菜一汤,满意地舒了口气。每一道菜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不仅要求味道正宗,更要在视觉上体现出江南菜的精致雅趣。

就在他准备将菜肴端出去时,院门外传来了汽车声和说话声。化罗庚立刻站起身,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快步向门口走去:“来了!他们来了!”

何雨柱闻声,也擦着手跟在化罗庚夫妇身后走出厨房。他心中充满好奇与期待,华老师如此郑重款待的,究竟是哪位学界泰斗?能让化老师提前那么多天就开始准备,想必绝非寻常人物。

只见院门开处,先进来的是一位穿着素雅旗袍、外罩米色开司米大衣的夫人。她约莫三十多岁年纪,容貌秀丽,气质温婉高雅,眉眼间带着艺术家特有的灵动神采。她微笑着与迎上来的华师母轻轻拥抱,动作自然优雅,说话声音轻柔动听:“筱元姐,好久不见了。”

紧随其后的是两个孩子。男孩约莫十岁,穿着整洁的小西装,外面套着厚厚的棉袄,好奇地睁大眼睛打量着院子,眼神聪慧,显得很有教养。女孩约七八岁,扎着两个小辫,脸蛋红扑扑的像苹果,一进门就嗅了嗅空气,小声对母亲说:“妈妈,好香呀!”说着还不自觉地舔了舔嘴唇,模样十分可爱。

何雨柱正微笑着看着这温馨的一幕,暗自猜测这是哪位教授的家眷。忽然,一个气质儒雅、目光睿智的中年男子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了进来。

当他踏入院门的瞬间,整个院子的气氛似乎都为之一变。

当何雨柱看清来人的面容时,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整个人如同被闪电击中般僵在原地!手中的抹布不知不觉滑落在地。

是他?!

竟然是他?!